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鞋被歐反傾銷最快8月終裁
“原定1小時的聽證會臨時延長了半小時,這是很正面的信號。”歐盟對華鞋產品反傾銷應對聯盟發起人、創信鞋業董事長吳振昌昨日在布魯塞爾接受時報記者電話采訪時說,相信終裁結果不會拖到最后期限的10月6日。業界認為,歐盟可能在8月前后作出決定。
聽證會延長半小時
前日,應一些中國制鞋企業的要求,歐盟委員會貿易總司就對中國鞋征收反傾銷稅問題舉行了聽證會,聽取了相關中國企業的辯護和陳述。
前天晚上,應對聯盟代理律師余盛興告訴記者,聽證會于布魯塞爾當地時間20日上午10點開始,一直持續至11點30分。歐方8名主辦官員參加,聽證會期間并沒有具體表態。
吳振昌稱,歐盟官員對中方提供的專業化數據分析“表示驚訝”,因此同意延長聽證會時間。他說,“以往歐盟的聽證會時間到就必須結束,即使是多一秒也不給。”
中方抗辯數據詳實
吳振昌告訴記者,以往中國企業參加歐盟的聽證會一般是以訴苦為主,渲染反傾銷結果對國內造成的影響。但此次中國鞋企從法律和數據等專業的角度進行無損害抗辯。這給歐盟官員留下很好的印象。
據吳介紹,為了準備這次聽證會,應對聯盟聘請了4家中外律師事務所和歐洲經濟分析師組成專家組。
“我們在聽證會上指出,歐盟違反了WTO和歐盟法規。理由有二:在初裁時,歐盟未經認真審查就否決了中方所有應訴企業的市場經濟地位;確定反傾銷稅率時未采用分別稅率,而對全行業征收統一臨時反傾銷稅。”
此外,專家組還用詳實的數據證明,中國鞋企對歐洲業界的萎縮沒有造成影響,歐盟以地區市場受到沖擊為由,向中國企業征收反傾銷稅的決定不具備基礎。
“歐盟貿易委員會稱中國鞋低于成本價出口,但國內企業不可能不以盈利為目的。”負責陳述中方企業意見的吳振昌在聽證會上指出,歐盟提出的反傾銷理由過于主觀。歐方說中國去年對歐洲出口的鞋子,由上一年的4000萬雙激增到1.8億雙,這一數據并不真實。其實中國鞋在去年以前的出口量就超過1.5億雙了。
可隨時提交新證據
據悉,歐盟反傾銷委員會在今年1月12日決定拒絕給予13家受調查中國企業市場經濟地位,相應拒絕了中國制鞋企業分別裁決的合理要求,初裁對全體中國制鞋企業實施了“一刀切”的反傾銷稅率。
吳振昌說,這次歐方表示,將重新審閱中國140多家企業市場經濟地位的申請文件,并進行認真研究。
吳振昌稱,終裁之前,中方可隨時提交新的證據或請求舉行聽證會。“歐方官員表示于7、8月時著手研究這宗反傾銷案件的終裁,相信終裁結果不會拖到最后期限的10月6日”。中國業界也相信,歐盟委員會可能在8月份前后就會作出相關的決定。
據記者了解,商務部副部長高虎城極有可能在7月份再度赴歐,就此與歐盟委員會進行談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