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止貿易順差持續擴大 皮革出口下降10%
在進出口連續增長、貿易順差持續擴大的情況下,我國開始改變長期以來“重在鼓勵出口”的外貿政策,以促進國內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商務部部長助理傅自應在日前舉行的一次經濟形勢報告會上表示,外資外貿政策將會微調,但不會倒退以避免挫傷利用外資和發展外貿的積極性。
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實現貿易順差614.4億美元,同比增長54.9%。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部副部長趙晉平說:“中國外貿不平衡主要是增長方式的問題,中國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主張‘獎出限進’,對出口有一整套激勵機制,對進口則采取限制措施,以至于使貿易順差在近年來發展成為影響國際收支的主要因素。”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我國政府已把實現外貿平衡的目標列入“十一五”規劃,受全球產業向發展中國家轉移和國際市場需求旺盛的影響,相關學者和官員均表示很難找到有效的辦法來迅速抑制外貿順差的持續擴大。通過“小步慢跑”的方式來穩步調整政策、刺激進口、優化出口結構被普遍視為比較可行的辦法。
自2005年開始,我國嘗試通過增加出口稅、降低出口退稅的方式來限制高耗能、高污染和資源性產品的出口。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一項調查顯示,從去年第四季度和今年前4個月看,煤炭、電解鋁、皮革等產品的出口量下降10%以上。
為了提高出口產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商務部已決定在今年設立外貿發展基金,在科技研發和自主創新方面給予企業更多的支持。
外貿專家張小濟指出,要解決貿易不平衡問題,我國不能僅僅依靠外資外貿政策,還必須通過國內政策來扭轉生產要素價格扭曲、資源利用率低的問題。
官方統計顯示,凈出口對中國經濟的貢獻率已經從1999年的負值上升至目前的17.9%,但是由于經濟增長方式粗放,我國高額出口增長是以社會成本缺失為代價的。
- 上一篇:歐盟對鞋類品征高關稅
- 下一篇:零售連鎖數智化啟程 指標平臺+智能分析重塑業務洞察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