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宏觀調控三:貿易順差持續走高怎么辦
《中國財經報道》07月20日播出節目《關注宏觀調控三:貿易順差持續走高怎么辦?》,以下為節目內容。
主持人:大家好,這里是《中國財經報道》,歡迎收看。7月18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外貿進出口總額接近8000億美元,其中出口4286億美元,增長25.2%,貿易順差614億美元。中國的外貿順差再一次創下了歷史新高。那么,這一數字對
中國的經濟發展來說意味著什么?又為什么會出現如此大的順差呢?讓我們先從一家出口企業說起。
汪海,雙星集團總裁,無論任何場合和地點,都是一身旅游者的裝束,頭帶紅帽子,腳穿旅游鞋,他說之所以這樣穿戴,是因為他一直把自己當作雙星的形象代言人。說起出口的事,他笑言當初“雙星的第一桶金應該算是在紐約街頭叫賣出來的!”。
雙星集團總裁汪海說:“雙星作為企業自營出口,全國試點單位,這還有很大一個故事,新聞媒體最近也才報道,什么故事呢,就是說在當時的1988年,中央決定企業自營出口,作為試點城市青島,選了七個企業,其中選了雙星。”
1988年,雙星作為青島首批國企出口試點的7家國企之一,開始擁有了自營進出口權。這一年,汪海第一次去美國,并通過當地華人,參加了紐約訂貨會。訂貨會上,汪?吹綄懼爸腥A人民共和國外貿部”的三米攤位,一溜兒擺的全是低檔的硫化鞋,不禁動了心思,想把自己的“好貨”拿出來讓大家瞧瞧,可3000美元的攤位租金讓汪海打住。在經過一天的外圍觀察后,汪海決定主動出擊。
雙星集團總裁汪海說:“咱沒有攤位,得想辦法,向外推銷。所以我就在那拉來兩個客戶。怎么拉來的呢,就是研究個方案,我背著個大行李包,裝著樣品鞋,開發部的女同志,背了個小包,裝了樣品鞋,俺兩個在前頭。那么翻譯和談業務的經理在后頭。這樣的話,我在前頭,拉客戶,他們好談買賣嘛。”
此后的幾天,汪海每天一大早就背著裝滿樣品的旅行包出門,穿梭在不同的街道上去推銷產品,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掃街”了。
雙星集團總裁汪海說:“就這樣,在國際市場上打開了。從那一次以后,一下子雙星,從1989年的下半年,75萬美元,1996年上半年就上升到150萬美元,下半年就達到300萬美元,到93年時候就達到5000萬美元。當時的化工部部長,顧秀蓮專門為這個事兒發了賀電!
通過“掃街”推廣,原本在1988年出口還是“零”的企業,在紐約訂貨會后的下半年一下子就出口75萬美元,到了1993年,雙星的出口高達5000萬美元。在當時,全國制鞋企業出口創匯達到5000萬美元的,只有雙星一家。
雙星集團總裁汪海說:“通過出口,把雙星的檔次帶起來。整個的管理,技術都提高了。應該說雙星賺錢,一個是早進開發區,利用開發區的政策賺了錢。一個是出口賺了錢,所以你說一個做鞋的,要不抓住機遇,那不可能!
經過20多年的風風雨雨,目前雙星已經擁有140余家成員單位,資產總額達60億元,出口創匯1.8億美元,年銷售收入達80億元,其“雙星”品牌價值達492.92億元。但是說起這些年“出!钡慕洑v,汪海說用一個詞來概括,就是“實在不易”。
雙星集團總裁汪海說:“遇到不愉快的事情,可以那么講,幾乎每年都遇到。你像我們出口,和歐洲這個貿易,所有的中國鞋一律不準進。我想進歐洲,都沒成功。”
在鞋業市場的競爭越來越激烈的環境下,汪海又把眼光瞄準了輪胎,而汪海介紹說,在出口方面,他們生產的輪胎也一樣遭遇了反傾銷。
雙星集團總裁汪海說:“今年年初,我們接到了南非、印度、土耳其,這三個國家反傾銷。實際還是在用他們制造的環保規則來約束我們。雙星輪胎在南非,人家提出來反傾銷。我們通過橡膠協會,參加他們一次會議,專門研究這個事。我們整個中國進入南非的輪胎,不占到他的1%!
從單一做鞋的小企業發展到擁有鞋業、服裝、輪胎、機械、熱電五大支柱產業,在汪海掌舵下,雙星已經成為一個橫跨23個行業的綜合性制造加工業特大集團。而對于未來的出口之路,他是這樣規劃的。
雙星集團總裁汪海說:“在整個出口的方面,我覺得,作為我們來講,我們自己必須做出適用于國際需求的產品。再就是在市場的開拓上和發展上,我們確確實實搞出口,到現在已經接近20年了,這種網絡的建設,到底怎么辦?最早在海外建了10個公司,都失敗了,交了高昂的學費,所以說,必須在國外建立這種代理制度,才能夠真正把出口搞上去。”
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進出口總額7957億美元,同比增長23.4%,增速比去年同期加快0.2個百分點。其中,出口4286億美元,增長25.2%,回落7.5個百分點;進口3671億美元,增長21.3%,加快7.3個百分點。進出口相抵,貿易順差614億美元。
主持人:貿易順差這個數字公布后,引起了業內人士的關注,他們表示,如果按這個形勢發展,今年全年的貿易順差將再次超過千億美元。而在今年上半年的統計數據中,我們還發現汽車出口的速度明顯加快。作為我國最大的汽車外貿口岸,今年1―5月天津口岸出口汽車2.84萬輛,價值3.15億美元,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68%和1.7倍,出口的主要是長城、中興、路寶、解放等自主品牌汽車。那么為什么今年上半年的汽車出口會出現大幅增長的態勢呢?
7月13日晚,天津港一個普通的碼頭,1300輛長城汽車連夜駛入船艙,準備駛往非洲五國。而像這樣大量出口汽車的場面,對于長城汽車來說已是司空見慣。在此之前,6月19日,已有1560輛長城汽車銷往了中東地區。
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魏建軍說:“我們1至6月份,實現訂單兩萬多臺。實際出口是一萬六。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00%以上。隨著出口的擴大,我們也在努力,提高我們產品的質量,和售后服務!
今年以來,長城汽車小批量的出口幾乎天天都有,一次發運超過600輛的就有8次。1.6萬輛的出口量使長城汽車在上半年的汽車出口榜上名列榜首。據了解,目前長城汽車的主要出口地區是中東、北非、西亞等地區,這些地區的皮卡需求量很大,而中東的進口關稅又比較低,僅為4%。在中東地區,我國中低價位皮卡的當地售價只是歐美、日本品牌的50%左右,因此在價格上非常具有競爭力。那么這些走出國門的車在當地的售后服務如何,又被不被當地人認可呢?
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魏建軍說:“我們目前已經在海外有60家專賣店。涉及到出口的國家,已經達到160個。我們在開拓海外市場的同時,我們也是以謹慎的態度,對待海外市場。一定不能把我們中國的產品做砸。我們并不是每一個地方都去集中銷售。我們也是分出來重點。比方說海灣地區,我們就在那兒有零部件供應站,供應中心。有固定的,四位一體的專賣店!
據了解,長城汽車自1998年開拓海外市場以來,出口貿易已打下了8年多的基礎。明年,長城汽車要讓內銷外銷比例達到1:1。這意味著一半長城車要賣老外。然而走向國際的道路也并非一馬平川。由于國內市場的競爭的激烈,目前有不少國內的汽車生產企業都瞄準了國外市場,像陸風、中興、吉利、奇瑞等擁有一定積累的本土企業都想轉戰國外。于是一些不太和諧的音符就出現了,相互“踩腳”讓他們走得很辛苦。
中國社科院國際貿易研究室主任宋泓說:“那么這樣一種行為,實際上說到底,從長期來看,對自己來講,也不會說有過多的一種收益,特別是對于整個國內的這種產業發展來看,會有更大的損害。”
據海關統計,今年一季度我國轎車和越野車出口數量的增長幅度要遠遠高于金額增幅,一季度我國轎車出口16813輛,出口金額達到11676萬美元,數量同比增長458%,但金額增幅只有302%。越野車出口565輛,金額571萬美元,數量增長334%,金額增長只有120%。業界認為,這反映了我國轎車和越野車的出口平均單價比上年同期有了較大幅度的降低。
中國社科院國際貿易研究室主任宋泓:“我覺得低價競爭主要能夠解決的形式,就是從兩個方面來考慮。第一個方面,就是從政府的角度,應該有一些法規。從行業協會的角度來講,應該協調,逐漸形成一些出口,比方說出口美國市場的這樣一種行業協會,或者說一些次行業協會的這種組織,來協調企業的這種行為!
在采訪中,一些汽車出口企業幾乎不約而同地提到了陸風在法國遭遇的“碰撞門”事件。2005年9月,歐洲全德汽車俱樂部 “自掏腰包”對首次亮相法蘭克福車展的江鈴陸風進行了碰撞試驗,緊接著便公布試驗報告,聲稱陸風的測試結果是“最糟糕的成績”。而在此之前,7月4日陸風第一批200輛車進入歐洲市場后,很快銷售一空。事后盡管江鈴汽車集團很快做出了正面回應并采取了相應措施,但掀起的軒然大波讓“損失仍然難以估量”。面對這種非關稅壁壘,進軍海外的中國軍團也開始積極“接招”。
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魏建軍說:“這次的安全碰撞,我們做到了四星級以上。我們按NCAP的標準,應該是比我們的這個速度要高。而且是40%的碰撞。而且還要側碰,翻滾,和后碰。和我們以前看到的碰撞的概念是不一樣的。再一個,還有對你的安全帶,包括方向盤、后椅,車門是否在碰撞之后,能輕松地打開。都有一個非常嚴格的衡量標準!
魏建軍說,這次碰撞實驗是完全按照NCAP,也就是“新車安全評價規程”的標準實施的。NCAP是一個能夠定量分析車輛安全的評價標準,雖然不是政府強制性標準,但因它組織公正,直接面向消費者公布試驗結果,而被廣泛接受。目前,我國也在醞釀推出自己的NCAP,即C-NCAP。但是,我國的C-NCAP規定的正面撞擊速度為56公里/小時,比EuroNCAP的64公里/小時要低。適應歐洲的標準顯然已經成了汽車出口企業的當務之急。
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魏建軍說:“在我們國內,現在執行的標準是46公里,正面,100%碰撞,F在按NCAP標準是,64公里,40%碰撞。這樣的話就給汽車制造技術,和設計水平提出了挑戰。因為越是面積小,撞擊力也就越大。這次我們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從車的可靠性,到安全性,到排放,都在歐洲法規的要求范圍之內。所以說,在到發達地區,這是邁出了第一步!
業內人士表示,據預測,到2010年世界汽車產品貿易額將達到1.2萬億美元。我國汽車及零部件出口目前只占世界汽車貿易總額的0.7%。這預示著我國汽車出口遠景還非常廣闊,同時開拓新市場的任務也很艱巨。
主持人:剛才我們說了兩個出口企業在產品出口過程中遇到的酸甜苦辣,可以說任何出口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都遇到了這樣和那樣的問題,那么,我國的出口企業在今后的發展過程中應該如何把握自己,對于進出口貿易,下半年國家又將出臺哪些宏觀調控措施呢?
一直從事國際貿易研究的宋泓認為,截至目前,我國外貿的總體格局尚未發生質的變化,加工貿易比重依然大于一般貿易。但是,宋泓認為有三個方面不可忽視的因素正在“發酵”。
中國社科院國際貿易研究室主任宋泓說:“我們有一些影響這樣一種格局變化的一些因素,也值得關注,其中一方面是外匯的這種升值,因為加工貿易,整個我們國家作為貿易中介的這種地位,主要一個原因是什么,是要利用我們國家廉價勞動力,而廉價勞動力很重要的一個基點是基于我們國家匯率的基礎上。如果匯率提高的話,勞動力成本馬上提高,那么與此相關的這樣一種貿易格局,會逐漸也發生一些改變。另外一個變化就是,最近我們國家的政策一些調整,比方說要實施兩稅合一,那么出口退稅的減少,這樣政策方面的變化,也會影響到外資對我們國家投資的這樣一種力度!
與此同時,中國產品出口競爭力的提升、制造業產能擴張、人民幣匯率升值預期、企業對品牌和創新的熱衷,也構成了推動一般貿易出口加快的主體因素。
綜合多方因素,宋泓認為:“我們國家加工貿易的比例和整個的這種格局,不會說短期能夠改變的,因為它占我們國家將近60%的這么一個比例,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加工貿易的這種高比例和高速度增長的態勢下,我們國家的貿易順差,還會維持下去。”
中國商務部長薄熙來今年早些時候說,2005年,中國58%的出口額是由外資企業所創造的,去年千億順差中的50.7%來自外資企業,中國順差持續擴大的根本原因是國際產業轉移所形成的“美歐消費、亞洲加工”格局。
國家稅務總局局長謝旭人說,外貿進出口對經濟增長的作用,與對稅收增長的作用影響是不一樣的。進出口貿易增長均可帶動稅收增長,但對GDP而言,只有出口才能拉動GDP增長。今年上半年全國稅收收入穩定較快增長,共入庫稅收19332億元,同比增長22.3%,增收3522億元。謝旭人還說,對于如何調整進出口稅收政策,目前有關部門正在研究。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鄭京平在7月18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中國政府有手段,有信心,也有能力,通過加強進出口貿易管理,特別是通過一些進出口的稅收政策來改善進出口貿易,也會通過外匯管理以及對沖等一些手段來逐步地解決,由于外匯占款過多所導致的流動性過多等問題。
主持人:在談到進出口貿易的時候,人們都會想到人民幣匯率,目前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經過一年的實踐證明,可以說匯率浮動的彈性在進一步增強,自主向上、向下浮動的空間和能力都在加大,這一年來,匯率是有升有降,在波動中略有升值,應該這樣一個匯率的形成機制,對于改善進出口貿易的不平衡狀況,促使經濟的平穩、較快發展,會起到積極的作用。好,感謝您收看今天的《中國財經報道》,下次節目再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