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旅游鞋經不起“折磨”
旅游鞋穿一天就壞,系何種材料不明確注明。市工商局昨天公布對52種旅游鞋的質量監測結果,上海聯家超市等4家商場銷售的5種不合格旅游鞋被曝光,其問題主要是鞋底的耐折和耐磨性能差。記者調查發現,廠家使用了含膠量少的鞋底,是導致問題旅游鞋經不起“折磨”的主要原因。
消費者選購旅游鞋,大多先是通過標價簽上標示的材質、等級等信息了解其質量。由市消保委共同參與制定的全國首個皮鞋標志標準自2003年10月1日起實施。然而時至今日,不少商家依然沒拿這個標準當回事。
昨天下午,記者在提籃橋附近一家大型鞋店里發現,店里的旅游鞋,凡天然皮革都沒標出頭層革或二層革。記者電話聯系到該店經理,問他是否知道已實施了近三年的標準,對方回答說:“知道,因為年底前商場要轉制,現在賣的都是庫存鞋。”最后,該經理表示將在一周內整改。
周家嘴路有家鞋店內掛滿“清倉價”促銷條幅。記者拿起一雙標著“牛皮”的旅游鞋問女營業員:“這牛皮到底是頭層革還是二革?”,她奇怪地反問:“啥,牛皮還分頭層和二層?”
從暗訪的結果看,一些皮鞋小店的標示更為混亂,有的店堂只標“特賣68元”、“優惠78元”,有的促銷廣告干脆打出“全場2折起”,連究竟是牛皮還是豬皮,一概“打悶包”。
市皮革質檢站站長李方舟介紹說,根據標準,旅游鞋面料必須注明是天然革、合成革還是人造革,是單一面革還是混用面革,其中“天然皮革”必須標明是“頭層革”還是“二層革”。頭層革無論是強度、彈性、透氣性等,都要明顯優于二層革,因此售價一般要高出一倍左右。
花了238元,給今年高考考出好成績的兒子買了一雙旅游鞋,可是只穿了沒幾天,鞋底就不知不覺斷裂了,消費者熊女士拿著購鞋憑證到商家要說法,但商場聲稱不可以保修或退換。
與熊女士相比,張先生更為郁悶。前不久,他購買了兩雙旅游鞋,次日上午,他穿其中一雙去上班,到單位后無意中發現鞋后跟脫膠,鞋面飾皮掉色,隨即趕到商場要求退換,營業員說只能維修,不能退換,張先生馬上向消保委投訴。
據統計,市消保委今年1-6月已受理旅游鞋投訴40起,比去年同期增加了5起。消費者反映的主要問題是旅游鞋的質量差,其中較多的是穿了不久鞋子就脫膠、一雙旅游鞋大小尺寸不一致等。而市質監局公布的抽查結果顯示,價格在100元以下的旅游鞋不合格率高達4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