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市鞋服企業跨越歐盟“健康”門檻
“健康”門檻攔不住溫州產品出口的腳步。從溫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獲悉,今年上半年,在對溫州出口到歐盟的200多批次皮革和紡織品的相關防腐成分檢測中,有害物質殘留量全部符合歐盟相關限量標準要求。
在配額壁壘逐步退出歷史舞臺后,歐盟、美國等發達國家對進口產品的技術門檻越抬越高,技術花樣也越來越多,要求越來越嚴格。為抵擋越來越多的入境產品,發達國家的技術要求也滲透到各個環節,比如在生產過程中就涉及基礎質量、環保要求、安全要求等等,通過物理標準、化學標準以及標準認證等對進口產品筑起高高的壁壘。其中,對普遍使用在皮革和紡織服裝工業中,作為防腐、防霉和防蛀劑的五氯苯酚,就作出了新的檢測規定。去年年底發生的意大利“毒皮鞋”事件,就因為五氯苯酚的限量標準不過關,導致部分產品被意大利海關扣押,企業損失慘重。
為應對技術壁壘,使產品質量符合進口國的要求,溫州市一方面加強檢驗監管,由溫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對出口歐盟產品中五氯苯酚含量實施檢測,從2003年開始累計為企業簽發五氯苯酚合格證書1000多份,有力地保證了溫州外向型經濟的健康發展。另一方面,我市相關企業紛紛改進生產工藝,使用新的符合衛生環保要求的防腐劑和防霉劑來替代,使得五氯苯酚檢出率持續下降。
據了解,皮革和紡織品服裝是我市出口的支柱產品,去年該市鞋類及皮革制品和服裝出口總值大概在27億美元左右,而歐盟是溫州鞋革服裝產品的主要出口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