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塑料原料檢驗監管工作亟待規范化
近年來,食品安全問題備受關注,塑料作為主要的食品接觸類材料之一,其安全和衛生也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寧波檢驗檢疫局加大了食品包裝和醫療器械用進口塑料原料的安全、衛生檢驗監管力度,使進口塑料檢驗工作重點逐漸向安全、衛生、環保等方面轉移。
2005年,寧波檢驗檢疫局共受理檢驗進口塑料原料7000多批,67萬噸。寧波塑料原料加工企業的產品涉及食品保鮮膜、食品包裝袋、嬰兒奶瓶、飲水機、水箱、浴槽、玩具、食品加工機械、醫療器械等領域。在日常檢驗工作中,檢驗檢疫部門發現進口塑料原料安全、衛生問題不容忽視。
2005年,該局共檢出衛生指標不合格進口塑料原料60批次,今年上半年,又檢出衛生指標不合格進口塑料原料61批。如果這些衛生指標不合格的塑料原料用于食品包裝、醫療器械等制品的生產,將會對人體產生一定的潛在危害。例如ABS樹脂中殘留的丙烯腈單體是一種高毒類的有機氰化物,進入人體后可引起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
通過對食品接觸類塑料原料的安全、衛生監管,對從源頭上把好食品包裝和醫療器械產品的衛生和安全關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是,目前在進口塑料原料檢驗中還存在一定的問題。
首先,我國現行的塑料原料的衛生標準,制定的時間較早,存在技術標準、法規不全,設置不合理,限量要求不嚴格等問題。經調研,目前用于食品包裝等食品接觸類塑料原料的國家衛生標準只有:食品包裝用聚乙烯樹脂衛生標準(GB 9691-1988);食品包裝用聚丙烯樹脂衛生標準(GB 9693-1988);食品包裝用聚苯乙烯樹脂衛生標準(GB 9692-1988);食品容器、包裝材料用聚氯乙烯樹脂衛生標準(GB 4803-1994)以及食品容器及包裝材料用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樹脂衛生標準(GB 13114-1991)。上述標準由于制定的時間較早,標準的相關內容已經跟不上塑料和食品工業的發展,因而標準的制定或修訂工作顯得過于滯后。
其次,有些用于食品接觸、醫療器械、日用化妝品容器等的塑料原料新品種尚未列入法定檢驗商品目錄之內。目前我國容許使用的食品容器、包裝材料以及用于制造食品用工具、設備的熱塑性塑料有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偏氯乙烯、聚碳酸酯、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脂、尼龍、不飽和聚酯樹脂、丙烯腈-苯乙烯共聚樹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樹脂等;熱固性塑料有三聚氰胺甲醛樹脂等,其中像不飽和聚酯樹脂、三聚氰胺甲醛樹脂等屬于法定檢目錄外商品。與此相同,很多用于醫療器械、日用化妝品容器領域的塑料品種也沒有列入法定檢驗監管之列。這樣就給進口塑料安全、衛生全面把關工作帶來相當大的困難。
再次,由于國內對塑料原料的管理政策相對寬松,無相應的進口塑料管理辦法和操作規程,致使不符合衛生要求的塑料原料用于生產食品包裝、食品加工家電,甚至進口的廢塑料中也不排除很大一部分是用于生產食品包裝袋等食品接觸類產品,導致人們在食品安全方面存在種種潛在危害。
為了使我國進口塑料原料檢驗監管工作科學化、規范化和制度化,使檢驗監管工作重點向安全、衛生、環保等方面轉移。筆者認為應做好以下幾點工作:
一是制定進口塑料管理辦法和操作規程:建議國家相關部門對塑料材料進行系統合理的分類,擴大法定檢驗塑料品種的范圍,借鑒國外先進的管理經驗,制定出符合我國國情的切實可行的塑料管理辦法和操作規程。
二是制定、修訂進口塑料的衛生標準:應對現有比較落后的衛生標準進行修訂,對尚未制定相關衛生標準的新型塑料品種加緊制定。在檢驗監管中,做到有明確和完善的安全、衛生標準可依,從而對相應塑料的使用條件和其中可能對人體產生危害的物質加以嚴格地限定并加大后續監管的力度。
三是在檢驗檢疫過程中,檢驗檢疫部門要求進口商在報檢時必須如實申報進口塑料原料的具體用途,同時要求進口商在合同中訂明食品級塑料及相關技術指標,以便對外索賠;同時對于那些不合格的塑料原料,明確告知不得用于食品容器和醫療器械,并進行追蹤調查。防止不合格的塑料原料用于食品容器和醫療器械的生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