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嚴打“灰色清關”鞋企注意經營風險
由于我國鞋類出口已經在歐盟等多處受挫,不少國內廠商更多地把目光轉向尚未入世且對中國產品尚未實施反傾銷的俄羅斯市場,希望從此處找到新的商機和銷售熱點。但是輕工商會提醒鞋類出口企業,目前俄羅斯市場的風險需要高度關注。
報道稱目前,俄羅斯居民每年需要消費2.3~2.5億雙鞋,其中絕大部分產品是以灰色清關方式進口的中國鞋,數量約為1.5億雙;正規完稅進口的鞋不過8000萬雙,而這其中的70%~80%雖然標著意大利、西班牙、巴西或者葡萄牙的產地,但實際也是中國生產的貼牌產品。俄本國制鞋企業的年生產能力約為1.5億雙,但由于鞋類走私現象普遍存在且十分猖獗,俄本國產業根本無力競爭,處在艱難的掙扎中,企業年產量只能維持在5000萬雙左右。
為了徹底堵住日用消費品的走私渠道,俄羅斯近期對來自中國、東南亞和土耳其的商品明顯加大了監控力度。俄羅斯經貿部和俄羅斯海關總署共同制定了系統性的反走私措施,其中包括“打灰”專項行動,旨在消除來自上述國家和地區的日用消費品走私行為。據俄羅斯海關總署稱,目前海關部門已在實際工作中對違法行為實施“精確打擊”,包括:對于那些頻繁運用境外中轉國家所設立的離岸公司和寄售貿易倉庫從事中轉業務的俄羅斯公司進行特別監管;與俄羅斯內務部配合,對于遠東地區、俄哈和俄烏部分邊境段的輕工產品走私活動實施協同打擊;取締中國公司出資在莫斯科州建立的倉庫群,以消除灰色清關產品的落腳地;提供特殊的通關條件,使中國公司可以繞開中間環節,直接以簡化程序清關通關,從根本上減少灰色清關的存在。
對于俄羅斯強力部門的反走私行動,俄羅斯皮革及制鞋協會表示歡迎,但同時對俄羅斯有關部門提出了更多的建議,包括:強烈建議政府采取有力措施,與歐盟等國家和地區接軌,嚴格原產地規定,對中國輸俄商品強制標注“中國制造”字樣;改變目前走私罰沒商品上交到俄聯邦資產基金、由其通過授權公司以“無主貨”名義將罰沒品拍賣的規定,改為對海關罰沒商品予以徹底銷毀。俄羅斯制鞋業代表稱,在罰沒品拍賣中,政府官員與走私商人往往內外勾結,把價格壓得很低,在中間環節得到實惠后,再允許貨主公司將貨物購回。這樣,走私商品重新回到流通領域,最終還是沖擊了俄羅斯本國的民族制鞋業。
輕工商會正在采取措施,引導中國在俄經營企業轉向正規貿易方式,規避經營風險。同時請已在俄開展業務的企業未雨綢繆,預做準備,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在線咨詢
快捷留言
- 請問我所在的地方有加盟商嗎?
- 我想了解加盟費用和細則。
- 留下郵箱,請將資料發給我謝謝!
- 我對加盟有興趣,請迅速聯系我!
- 我想了解貴品牌的加盟流程,請與我聯系!
- 請問投資所需要的費用有哪些!
- 驗證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