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大棒”未落深圳鞋搶閘出單
歐盟“大棒”未落深圳鞋搶閘出單
對英、荷等國出口有增無減部分鞋企參加赴歐抗辯反傾銷
近日,在中國輕工工藝品進出口商會和廣東省外經貿廳的牽頭下,代表150多家中國制鞋企業的“歐盟對華鞋反傾銷應對聯盟”赴歐盟總部布魯塞爾,為爭取合理稅率做“最后的抗爭”。我市部分鞋企參加了“聯盟”。
從4月7日開始,歐盟正式對中國進口的皮鞋征收臨時反傾銷稅,初始稅率為4.8%,目前已經上升到了9.7%。根據歐盟的臨時性反傾銷措施,在從4月7日起的半年內,歐盟對中國產皮鞋征收的反傾銷稅將分4個階段逐漸從4.8%過渡到19.4%。10月6日歐盟將公布終裁結果。
據市貿工局統計數據,2005年我市出口皮面鞋產品總額約10.6億美元,其中對歐盟25國出口皮面鞋約1.2億美元,占全市出口總額的11.3%,涉及出口企業388家。不過,歐盟的臨時性反傾銷措施暫時還未對深圳鞋企產生太大影響。統計顯示,截至今年5月,深圳出口荷蘭的鞋類產品總額約3132萬美元,相對于去年同期增長77.32%,深圳出口英國的鞋類產品也是不降反增,同比增長30.72%。
市皮革行業協會的專家分析認為,相對于今年9月將實行的19.4%高額臨時性反傾銷關稅來說,今年4月7日實行的4.8%的臨時反傾銷稅還不算太高,企業還可通過管理成本等進行內部消化;另外,不排除有去年已經接單的企業趕在今年高額反傾銷稅實行前盡快出單的情況。
一家不愿透露名字的企業有關負責人認為,中國鞋企應“抱團作戰”積極應對訴訟案,同時,我國廠商還可以聯合歐洲進口商和零售商協會等歐盟利益相關者,共同作戰。
有關專家認為,歐盟一旦做出不利于中國鞋企的決定,那么深圳的鞋企肯定將面臨洗牌。因此,深圳的鞋企應早早調整思路,找到適合企業發展的最好途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