河南省項城鞋業“板塊經濟”快速膨脹
全國最大的手工縫制鞋生產基地在哪兒?河南省最大的棉鞋生產基地在哪兒?河南省最大的鞋材生產基地在哪兒?
答案:在項城。
項城的鞋業生產以秣陵鎮為中心,始于80年代一家一戶的手工作坊生產,程序簡單,品種單一,沒有品牌和特色,風險大,利潤低。近幾年來,當地黨委、政府通過引導和幫助,把分散的加工戶聯合起來,變成了不同企業分工負責的一條龍生產,企業規模不斷擴大,效益明顯提高。
在規模擴大的同時,他們注重提高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引進先進技術和人才,提高產品的質量和檔次,開發研制出保暖鞋、雪地靴、休閑鞋、高檔旅游保暖鞋等八大系列30多個品種,有1家制鞋企業被農業部定為產品質量達標企業,5家制鞋企業注冊了自己的商標,28個產品獲河南省名優產品稱號。全國20多個省份的客商來此采購,實現了鞋業市場由買方到賣方的轉變。春蘭制鞋廠投資500萬元,進行技改,引進了國內最先進的自動圓盤三色成鞋生產技術和設備,自主研究開發出除臭鞋、彩板鞋等多個新品種,產品供不應求,迅速占領了國內市場,年生產能力100萬雙,實現產值3000萬元。
制鞋業已成為項城的特色板塊經濟,成為當地經濟的重要支撐。隨著制鞋業的不斷發展壯大,紡布、印刷、機械、編織等20多個相關產業也在項城不斷發展狀大,形成了完整的鞋業加工生產鏈條,各種制鞋原料齊全,出現了許多外地制鞋廠到項城采購原料的局面。
為壯大鞋業板塊經濟,該市投資1000萬元建成了集生產、銷售、管理為一體的鞋業工業園,吸引“龍頭”企業進入,把50家大型企業、1000多家制鞋戶納入管理范圍,使企業生產能力得到有效擴張。同時,該市以招商和項目建設激活板塊經濟。他們從福建引資5500萬元,建成高檔鞋材生產廠,引進4條生產線,實現年產值1.5億元,建成后將是河南省最大的鞋材生產企業;引進1500萬元,上馬了一條高檔棉鞋生產線,填補了河南省高檔棉鞋生產空白。今年以來,該市新發展制鞋企業300多家,新增制鞋設備2000多臺,從業人員超過2萬人,實現了由外出打工到外出招工的轉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