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手機的“真功夫”
2006-05-20 11:34:22 來源:中國鞋網 中國鞋網 http://www.annualhp.com/
國內通訊行業的“巨大中華”,雖然中興與華為被排在后面兩位,但是這兩家從深圳發家的“小弟弟”,如今的實力,無論是技術能力還是銷售能力、利潤率等,都已經遠遠地把“巨、大”甩在身后。
尤其是中興,中興公司在2003年花1千萬大元請來了國際武打巨星李連杰做形象代言人。一時之間,李大俠手舞“ZTE”大旗,高呼“中興真功夫”的形象遍布祖國大地,中興卸下高科技背后冷冰冰的面具,用親和力拉近了與消費者的距離,大規模開拓國內消費者市場,使得人們為民族工業的日益強大著實振奮不已。的確,中興手機,無論在技術、產品,還是渠道方面,都體現了他的“真功夫”。2002年2月,中興手機事業部正式成立,借助其強大的研發技術后盾,一路穩步發展,至今,在國內的PHS(小靈通)、CDMA和GSM三個市場上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在2004年,更是取得了1000萬部手機銷售的驕人成績!
讓我們來看看中興手機有什么“真功夫”:
技術
中興公司是國內唯一一家掌握了PHS(小靈通)、CDMA和GSM三種制式技術的廠家。在PHS、CDMA、GSM三種制式都擁有網絡與系統側的強大技術支撐,是全球唯一在三個領域從網絡到終端提供端到端解決方案的企業。
中興公司已經掌握了手機芯片組的應用開發技術;掌握了完整的基帶電路設計能力;具有射頻電路設計能力;具有結構和造型的設計能力;具有應用軟件和協議軟件開發能力。相比較國內其他手機廠家,大多數廠家還是采取OEM貼牌方式從韓國、臺灣引入整機設計方案,開發新產品。中興的核心競爭力比他們領先了好幾個階段。
另外,中興公司在手機方面申請的專利超過100項,其中已授權專利80多項,在國產手機陣營專利擁有量遙遙領先,居于首位。與國外知名品牌相比,擁有量僅僅低于諾基亞,高出其他大多數主流洋品牌。這些,都體現出中興手機強大的自主研發能力。
現在,國內通訊業界都在激烈地爭論著如何應對洋品牌的猛烈反撲。的確,我們對于手機產品的核心部件設計、各種專利的擁有方面,差不多是完全空白。目前信息產業部牌照放開政策,不久的將來,國內通訊行業就要全面向世界放開。到時,難保很多生產規模、技術能力都跟不上的國內廠家要死掉。中興手機在這方面的優勢顯得尤其重要。
產品
中興公司技術出身,形成了一貫的技術人員嚴謹、一成不變的作風。說實話,中興早期在2002年時候出來的產品,在外觀上的確比較古板、缺少變化,雖然有很多個性化的、符合中國人生活習慣的功能設計,但是受到外觀硬朗的的外形影響,得不到市場的認同。
經過不斷地努力創新,中興手機逐漸地迎合市場需求。從剛開始,只有低端產品Z18、A100、A200,到目前的A80、A86、A88、A900、A95、I7、I9、G60、G90等,高、中、低檔豐富的產品線,滿足消費者不同的消費需求。即將上市的國內最領先PDA手機,更是體現強大的公司實力!
04年、05年陸續上市的新品,外觀圓滑、小巧輕便,和弦鈴聲清脆動聽,很多產品還獨具匠心地加上了個性化的側鍵報時功能。體現了中興手機在產品設計上的不斷進步。
渠道
在小靈通和CDMA的市場渠道,很大程度上依賴于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的捆綁銷售,不像GSM那么多樣化和復雜化。中興公司長期以來在系統設備上跟運營商打交道,在這塊無疑占了很大的優勢。在CDMA市場上經過2年多的努力,達到15%以上的市場份額,國產第一。小靈通更是達到了25%以上的絕對壟斷地位。
如果說小靈通和CDMA依賴于政府政策的傾斜,中興作為國家老牌的通訊企業,多少得到很多先天優惠條件。GSM的市場就真正是市場經濟的競爭了。
在GSM市場上,中興公司根據自身的現實情況,采用符合中國市場的準“FD”渠道模式。在全國設立30個銷售處,選擇了多家的一級經銷商、二級經銷商作為物流、資金流平臺,在終端零售層面,完全由廠家直接主導,全程指導“FD”的貨物分銷到地級經銷商、大賣場、大連鎖零售系統,廠家掌控終端的銷售、形象宣傳和市場信息反饋。目前,這也是國內外很多一線品牌廠家使用并能行之有效的渠道模式。
總結
總的來說,中興公司還是延續一貫的“穩步發展”作風在全國拓展他的疆土,在技術、產品、渠道各方面,一步一個腳印,往前方撒下一撮土,用鐵鍬認真夯實,腳踏上去,在往前面撒下一撮土,再夯實……在旁人眼中,看不出什么變化和發展,其實大象無形,最終拼實力、拼技術的時候來臨,中興能成為一棵常青樹。
筆者提醒
中興公司在技術、產品、渠道、市場方面的定位,尤其在技術方面,都走到了行業的前列,以下是筆者的一些個人觀點,作為他山之石,希望能達到相互學習的目的:
1、產品研發不妨“拿來主義”
做過技術的研究人員都清楚,一個全新的產品,從開始立案、研發,到成品試產、試銷,到規模化量產,要經過很長的一段時間。市場潮流稍縱即逝,消費者的口味日新月異,就像高考報志愿一樣,幾年前的香饃饃,今天可能變成了供大于求滯銷品。企業的目的無非是創造效益,產品最大化的占有市場份額。“拿來主義”與自主研發相結合的方式,既保留、鞏固了自身的核心競爭力,也迎合了市場的步伐,在成本核算、時間效率上都有很大的操作空間。
就算是長期以來一直占據中國手機市場份額第一位的摩托羅拉,在產品開發方面,也有一些臺灣的OEM產品。從市場的觀點來看,成王敗寇,只要能迎合消費者的需求,能迅速擴大市場份額,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何妨“拿來主義”?
目前中興也在逐漸地嘗試這樣的方式。
2、市場推廣高、中、低端逐漸拓展
市場對一個行業中高、中、低端產品的需求容量是成金字塔型的。一個新品介入市場,一般都是先從低端插入,能迅速地提高市場銷量與渠道的知名度,占有了一定的市場份額,再考慮高端產品來提升品牌。在這個階段性的產品規劃中,關鍵的一點是要注意適時地引導消費者對品牌的認知度。
3、吸收新鮮血液
技術研發一直以來都是中興的強項。也是中興公司長期以來形成的獨特的企業文化內涵。自從2001年國產手機廠家的介入,手機產品已經不再是高不可攀的高科技產品,逐漸成為廣大消費者的日常用品、時尚用品。當行業逐漸面向大眾化的時候,市場的重要性地位越來越高,特別是消費者市場,龐大的市場各種需求很多,消費者的口味日新月異、千變萬化,企業的市場推廣也要不斷創新,以迎合市場的需求。所以,建議中興手機吸收新鮮血液,在市場推廣方面能有更多的變化。
4、緊跟渠道潮流,走自己的路
“FD”,或者類似于“FD”的渠道模式,是目前國內手機一線品牌比較多實行的渠道模式。但是,在實施的具體執行當中,洋品牌與國產品牌會有很大的差別。國外品牌注重品牌推廣、終端形象、高端廣告、目標群精確定位;國產品牌注重人海戰術、搶占終端柜臺、價格戰。要走到一條適合自身發展的路,才是陽光大道。
手機的終端零售市場,更是千變萬化,2003年以來,可以作為手機渠道“KA”的終端層出不窮:國美、蘇寧式的家電連鎖大賣場,協亨、迪信通式的低價擴張賣場,中移動、中聯通運營商的捆綁銷售營業廳,加上中域式傳統的手機連鎖零售系統……“KA”的管理、渠道政策,已經作為了所有手機廠家研究的專題。
正因為手機產品的特殊性,體積小、使用率頻繁、易損壞性,售后服務是重要的一個環節;另外,手機的使用必須借助運營商的網絡,運營商的各種增值服務,隨時有可能就是廠家的機會,諾基亞的3310,正是借助了短信業務,作為一個很好的賣點,迅速占領市場。所以,手機產品與快速消費品、家電產品、汽車產品等都不一樣,前面渠道發展的路,誰都沒有走過,既然沒有前人經驗借鑒,就只能亦步亦趨,緊跟潮流了。(羅俊榮)
尤其是中興,中興公司在2003年花1千萬大元請來了國際武打巨星李連杰做形象代言人。一時之間,李大俠手舞“ZTE”大旗,高呼“中興真功夫”的形象遍布祖國大地,中興卸下高科技背后冷冰冰的面具,用親和力拉近了與消費者的距離,大規模開拓國內消費者市場,使得人們為民族工業的日益強大著實振奮不已。的確,中興手機,無論在技術、產品,還是渠道方面,都體現了他的“真功夫”。2002年2月,中興手機事業部正式成立,借助其強大的研發技術后盾,一路穩步發展,至今,在國內的PHS(小靈通)、CDMA和GSM三個市場上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在2004年,更是取得了1000萬部手機銷售的驕人成績!
讓我們來看看中興手機有什么“真功夫”:
技術
中興公司是國內唯一一家掌握了PHS(小靈通)、CDMA和GSM三種制式技術的廠家。在PHS、CDMA、GSM三種制式都擁有網絡與系統側的強大技術支撐,是全球唯一在三個領域從網絡到終端提供端到端解決方案的企業。
中興公司已經掌握了手機芯片組的應用開發技術;掌握了完整的基帶電路設計能力;具有射頻電路設計能力;具有結構和造型的設計能力;具有應用軟件和協議軟件開發能力。相比較國內其他手機廠家,大多數廠家還是采取OEM貼牌方式從韓國、臺灣引入整機設計方案,開發新產品。中興的核心競爭力比他們領先了好幾個階段。
另外,中興公司在手機方面申請的專利超過100項,其中已授權專利80多項,在國產手機陣營專利擁有量遙遙領先,居于首位。與國外知名品牌相比,擁有量僅僅低于諾基亞,高出其他大多數主流洋品牌。這些,都體現出中興手機強大的自主研發能力。
現在,國內通訊業界都在激烈地爭論著如何應對洋品牌的猛烈反撲。的確,我們對于手機產品的核心部件設計、各種專利的擁有方面,差不多是完全空白。目前信息產業部牌照放開政策,不久的將來,國內通訊行業就要全面向世界放開。到時,難保很多生產規模、技術能力都跟不上的國內廠家要死掉。中興手機在這方面的優勢顯得尤其重要。
產品
中興公司技術出身,形成了一貫的技術人員嚴謹、一成不變的作風。說實話,中興早期在2002年時候出來的產品,在外觀上的確比較古板、缺少變化,雖然有很多個性化的、符合中國人生活習慣的功能設計,但是受到外觀硬朗的的外形影響,得不到市場的認同。
經過不斷地努力創新,中興手機逐漸地迎合市場需求。從剛開始,只有低端產品Z18、A100、A200,到目前的A80、A86、A88、A900、A95、I7、I9、G60、G90等,高、中、低檔豐富的產品線,滿足消費者不同的消費需求。即將上市的國內最領先PDA手機,更是體現強大的公司實力!
04年、05年陸續上市的新品,外觀圓滑、小巧輕便,和弦鈴聲清脆動聽,很多產品還獨具匠心地加上了個性化的側鍵報時功能。體現了中興手機在產品設計上的不斷進步。
渠道
在小靈通和CDMA的市場渠道,很大程度上依賴于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的捆綁銷售,不像GSM那么多樣化和復雜化。中興公司長期以來在系統設備上跟運營商打交道,在這塊無疑占了很大的優勢。在CDMA市場上經過2年多的努力,達到15%以上的市場份額,國產第一。小靈通更是達到了25%以上的絕對壟斷地位。
如果說小靈通和CDMA依賴于政府政策的傾斜,中興作為國家老牌的通訊企業,多少得到很多先天優惠條件。GSM的市場就真正是市場經濟的競爭了。
在GSM市場上,中興公司根據自身的現實情況,采用符合中國市場的準“FD”渠道模式。在全國設立30個銷售處,選擇了多家的一級經銷商、二級經銷商作為物流、資金流平臺,在終端零售層面,完全由廠家直接主導,全程指導“FD”的貨物分銷到地級經銷商、大賣場、大連鎖零售系統,廠家掌控終端的銷售、形象宣傳和市場信息反饋。目前,這也是國內外很多一線品牌廠家使用并能行之有效的渠道模式。
總結
總的來說,中興公司還是延續一貫的“穩步發展”作風在全國拓展他的疆土,在技術、產品、渠道各方面,一步一個腳印,往前方撒下一撮土,用鐵鍬認真夯實,腳踏上去,在往前面撒下一撮土,再夯實……在旁人眼中,看不出什么變化和發展,其實大象無形,最終拼實力、拼技術的時候來臨,中興能成為一棵常青樹。
筆者提醒
中興公司在技術、產品、渠道、市場方面的定位,尤其在技術方面,都走到了行業的前列,以下是筆者的一些個人觀點,作為他山之石,希望能達到相互學習的目的:
1、產品研發不妨“拿來主義”
做過技術的研究人員都清楚,一個全新的產品,從開始立案、研發,到成品試產、試銷,到規模化量產,要經過很長的一段時間。市場潮流稍縱即逝,消費者的口味日新月異,就像高考報志愿一樣,幾年前的香饃饃,今天可能變成了供大于求滯銷品。企業的目的無非是創造效益,產品最大化的占有市場份額。“拿來主義”與自主研發相結合的方式,既保留、鞏固了自身的核心競爭力,也迎合了市場的步伐,在成本核算、時間效率上都有很大的操作空間。
就算是長期以來一直占據中國手機市場份額第一位的摩托羅拉,在產品開發方面,也有一些臺灣的OEM產品。從市場的觀點來看,成王敗寇,只要能迎合消費者的需求,能迅速擴大市場份額,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何妨“拿來主義”?
目前中興也在逐漸地嘗試這樣的方式。
2、市場推廣高、中、低端逐漸拓展
市場對一個行業中高、中、低端產品的需求容量是成金字塔型的。一個新品介入市場,一般都是先從低端插入,能迅速地提高市場銷量與渠道的知名度,占有了一定的市場份額,再考慮高端產品來提升品牌。在這個階段性的產品規劃中,關鍵的一點是要注意適時地引導消費者對品牌的認知度。
3、吸收新鮮血液
技術研發一直以來都是中興的強項。也是中興公司長期以來形成的獨特的企業文化內涵。自從2001年國產手機廠家的介入,手機產品已經不再是高不可攀的高科技產品,逐漸成為廣大消費者的日常用品、時尚用品。當行業逐漸面向大眾化的時候,市場的重要性地位越來越高,特別是消費者市場,龐大的市場各種需求很多,消費者的口味日新月異、千變萬化,企業的市場推廣也要不斷創新,以迎合市場的需求。所以,建議中興手機吸收新鮮血液,在市場推廣方面能有更多的變化。
4、緊跟渠道潮流,走自己的路
“FD”,或者類似于“FD”的渠道模式,是目前國內手機一線品牌比較多實行的渠道模式。但是,在實施的具體執行當中,洋品牌與國產品牌會有很大的差別。國外品牌注重品牌推廣、終端形象、高端廣告、目標群精確定位;國產品牌注重人海戰術、搶占終端柜臺、價格戰。要走到一條適合自身發展的路,才是陽光大道。
手機的終端零售市場,更是千變萬化,2003年以來,可以作為手機渠道“KA”的終端層出不窮:國美、蘇寧式的家電連鎖大賣場,協亨、迪信通式的低價擴張賣場,中移動、中聯通運營商的捆綁銷售營業廳,加上中域式傳統的手機連鎖零售系統……“KA”的管理、渠道政策,已經作為了所有手機廠家研究的專題。
正因為手機產品的特殊性,體積小、使用率頻繁、易損壞性,售后服務是重要的一個環節;另外,手機的使用必須借助運營商的網絡,運營商的各種增值服務,隨時有可能就是廠家的機會,諾基亞的3310,正是借助了短信業務,作為一個很好的賣點,迅速占領市場。所以,手機產品與快速消費品、家電產品、汽車產品等都不一樣,前面渠道發展的路,誰都沒有走過,既然沒有前人經驗借鑒,就只能亦步亦趨,緊跟潮流了。(羅俊榮)
中國鞋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第一時間與我們聯系,謝謝!也歡迎各企業投稿,投稿請Email至:8888888888@qq.com
- 上一篇:可口可樂聯手銀河臺打造經典案例
- 下一篇:職場風范:讓競爭對手成為朋友
我要評論:(已有0條評論,共0人參與)
你好,請你先登錄或者注冊!!!
登錄
注冊
匿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