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中國鞋”再引國際市場關注
中低檔鞋出口大幅增長;海關提醒:明年配額取消后有可能面臨被特保調查
本報訊 記者 蕭曼平 通訊員 張燕萍 報道:據海關統計,今年1-10月廣東口岸鞋類出口額達50.9億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長15.4%。鞋類主要出口到美國、香港地區和歐盟市場,其中對美國出口鞋類29.6億美元,增長10.6%,占廣東口岸鞋類出口總值的58.2%;對香港地區出口7.3億美元,增長46.7%,占14.3%;對歐盟出口4.6億美元,增長6.9%,占9%。
中低檔鞋出口增長迅速
今年廣東口岸鞋類出口形勢向好,但存在隱患:一方面廣東口岸出口主要以中、低檔鞋類為主,且以價格取勝。今年廣東口岸鞋類出口平均價格為2.48美元/雙,與今年廣東口岸進口鞋類13.43美元/雙平均價格相比,存在較大的差距。今年1-10月廣東口岸出口的鞋類產品中,橡膠、塑料面鞋靴出口14億雙,價值21.3億美元,分別增長18.1%和13.7%,平均出口單價為1.52美元/雙;皮革面鞋靴出口5.9億雙,價值28.1億美元,分別增長11.3%和16.5%,平均出口單價為4.78美元/雙。
鞋類出口價格較低易引起外國對我出口鞋采取相關措施。最近,在德國舉行的第89屆杜塞爾多夫國際鞋展上發生的香港鞋商被德國警方以參展商品侵犯產權為由扣押和裸身搜查事件,在“歐洲鞋都”西班牙埃爾切發生的焚燒華商鞋店事件,以及俄羅斯圍攻中國鞋城事件等,都表明以低價崛起的“中國鞋”再度引起國際社會關注。
出口歐盟不利因素已顯現
另一方面,歐盟東擴不利因素影響已經顯現,警惕明年配額取消后將面臨的被特保調查的風險。自今年5月1日歐盟東擴后,10個新成員國采取歐盟統一的高標準、嚴制度的貿易政策,使廣東口岸鞋類出口歐盟和新成員國出口受阻。今年5-10月對歐盟出口增長5.9%,對10個新加入成員出口下降27%,分別比今年1-4月8.5%和-10%的增長幅度有較明顯的下降。
從明年1月1日起,歐盟取消部分鞋類產品配額限制,中國鞋企業對這一利好不可盲目樂觀。根據WTO特保措施規定,一旦有歐盟成員國提出該國制鞋工業及市場受到進口鞋類損害,將對我國出口鞋類實行特保調查,就意味著我國的鞋類出口不得不面臨著一定限期的特保調查,更有受到被增收附加稅的可能,因此尤其要警惕配額取消后將面臨的被特保調查的風險。
- 上一篇:帶著“鞋套”上門送水
- 下一篇:通脹持續沖擊!美國鞋類產品需求驟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