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成本過高 羅馬尼亞鞋商向政府求援
羅鞋類和皮革制造業雇主協會主席多魯·穆拉丁日前宣布,由于缺乏必要投資和生產成本過高,1989年之后,羅馬尼亞的鞋類和皮革制造業經歷了一個顯著滑坡的過程。越來越多的羅鞋類生產商因缺乏技術改造的資金支持而怨聲載道,他們同時呼吁政府對進行長期投資的企業給予稅收優惠。
羅鞋類生產企業面臨的主要問題有:缺少對有關企業的成本補貼給羅鞋類產品的質量和企業效益產生了不良影響;羅國家銀行為控制通脹率對外匯市場匯率過多地人為干預嚴重影響了鞋類出口商的利益;現行《勞動法》對雇主的限制過多過嚴,缺少靈活性,雇主在用工方面缺乏自主權;此外,由于執法和監管方面存在漏洞,假冒偽劣和二手貨大量非法進口充斥羅市場,很多消費者對所購產品質量和缺乏保證甚為不滿,多次向該協會提出申訴,但由于尚無更多的有效手段,該協會僅停留在向消費者解釋情況、宣傳購物知識和呼吁政府部門采取措施等方面。
穆拉丁認為,中國鞋的年產量達18億雙,居世界第一,價格低廉但質量低劣,對世界市場和羅馬尼亞本地市場是個威脅。
1989-2005年期間,羅馬尼亞的鞋類產品年均增幅在2-3%左右。預計今年羅鞋類生產企業的營業額將增長15-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