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皮鞋反傾銷 歐盟內部兩種勢力博弈加劇
即將頒布對中國皮鞋反傾銷的終裁,歐盟內部的兩種勢力的博弈也達到高峰。歐盟制造商和貿易商的斗法,會對“1.4億雙以上加征23%關稅”的草案產生怎樣的影響?晨報昨天就此采訪了歐盟的幾大商會,以及國內焦
急等待結果的應訴律師。
-北歐貿易商勢力
配額制度毫無根據
貿易商勢力占據上風的北歐國家,大都對歐盟對中國鞋設限表示不滿,希望還原之前寬松的貿易環境。
歐洲消費者聯盟(BEUC)的經濟顧問DominiqueForest昨天接受晨報采訪時表示:“我們非常擔心這一政策,配額制度是毫無根據的,我們對基于此的新政策同樣持批評的態度。”其理事吉姆·馬雷(JimMurry)曾表示,征收反傾銷稅是一種貿易保護主義,“通過反傾銷稅只會引起對消費者來說更高的價格,本質上都是無效率的。”
此前,歐洲消費者聯盟(BEUC)和歐洲貿易商協會(EuroCommerse)曾聯合發表聲明,呼吁歐盟委員會不要對中國鞋征收反傾銷稅。
-南歐制造商勢力
應對所有中國鞋征稅
而制造商勢力較為強大的南歐國家,向來希望對中國制造的商品采取更強硬的措施,以防止本國的產業受到沖擊。
-國內專家評析
博弈結果難樂觀
那么,這兩股勢力最終怎樣左右中國鞋的命運呢?上外法學院院長朱兆敏分析,對于最終的結果不能太樂觀,歐盟既受到內部壓力,又要考慮與中國的雙邊關系,所以遲遲不能決定。
而代理中國鞋訴訟的余盛興律師則表示,目前中國的鞋業制造商只能是邊走邊看。但是這個新措施對中國鞋業來說,不會帶來實質性的好處,這將迫使我國鞋企受到進口方的壓制。
業內有關人士分析認為,歐盟定出“1.4億雙以上加征23%關稅”的草案,其實已經平衡了制造商和貿易商的利益,所以最終出臺的終裁結果仍然不會過度偏向任何一方。
意大利制鞋協會(ANCI)昨天宣布,已向歐盟貿易專員曼德爾森發出公開信,堅決反對“1.4億雙以上加征23%關稅”的方案。不過,該協會反對的理由是,1.4億雙的額度給得太高。他們希望,仍應參照現行的“臨時反傾銷”政策,對所有的中國皮鞋加征19.4%的關稅。
ANCI主席RossanoSoldini評論說,委員會給出的配額完全是任意的標準,無任何依據,是對法規的任意使用。他強調,1.4億雙鞋是2004歐盟從中國進口鞋的兩倍,根本不足以對中國鞋起到足夠的遏制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