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旅游運動鞋自主名牌居全國首位
據福建省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廳最新數據,目前福建旅游鞋類產品中共有12個產品獲得"中國名牌"稱號,占到全國同類中國名牌產品的80%。全省旅游運動鞋產量居全國首位,占全國的三分之一、全球的五分之一,國內市場占有率達60%,自有品牌出口量和銷售額占全國的25%。
福建是中國東南沿海的門戶,全國最早實施對外開放政策的省份之一,一直是中國外向型經濟和民營經濟最具活力的地區之一。
在目前正在召開的"商務新長征--海峽西岸品牌行活動"中,商務部副部長、"品牌萬里行"領導小組組長姜增偉指出,樹立更多自主品牌,才能占領更多國際市場。福建企業很早就有樹立品牌的意識,希望包括福建企業在內的中國各類企業能重視品牌、愛護品牌和發展品牌,爭取讓更多的產品世界名牌。
目前,僅在有"中國鞋都"之稱的福建省晉江市就有2300多家成品鞋企業,為鞋業配套的企業就有1000多家,年產鞋7億多雙,產品遠銷世界8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旅游運動鞋占全國旅游運動鞋總產量的40%,占世界總產量的20%,是我國最大的旅游鞋、運動鞋生產基地。福建旅游運動鞋、浙江皮鞋、廣東女鞋形成了中國鞋業"三足鼎立"的局面。
品牌產業集群化有助于實現規模效應、降低成本、聚集資源和能力,已成為推動福建各類工業,尤其是制鞋工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據泉州市發展計劃委員會有關材料,在晉江形成的制鞋產業集群規模很大、內部產業鏈發育比較充分,皮革、鞋材、化工原料、鞋機和數字制模等配套完善,以旅游鞋、運動鞋為主的產品在國內、乃至全球市場上有很強的競爭力或處于主導地位,工藝創新與產品創新在同類產業集群中處于領先地位,在產業集群周期中處于優勢階段。
然而近年來,由于全球制鞋業反傾銷盛行、環保標準日益嚴苛,當地鞋業在面對市場時更多了幾分審慎。在不久前,歐盟揮動鞋類反傾銷大棒之時,設在晉江的國家鞋類檢測中心專家就指出,我國應該建立鞋業"綠色標準"加強對鞋類環保的監控,讓企業承擔起環保成本,這樣也有利于提高品牌附加值,推進中國鞋業的整體形象。
為了避免更多貿易摩擦并提升自身競爭力,以晉江為核心的福建制鞋業更加注重建設鞋業研發中心,加強鞋業工人培訓,完善營銷網絡,加大品牌創新力度,以建立符合國際環保要求的質量保證體系。
同時也有業內人士指出,福建目前還缺乏強勢的批發市場,在晉江建立國際性的鞋業市場交易中心,改變客戶直接上各個廠家單獨訂貨的情形,有助于加快產品流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