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新聞]中國鞋企應對歐盟未來裁決結果:戲要分著唱
在歐盟對中國皮鞋反傾銷調查案中,各方因利益不同,至今分歧仍然非常巨大,立場嚴重對立,使“鞋案”的前景撲朔迷離。
而一直在反傾銷中處于被動局面中的中國鞋企這次可謂做足了功課,針對歐盟可能出現的不同裁決結果,制訂了不同的應對方案。
小題歐盟裁決方案是倒退
廣東省公平貿易局局長陳立鵬介紹,按照WTO反傾銷協議,世貿成員對另一成員實施反傾銷,被允許的三種措施分別是:征收臨時性反傾銷稅、征收反傾銷稅、實行價格承諾。即使是在世貿組織之前的關貿總協定中也已明確提出“普遍取消數量限制”。
歐盟提出的“配額加關稅”(DDS方案)很顯然是一種倒退行為,是世貿規則所不允許的。更應該注意的是,由于歐盟對華鞋案在國際貿易領域受關注度極高,倘若DDS被通過,很可能在全球范圍內起到惡劣的示范效應,今后各國在對中國產品進行反傾銷調查時,隨便就可以使用DDS,中國產品出口將受很大影響。
為應對這次反傾銷案,中國100多家鞋企聯合成立了“應對聯盟”。該聯盟會長、番禺創信鞋業董事長吳振昌認為,如果對鞋業用數量限量的方法實行配額管理,無論是由中方控制的主動配額還是由歐方掌握的被動配額,弊端都很多。例如額度是多少,設定這個額度的基礎是什么?這個額度能否支持中國鞋業的健康發展?如果實行配額管理,很容易出現賣配額的比做鞋的賺錢的現象,一些公司將依靠掌握的配額從中獲利,也不利于產業升級。從境外和國內的例子都可以看到,凡是有配額保護的企業往往都會失去在品質以及其他方面提升的動力,而那些有心在產品質量上提升自己的企業卻又拿不到配額,市場出現反淘汰的不合理現象。
小題中國上訴是給歐盟臺階?
針對案件發展的形勢,出口鞋企和一些外經貿專家認為,歐盟鞋案的發展前景現在仍不明朗,還取決于中歐高層的溝通和談判。此前中國商務部曾表示不放棄訴諸WTO爭端解決機制,而要打WTO牌,企業認為須注意分幾個層次進行:
首先,歐盟對中國鞋業實施反傾銷有違WTO規則。歐盟對中國鞋企采取反傾銷措施,一個最重要的依據就是中國企業在土地價格、“兩免三減”的稅收優惠等方面獲得了政府的補貼。而中國鞋企一直堅持認為,制鞋業在中國是市場化程度很高的行業,不存在政府補貼,而“兩免三減”等稅收優惠是中國在入世承諾中通報過的。而據最新消息,歐盟將給一家企業——南海金鋁鞋業“市場經濟地位”,這與歐方的指控依據也自相矛盾。
其次,DDS方案嚴重違反WTO反傾銷協議,如果歐盟終裁以DDS結案,中國也將向WTO終端解決機制提起訴訟。“應對聯盟”認為,事實上歐盟貿易委員會在該案中承受著多方面的壓力,明知DDS有違WTO規則,卻仍然拋出這一辦法,不排除想借中國上訴WTO之機“找臺階下”的可能。
第三,在否定DDS方案后,中國政府應爭取對中國鞋業發展更為有利的價格承諾(MIP)的解決方案。目前歐盟一個大型的鞋類進口商協會FAIR(成員主要是運動鞋商)已提出一個價格承諾的初步方案,中國政府應綜合歐盟進口商與中國海關的數據,提出相對合理的價格承諾方案。限定最低限價的方式,有可能被歐盟各方接受。也可以通過提高出口單價,提高中國制鞋業的質量和水平,逐步淘汰依靠低水平低價格取勝的出口方式,提升鞋業的產業層次。
- 上一篇:[鞋業動態]智能籃球鞋
- 下一篇:離職前起貪念 盜竊產品鞋被批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