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評成為人才衡量輔助手段
2006-06-17 16:49:05 來源:中國鞋網 中國鞋網 http://www.annualhp.com/
作為一種人才測量評價手段,人才測評可以為企業帶來一些好處,企業能因此減少評估所用的時間和勞動,并挑選出他們認為最適合職位的候選人。而且,近幾年來,人才測評受到了越來越多的用人單位和求職者的歡迎,很多人才公司,咨詢公司、高校、甚至獵頭公司都開展了此項業務。
2003年,寶鋼曾委托上海人才公司對其在全國的100名管理人員進行崗位測評,事后反饋的結果顯示,個人對這項測評結果的滿意和認可度達到92%。公司領導認為:“測評的結果與這些員工的表現非常吻合,這對公司的人力資源管理具有很大的參考價值。”他們表示,今后如果公司招人一定首先會對他們進行測評。
當然,測評手段本身就不是“包辦”,再加上引進的國外測評系統沒有本土化,照搬拷貝的后果可能是事與愿違。
在采訪過程中,記者就遇到這么一位滿腹牢騷的超市老板。他說,2002年的時候,超市想擴大規模,就要招幾位中層管理人員。為慎重起見,還專門邀請一家外資的咨詢機構對應聘者進行測評,使用的測評軟件還是國外最先進的系統。
但是近兩年下來,通過這套系統選拔的人才并非如他們所愿,在工作過程中,他們發現這些人離公司的要求實在相差太遠,不僅沒給公司創造財富,反而給公司造成了慘重的損失。現在,他們真的不敢再相信人才測評了。而且,他們覺得國外的測評系統引進國內,應該根據國情實施本土化。
2003年,寶鋼曾委托上海人才公司對其在全國的100名管理人員進行崗位測評,事后反饋的結果顯示,個人對這項測評結果的滿意和認可度達到92%。公司領導認為:“測評的結果與這些員工的表現非常吻合,這對公司的人力資源管理具有很大的參考價值。”他們表示,今后如果公司招人一定首先會對他們進行測評。
當然,測評手段本身就不是“包辦”,再加上引進的國外測評系統沒有本土化,照搬拷貝的后果可能是事與愿違。
在采訪過程中,記者就遇到這么一位滿腹牢騷的超市老板。他說,2002年的時候,超市想擴大規模,就要招幾位中層管理人員。為慎重起見,還專門邀請一家外資的咨詢機構對應聘者進行測評,使用的測評軟件還是國外最先進的系統。
但是近兩年下來,通過這套系統選拔的人才并非如他們所愿,在工作過程中,他們發現這些人離公司的要求實在相差太遠,不僅沒給公司創造財富,反而給公司造成了慘重的損失。現在,他們真的不敢再相信人才測評了。而且,他們覺得國外的測評系統引進國內,應該根據國情實施本土化。
中國鞋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第一時間與我們聯系,謝謝!也歡迎各企業投稿,投稿請Email至:8888888888@qq.com
- 上一篇:我國高技能人才評價存在三大不足
- 下一篇:測試:你的溝通情商有多高?
我要評論:(已有0條評論,共0人參與)
你好,請你先登錄或者注冊!!!
登錄
注冊
匿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