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對中國鞋設配額違反WTO
中歐鞋戰的再一輪談判即將啟動,有消息稱,歐盟正在起草一項新規定,準備采取關稅加配額的雙重措施,以避免來自亞洲的皮鞋進口再次大幅增長。
而據和商務部有所接觸的人士透露,目前中國政府態度強硬,并不準備接受這一解決思路。
廣東省外經貿廳公平貿易局局長陳立鵬昨日也斥責說,歐盟提出的配額這一思路完全違反了WTO協議,并不具備法律依據。
受限5年
“歐盟對華鞋反傾銷應對聯盟”(簡稱“應對聯盟”)的發起人吳振昌昨日說,他所獲得的非正式消息有幾個版本。
一說歐盟將對來自中國的1.4億雙皮鞋和來自越南的9500萬雙皮鞋僅征收正常關稅。對于超過上述數量的進口,可能對中國出口到歐盟的皮鞋加收23%的稅,對來自越南的皮鞋加收29.5%的稅。這一做法也稱“延遲征稅”。
另一說是歐盟將采取限價措施,制定一個最低限價,對低于此價出口的皮鞋征收高關稅。又或是,限價與限量相結合,對不符合條件的皮鞋征收高關稅。據悉,新措施將持續五年有效。
也有外電說,新措施對進口受益方(即歐洲消費者和零售商)做了重大讓步,只涉及大約20%的歐洲皮鞋市場。
可操作性遭質疑
不過,吳振昌說,這僅僅只是歐盟單方面的思路。陳立鵬也說,目前傳出的各種消息可能只是歐盟一種試探。
吳振昌指出,企業堅決反對“延遲征稅”,他稱這一措施會遭遇很多技術性難題!跋薅1.4億雙,那么是先出口的皮鞋先得正常關稅還是怎樣?若這樣,勢必會造成每年前幾個月企業搶出口,后幾個季度又會冷冷清清!薄耙巹t的公平性和可操作性都將遭到質疑!”
針對1.4億雙的限量,輕工商會曾有人士說,此配額量尚算“大方”,但由于反傾銷裁決一管就是5年,對我國鞋業發展是相當不利。不過,吳振昌認為相較去年的出口量來說,1.4億雙并不足以維持行業正常發展。
無法律依據
廣東省外經貿廳公平貿易局局長陳立鵬昨日亦指出,歐盟是企圖參照去年紡織品特保的辦法解決中歐鞋貿易問題。不過紡織品一案采用配額是由于我國在入世時簽署了242條款,“紡織品的配額方案是有法可依,而歐盟對我國皮鞋啟動配額則在WTO條款中找不到法律依據”。
今年早些時候,由于歐盟從中國進口的鞋類猛增,歐盟貿易委員彼得·曼德爾森采取了臨時措施(分階段征收臨時關稅)。鑒于臨時措施將于今年10月到期,曼德爾森面臨壓力,必須起草一項關于鞋類進口的新政策。
不過,當前,這項計劃還在歐盟成員國內部進行討論,最終還需內閣批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