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從磐安帶到金華的鞋子
2006-07-13 11:05:14 來源:中國鞋網 中國鞋網 http://www.annualhp.com/
昨天早上,浙師大行知學院赴磐安實踐隊的隊員潘琴說,有一件讓她“特別感動”的事情。她托記者幫助尋找一個叫應汝衛的人,并從手提袋里拿出一只嶄新的李寧運動鞋,左腳的,說這就是她從磐安帶回的珍貴禮物。
送出這份禮物的李文生,是磐安一家小鐘表店的老板,他是個殘疾人,在1993年的一次車禍中失去了左腿。他要尋找的應汝衛是婺城區竹馬人,在秋濱的一家工廠當車輛過磅工。他們是在今年6月1日到3日舉行的金華殘疾人運動會上認識的。本來應汝衛參加的是游泳組的比賽,李文生則投標槍,兩人照面的機會很少,但因為應汝衛正好是右腿殘疾,而李文生則是左腿,兩人見面后好好聊了一會,交流了彼此的生活情況。李文生是個有心人,他想到自己平日里買鞋總有一只是無法穿的,又看到應汝衛的腳和自己尺碼相同,就想把這左腳鞋送給他。
潘琴所在的師大實踐隊到磐安,搞募捐物資義賣幫助貧困學生活動。7月8日,她在磐安安文鎮城濱路上找店鋪募捐時,遇到了正在守店的李文生。聽了她的慈善計劃,一開始,李文生對她的身份表示懷疑,但得到證實后,他當即慷慨解囊,捐出了不少店里的商品。晚上,李文生又給她打電話,希望她回金華時幫他帶一份禮物過去。第二次見面,潘琴才發現李文生是個殘疾人,而且還是當地殘聯的工作人員,他雖然并不富有,卻經常幫助有需要的人。
昨天下午,記者與潘琴以及另外3名隊員一起,把這只鞋送到了應汝衛手中。在工廠的門房里,老應告訴記者,他本來不太會和人家閑聊,那次見面李文生主動找他交談后,兩個人已經成為好朋友了。他試了一下鞋子,大小剛剛好。
回來后,記者與李文生通了電話。他說,作為殘疾人,很理解殘疾人的艱辛。老應目前每個月工資只有幾百元,女兒下半年上小學,妻子又懷孕了,經濟負擔不輕。以后,他還會繼續和老應聯絡,兩個人彼此扶持,也希望能夠盡力幫助更多的殘疾人朋友。
送出這份禮物的李文生,是磐安一家小鐘表店的老板,他是個殘疾人,在1993年的一次車禍中失去了左腿。他要尋找的應汝衛是婺城區竹馬人,在秋濱的一家工廠當車輛過磅工。他們是在今年6月1日到3日舉行的金華殘疾人運動會上認識的。本來應汝衛參加的是游泳組的比賽,李文生則投標槍,兩人照面的機會很少,但因為應汝衛正好是右腿殘疾,而李文生則是左腿,兩人見面后好好聊了一會,交流了彼此的生活情況。李文生是個有心人,他想到自己平日里買鞋總有一只是無法穿的,又看到應汝衛的腳和自己尺碼相同,就想把這左腳鞋送給他。
潘琴所在的師大實踐隊到磐安,搞募捐物資義賣幫助貧困學生活動。7月8日,她在磐安安文鎮城濱路上找店鋪募捐時,遇到了正在守店的李文生。聽了她的慈善計劃,一開始,李文生對她的身份表示懷疑,但得到證實后,他當即慷慨解囊,捐出了不少店里的商品。晚上,李文生又給她打電話,希望她回金華時幫他帶一份禮物過去。第二次見面,潘琴才發現李文生是個殘疾人,而且還是當地殘聯的工作人員,他雖然并不富有,卻經常幫助有需要的人。
昨天下午,記者與潘琴以及另外3名隊員一起,把這只鞋送到了應汝衛手中。在工廠的門房里,老應告訴記者,他本來不太會和人家閑聊,那次見面李文生主動找他交談后,兩個人已經成為好朋友了。他試了一下鞋子,大小剛剛好。
回來后,記者與李文生通了電話。他說,作為殘疾人,很理解殘疾人的艱辛。老應目前每個月工資只有幾百元,女兒下半年上小學,妻子又懷孕了,經濟負擔不輕。以后,他還會繼續和老應聯絡,兩個人彼此扶持,也希望能夠盡力幫助更多的殘疾人朋友。
中國鞋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第一時間與我們聯系,謝謝!也歡迎各企業投稿,投稿請Email至:8888888888@qq.com
我要評論:(已有0條評論,共0人參與)
你好,請你先登錄或者注冊!!!
登錄
注冊
匿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