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訂單引人才危機 國內合格軟測人才不到5萬
2006-06-05 09:26:43 來源:中國鞋網 中國鞋網 http://www.annualhp.com/
4月發布的《2006年度軟件測試行業專項調查報告》顯示,國內IT企業招聘軟件測試人員時,比較重視的素質依次是:軟件測試相關經驗、縝密的邏輯思維能力、全面的技術能力、責任心和團隊合作精神、出色的溝通能力、良好的學習能力、耐心、細心、信心、優秀的書面表達能力,學歷被排在所有參考素質的最末位。由此可見學歷教育后的職業培訓是多么的重要。
最近,國家發改委與微軟簽署第二期有關繼續加強軟件產業合作的諒解備忘錄。微軟承諾,未來五年中,微軟將提供上億美元的軟件技術支持軟件開發和軟件測試服務訂單。這一消息讓國內軟件企業為之一震,但同時,業內人士也紛紛發表意見,以中國目前軟件測試人才短缺的現狀,面對如此龐大的軟件測試等訂單,國內企業能否切分到微軟上億美元訂單的大蛋糕,恐怕還是個未知數。
合格軟測人才國內不過5萬人
據悉,由于軟測等行業的人才短缺,微軟在拋出巨額軟件訂單的同時,還將在未來5年內形成100名培訓師資隊伍,培訓1萬名專業骨干軟件人才和大量非專業人員。微軟還將與國家發改委合作成立“國家發改委-微軟軟件創新中心”,并在有條件的省(區、市)支持當地企業成立一批分中心。業內專家表示,軟件測試行業已顯現出實際需求與人力資源之間的尖銳矛盾。并呼吁,國內軟件企業應盡早重視軟件測試人才資源的培養與儲備。
前不久,智聯招聘發布的《2006年度軟件測試行業專項調查報告》顯示,目前我國測試人才缺口巨大。報告稱有68.2%的受調查企業認為軟件測試與開發環節同等重要,應設立專門的測試部門。但就目前國內軟件企業的測試與開發人員的比例來看,軟件測試人員在公司所占比例極不合理。被調查企業中測試與開發人員比例為15的企業高達36.4%,比例為12的企業占31.8%,比例為11及以上的企業僅占31.7%。而目前在歐美等軟件產業發達的國家,該比例幾乎都是11,甚至不少企業測試人員的規模已超過了開發人員。數據顯示,目前國內120萬軟件從業人員中,真正能擔當軟件測試職位的不超過5萬人。所以,目前國內軟測人才缺口高達20萬人。
對此,記者采訪了國內首套軟件測試系統培訓BTEST負責人肖睿。據肖睿介紹:“軟件質量控制環節已成為中國軟件業發展的重中之重。然而由于目前軟件測試行業在我國還屬于新興行業,專職的軟件測試人才相對稀缺!倍覈咝D壳暗呐囵B機制,還無法成為主流供應渠道,以BTEST(北大測試)為代表的專業類培訓仍然為數較少。
進入測試行業“捷徑”:職業培訓
對于“測試人才荒”,我國著名計算機專家譚浩強教授認為,目前軟件測試人才的培訓體系除正規院校外,更多以IT職業培訓為主。據介紹,目前國內只有北大青鳥啟動了軟件測試工程師培養項目BTEST,其針對軟件測試行業人才需求進行系統化培訓,該類培訓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國內軟測人才需求的矛盾,但仍需更大的培訓規模。資深IT職業培訓專家、北大青鳥APTECH總經理楊明表示,伴隨著我國軟件產業的成熟,以及國內企業對軟件測試重視程度的提升,“測試人才荒”的狀況必將會改變。
在采訪中,肖睿表示:軟件測試在我國起步較晚,最初只有用友、聯想、華為等較大企業才有專門的軟件測試崗位和人才。近幾年來國內軟件企業對測試環節才逐漸重視,但相比國外IT企業,國內企業對于軟件測試重要性的認知仍有不足。肖睿說,由于很多國內IT企業根本沒有配備專門的軟件測試人員,往往是一人身兼兩職,既做開發也做測試,如此難免會導致軟件質量低下,長此以往對我國軟件產業將會形成惡性循環。
智聯招聘調查報告顯示,由于軟件測試行業對于人才有較高要求,求職者應充分了解該需求后,再通過參加專業培訓,以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來滿足企業日益復雜的用人需求。調查表明,參加職業培訓是進入測試行業的“捷徑”。一小部分被調查者認為工作中慢慢積累經驗是一種方法,但是幾大IT用人企業認為:伴隨著軟件測試行業“門檻”的日漸提高,這種邊干邊學的機會將越來越少。
“軟測”求職者成職場“香餑餑”
隨著未來五年中微軟上億美元軟件測試服務、軟件技術支持、軟件開發訂單的拋出,以及眾多企業對“軟測”人才需求的急劇上升,“軟測”求職者也成為職場上的“香餑餑”。來自中華英才網的調查數據顯示,軟件測試工程師、高級軟件工程師、項目經理幾大職位成為今年IT企業的重點招聘對象,其中企業對軟件測試工程師的招聘數量增加最快。越來越多的國內IT企業正逐漸加大對軟件測試人員的重視。3月5日在杭州召開的招聘會上,國內知名企業華為便一次拋出50名軟件測試人員的招聘大單。而也有消息說,IBM、DELL等國際IT巨頭紛紛開出極具誘惑的條件吸引軟件測試工程師的加盟。對此現象,記者走訪了北大青鳥APTECH軟件測試工程師培訓項目BTEST馬甸中心。據該中心宋校長介紹,現在他們的學生往往還沒離校,就接到用友、中國搜索、西門子等知名企業拋來的橄欖枝。她還透露,除了從業者外,“圈外人”對軟件測試也表示了相當的關注。在面向社會人群的調查中,有87%的被調查者表示出對軟件測試行業的青睞。
最近,國家發改委與微軟簽署第二期有關繼續加強軟件產業合作的諒解備忘錄。微軟承諾,未來五年中,微軟將提供上億美元的軟件技術支持軟件開發和軟件測試服務訂單。這一消息讓國內軟件企業為之一震,但同時,業內人士也紛紛發表意見,以中國目前軟件測試人才短缺的現狀,面對如此龐大的軟件測試等訂單,國內企業能否切分到微軟上億美元訂單的大蛋糕,恐怕還是個未知數。
合格軟測人才國內不過5萬人
據悉,由于軟測等行業的人才短缺,微軟在拋出巨額軟件訂單的同時,還將在未來5年內形成100名培訓師資隊伍,培訓1萬名專業骨干軟件人才和大量非專業人員。微軟還將與國家發改委合作成立“國家發改委-微軟軟件創新中心”,并在有條件的省(區、市)支持當地企業成立一批分中心。業內專家表示,軟件測試行業已顯現出實際需求與人力資源之間的尖銳矛盾。并呼吁,國內軟件企業應盡早重視軟件測試人才資源的培養與儲備。
前不久,智聯招聘發布的《2006年度軟件測試行業專項調查報告》顯示,目前我國測試人才缺口巨大。報告稱有68.2%的受調查企業認為軟件測試與開發環節同等重要,應設立專門的測試部門。但就目前國內軟件企業的測試與開發人員的比例來看,軟件測試人員在公司所占比例極不合理。被調查企業中測試與開發人員比例為15的企業高達36.4%,比例為12的企業占31.8%,比例為11及以上的企業僅占31.7%。而目前在歐美等軟件產業發達的國家,該比例幾乎都是11,甚至不少企業測試人員的規模已超過了開發人員。數據顯示,目前國內120萬軟件從業人員中,真正能擔當軟件測試職位的不超過5萬人。所以,目前國內軟測人才缺口高達20萬人。
對此,記者采訪了國內首套軟件測試系統培訓BTEST負責人肖睿。據肖睿介紹:“軟件質量控制環節已成為中國軟件業發展的重中之重。然而由于目前軟件測試行業在我國還屬于新興行業,專職的軟件測試人才相對稀缺!倍覈咝D壳暗呐囵B機制,還無法成為主流供應渠道,以BTEST(北大測試)為代表的專業類培訓仍然為數較少。
進入測試行業“捷徑”:職業培訓
對于“測試人才荒”,我國著名計算機專家譚浩強教授認為,目前軟件測試人才的培訓體系除正規院校外,更多以IT職業培訓為主。據介紹,目前國內只有北大青鳥啟動了軟件測試工程師培養項目BTEST,其針對軟件測試行業人才需求進行系統化培訓,該類培訓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國內軟測人才需求的矛盾,但仍需更大的培訓規模。資深IT職業培訓專家、北大青鳥APTECH總經理楊明表示,伴隨著我國軟件產業的成熟,以及國內企業對軟件測試重視程度的提升,“測試人才荒”的狀況必將會改變。
在采訪中,肖睿表示:軟件測試在我國起步較晚,最初只有用友、聯想、華為等較大企業才有專門的軟件測試崗位和人才。近幾年來國內軟件企業對測試環節才逐漸重視,但相比國外IT企業,國內企業對于軟件測試重要性的認知仍有不足。肖睿說,由于很多國內IT企業根本沒有配備專門的軟件測試人員,往往是一人身兼兩職,既做開發也做測試,如此難免會導致軟件質量低下,長此以往對我國軟件產業將會形成惡性循環。
智聯招聘調查報告顯示,由于軟件測試行業對于人才有較高要求,求職者應充分了解該需求后,再通過參加專業培訓,以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來滿足企業日益復雜的用人需求。調查表明,參加職業培訓是進入測試行業的“捷徑”。一小部分被調查者認為工作中慢慢積累經驗是一種方法,但是幾大IT用人企業認為:伴隨著軟件測試行業“門檻”的日漸提高,這種邊干邊學的機會將越來越少。
“軟測”求職者成職場“香餑餑”
隨著未來五年中微軟上億美元軟件測試服務、軟件技術支持、軟件開發訂單的拋出,以及眾多企業對“軟測”人才需求的急劇上升,“軟測”求職者也成為職場上的“香餑餑”。來自中華英才網的調查數據顯示,軟件測試工程師、高級軟件工程師、項目經理幾大職位成為今年IT企業的重點招聘對象,其中企業對軟件測試工程師的招聘數量增加最快。越來越多的國內IT企業正逐漸加大對軟件測試人員的重視。3月5日在杭州召開的招聘會上,國內知名企業華為便一次拋出50名軟件測試人員的招聘大單。而也有消息說,IBM、DELL等國際IT巨頭紛紛開出極具誘惑的條件吸引軟件測試工程師的加盟。對此現象,記者走訪了北大青鳥APTECH軟件測試工程師培訓項目BTEST馬甸中心。據該中心宋校長介紹,現在他們的學生往往還沒離校,就接到用友、中國搜索、西門子等知名企業拋來的橄欖枝。她還透露,除了從業者外,“圈外人”對軟件測試也表示了相當的關注。在面向社會人群的調查中,有87%的被調查者表示出對軟件測試行業的青睞。
中國鞋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第一時間與我們聯系,謝謝!也歡迎各企業投稿,投稿請Email至:8888888888@qq.com
- 上一篇:HR眼中的“3Q”人才
- 下一篇:2024年度中國皮革行業十佳設計師揭曉
我要評論:(已有0條評論,共0人參與)
你好,請你先登錄或者注冊!!!
登錄
注冊
匿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