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230家橡膠企業命懸一線
“不好意思,我們暫時停產了!”永嘉橡膠廠廠長金云獻一臉無奈地告訴記者。
永嘉橡膠廠的遭遇在溫州不僅僅是個案。年初至今,橡膠價格一路上揚,天然膠價格從每噸1.3萬元漲至2.8萬元,合成膠從每噸1.6萬元漲到3萬多元;5月份,炭黑每噸還只有7600元,6月份已經漲到8800元……原料價格的一路上揚,制造企業成本半年漲了50%,目前,溫州有230家橡膠企業正在生死線上掙扎。
無奈下選擇停產
永嘉橡膠廠是溫州一家中型橡膠廠,主要為當地一家橡膠管生產企業進行配套生產。隨著原材料價格的飆升,利潤空間日漸微弱,金云獻也一度試過通過產品漲價來緩減成本壓力,“成本提高了50%,我們的產品提價一直控制在20%以內,客戶的意見還是很大……”
半年前,每公斤橡膠件成本已經漲至32元,可出廠價僅僅只能從25元協商調整至28元,如果繼續按照客戶的出價只能越做越虧……就在4月份,金云獻還決定要苦苦支撐著,到全國各地打聽、四處搜羅便宜的原材料廠家,“可他們都提價了!”
一些實力強、規模大的企業選擇了囤貨壓價,可金云獻只能決定停產整頓。
230家企業陷入困境
我省橡膠企業有近1300家,在這場沖擊中,像杭州橡膠集團等大型企業可以通過新技術、新產品的研發而化解壓力,受到沖擊最大的是中小橡膠企業。
浙江橡膠行業協會有關人士表示,在原料漲價的沖擊下,往往是附加值低、規模小的企業首當其沖,而溫州企業多以天然橡膠和通用型氯丁膠為原料,其生產的密封膠和油封等產品附加值相當低,這使得這些企業在價格風暴中吃夠了虧。
據了解,溫州共有250多家橡膠企業,目前停產的不下10家,還有230家橡膠企業經營已陷入困境。
“剛開始面對壓力時,溫州企業怨聲一片,現在反倒沉寂下來了。”溫州橡膠商會秘書長黃安祿說,“無論是產品轉型還是尋找替代品,想生存的企業都在埋頭尋找自己的出路。”目前,溫州三環等幾家大型橡膠企業不約而同提出了以聯合打造一個集團的建議。溫州橡膠商會會長趙景溫透露,他們也在考慮同貿易公司合作,借助期貨套期保值等金融工具來實現自我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