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新聞]重慶女老板簽下中印邊貿首單
連接西藏和印度錫金段的乃堆拉山口邊貿通道于
7月6日重新開放,兩國中斷了40多年的邊境貿易也開始恢復。重慶女老板徐尚榮簽下開關首日第一單,也是最大的一單。
開車一周到邊境搶攤位
徐尚榮,璧山來鳳鎮人,經商多年。5月份,徐尚榮就開始關注中印即將恢復邊境貿易的消息。經過和西藏自治區亞東縣有關部門聯系,6月22日,徐尚榮獲得中印邊貿開關的確切時間——7月6日。當天,徐尚榮一家四口駕車從重慶出發向西藏亞東進發,進入高原以后,首次進藏的徐尚榮發生強烈的高原反應,所帶的幾袋氧氣全部用光。6月30日,徐尚榮一家剛趕到唐古拉山口,就接到亞東方面的電話稱攤位已經被搶購一空。
到達時已經是7月2日,為了獲得攤位,徐尚榮找到亞東縣政府,出具了產品的相關證明文件,經過特批獲得了53-1號攤位。
“抓來”翻譯做成第一單
從印度過來,首先要經過53-1號攤位,為了更好地宣傳自己的產品,徐尚榮將產品的宣傳內容傳真回重慶,請人翻譯后再傳回亞東。開關首日,簡明易懂的宣傳招牌吸引了很多印度商人。但因為是第一次做邊貿生意,徐尚榮沒有自帶翻譯,加上自己不懂英語導致第一單流產。
第二個顧客到來后,徐尚榮大膽地和她比畫,情急之下徐尚榮將一名正在發稿的記者拉過來請其幫忙翻譯,在其幫助下,成功地簽下了開關首日的第一單——賣掉一萬雙鞋。
一天下來一統計,徐尚榮簽下了中印開關首日的第一單也是最大的一單。她也是在那里的唯一重慶商人。
門面由兩萬炒到20萬
據介紹,中國境內設立的交易市場共有20多個門面,每個門面3個攤位。印度境內也設立了交易市場。每天允許100名邊民到對方做生意,內地人不準到印度境內做生意,只能在中國交易市場開店。
邊民每個攤位費只需5000元,而內地人則需要兩萬元。徐尚榮稱,攤位大部分被江浙商人獲得,而且每個攤位費已經炒到了20萬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