縫制機械行業:為創新培育一片土壤
近些年來,中國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的步伐迅速而堅定,從政府到企業都以各種方式來保護知識產權、為創新提供良好的保護環境。而中國縫制機械行業如何保護知識產權、加速創新也成為行業思考和探討的重要話題。
環境——
創新植根于良好的知識產權保護環境
20多年來,中國縫制機械行業蓬勃發展,成就舉世矚目。中國具備縫制機械行業發展的良好基礎,但在縫制機械行業發展的長河中中國并不強勢。中國縫制機械行業當初起步時采用了跟進、模仿戰略,最后的結果是在與國外企業的競爭中步步落人后塵。還要備受人家知識產權的“圍剿”。國外縫制機械協會曾多次向我國縫制機械行業協會提出我國部分縫紉機械生產企業仿制國外產品的技術清單,要求重視知識產權保護,保護國外縫紉企業的權益。使中國縫制機械產品造成了十分被動的局面,嚴重影響了我國縫紉機企業的國際競爭力。我們可以預見,中國縫制機械在今后將遭受更嚴厲的知識產權“圍剿”。這除了需要行業協會來指導國內企業有關這方面的工作,組織、協調國內企業和國外企業的專利合作等事項、努力培育一個良好的知識產權保護環境外,更關鍵的是企業應加強知識產權意識,加快自主創新步伐。
有識之士指出,一方面必須要創造一種利于創新的發展環境,由企業作為創新的主體來進行發展。另一方面,創新必須要有很好的知識產權的保護環境,政府及行業協會要加大力度來保證、促進、鼓勵企業的創新,推動知識產權的保護,使企業在這方面投入創新有所值。
此外,必須意識到服裝企業對設備的技術需求越來越高,必須要創造出很好的管理體制和機制適應這樣的發展,因此,中國縫制機械行業必須加快整個行業創新的步伐以促進行業持續、穩健發展。這也是一個創新的課題。
專家認為創新是一種集成創新。人才、研發、投入、質量、管理、技術、服務、營銷方式等等都是創新的組成部分。
參與——
員工參與自主創新是公司無形的資產
對任何一個想要創新的企業來說,創新的必要條件是要讓整個的體系都加以改變,而不只是單純修補這個體系的一部分。很多企業的管理人員會認為,一個制度對一家企業或者一家組織來說是有用的,就直接借用他的制度,但事實上證明這并不見得有效。因為,在創新過程中企業必須要采用一整套的戰略政策和人力資源的管理,整個資源和系統的管理是必須的,這樣才能創新。因為必須要照顧到人,而人才是創新的動力。所以企業必須要照顧全體員工,而不是部分員工。培育員工的創新精神、提升員工效率,成功的管理體系會讓企業更為快速、穩健的發展。
每一個公司都有自己的體系,但是這個體系的競爭力取決于這個公司是好還是壞。一個成功的公司,它所突出的地方就是能夠在一個快速變化的商業環境中取得很好的業績和業務。培育員工的創新精神和共同利益原則,實現持續增長是企業應該做到的。創造一個好的管理體系讓員工有一個非常好的工作環境來實現自我創新。只要大家都了解了這個體系,并且這樣做的話,這也自然會成為企業文化的一部分,如果需要改變的話,那公司的員工就會有意識地、主動地采取一些行動,讓每個員工都滿意,使他們的業務表現達到最佳化。
讓員工自愿參與自主創新是公司最珍貴的、無形的資產。最重要的一點是要根據各企業自己的情況找出自己最適合的體系,并且要全面實行這樣的體系,而不是一種非常分散的情況,只在某些部位實行這樣的制度。一旦員工對這個體系已經適應了,并且他們會有非常一致和清楚的期望,那么創新也就開始了。
支柱——
研發是支撐創新的支柱之一
企業是研發、創新的主體。目前縫機行業中已經有很多企業越來越意識到了知識產權的重要性,加大投入力度用自主知識產權不斷提高產品的含金量。一些著名的企業都以成立技術開發中心、與高校及高科技部門進行合作等多種富有成效的形式有力地推動了科技進步,并取得了明顯收益。但不容忽視的是至今仍有不少企業對知識產權不夠重視,科技投入較低,科技開發人員力量薄弱,工藝技術落后,生產設備陳舊,嚴重地阻礙了企業的進一步發展。
人是企業研發、創新的主體。眾所周知,研發是支撐創新的支柱之一。但是研發的主體是人。任何研發創新都是由人做出來的,因此人力資源是促進創新的一個主要因素。歐美發達國家非常關注教育,不僅是在學校接受教育,而是在各個層面上發展教育,來創造一個研發的環境。并且,確保有足夠的投資來發展教育,在研發的投入占GDP的比例要遠遠高于我國。企業同樣如此,對于研發的重視和人才的重視也遠高于我國企業。
從技術層面來說,縫制機械行業將會不斷發展,并且我們也很可能需要重新定義縫制機械的概念,它不再是一個傳統的低技術含量的產品,而是一個高技術含量的產品,并在不斷地發展中改變著人們對縫紉機的固有印象。
因此,我們就必須重新來看一看縫制機械的發展。今后縫制機械將會實現更大的變革,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將會從根本上改變產品本身。今天我們看到縫制機械的發展突飛猛進,機電一體化勢不可擋;我們還看到,創新不再只是體現在產品上,也體現在營銷模式上的變化。對服裝企業來說,他們也將會更加歡迎新的營銷模式,比如說租賃模式等。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因此這是商業模式上的一種創新。所以無論是技術、管理、研發、營銷模式等方面的創新,都會對縫制機械的發展產生重大的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