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杜塞爾多夫展會加大打擊仿冒產品力度
據德國經濟周刊日前報道,面對日益猖獗的仿冒產品參展現象,德國博覽會公司不再袖手旁觀,紛紛制定了專門的應對戰略。杜塞爾多夫展會向企業事先提供德國國家檢察院和海關稽查部門的地址。漢諾威博覽會制定了調解程序,出現爭執時,當事企業和第三方專家共同討論,一般情況下造假者會自愿收回其展品。法蘭克福展會今年初啟動"法蘭克福展會反對仿冒產品"行動,并在其舉辦的Ambiente博覽會上頒發"最佳仿冒產品獎"。
報道指出,去年舉辦的杜塞爾多夫GDS國際鞋展上,海關緝私人員查獲了近900個仿冒產品。法蘭克福展會消費品類博覽會負責人表示,以前假冒產品僅針對昂貴的名牌產品,目前已經波及中檔價位和廉價商品。德國機械設備制造業協會(VDMA)調查表明,該國2/3機械制造企業至少成為過一次仿冒產品的受害者。1/3企業稱在展會上發現了盜竊其設計理念(Ideenklau)的行為。該行業每年由此遭受4億至5億歐元損失,仿制產品使德國失去了7萬個工作崗位。
報道援引德國聯邦財政部數字稱,2003年仿冒產品來源地主要為泰國(24.9%)、中國(12.9%,不含香港)、其他亞洲國家(12.3%)、捷克(11.4%)、波蘭(10%)、土耳其(9%)和美國(3.8%)。2005年,主要為中國(35.8%,不含香港)、其他亞洲國家(11.5%)、美國(11.2%)、泰國(10.2%)、土耳其(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