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首份人才發展報告出爐 杭州對人才最有吸引力
2006-05-20 09:24:55 來源:中國鞋網 中國鞋網 http://www.annualhp.com/
時報訊 我省首份全面反映全省人才人事發展的研究性報告———《浙江人才發展報告》近日出爐。
《報告》顯示,截至2004年年底,全省黨政人才、企事業管理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總量達到367.8萬人,高技能人才74.8萬人,農村實用人才45.8萬人。三支人才隊伍的數量,比“九五”末期翻了一番。并預計,到2010年,浙江省人才總量將達到510萬人。
杭州對人才最有吸引力
《報告》認為,杭州的人才競爭力在省內處于絕對領先地位,創新創業人才、科研機構的科技活動人員、企業的研發人員、人才效能以及人才競爭力環境都在全省具有顯著優勢,對人才最有吸引力。
但是,杭州財政教育和科技投入占財政支出的比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居住生活環境指標中的居住條件在全省也處于中下水平,其中有高房價的因素使人才承擔的生活成本過高;在人才流動環境中,對一般性人才的開放度還不夠。《報告》中建議杭州在未來的發展中,需要進一步加大對人才的開發投入力度,并充分地考慮人才的居住條件。
各地人才環境各有優勢
《報告》對各地人才環境進行了分析,認為:
寧波———最具人才實力。人才總量居全省之首,擁有全省最多的經營管理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高技能人才豐富,人才密度為全省最高。
紹興———最具人才潛力。對人才開發力度大,科技財政支出比重位居全省之首,人才培訓比較重視,具有很強的發展潛力。
溫州———最具人才活力。擁有全省最多的個體經營單位管理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青年人才的比重全省最高,人才隊伍非常富有活力。同時,溫州還大量擁有活躍在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的經營人才,這也構成了溫州獨特的人才競爭力優勢。
非公經濟領域人才更多
據統計,省內非公經濟的經營管理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達239萬,技能人才也有將近半數在非公企業,非公經濟人才總量已超過公有經濟人才總量。2004年底三支人才隊伍中,非公企業人才的比重為65%。
非公經濟領域人才主要集中在第二產業,制造業人才數占據了45%。
在非公經濟中,管理人才的比重相對較高,技術人才比重較低。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浙江的非公經濟主要以量大面廣的中小個私企為主,發展層次也相對較低。(任彥、童偉宏)
《報告》顯示,截至2004年年底,全省黨政人才、企事業管理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總量達到367.8萬人,高技能人才74.8萬人,農村實用人才45.8萬人。三支人才隊伍的數量,比“九五”末期翻了一番。并預計,到2010年,浙江省人才總量將達到510萬人。
杭州對人才最有吸引力
《報告》認為,杭州的人才競爭力在省內處于絕對領先地位,創新創業人才、科研機構的科技活動人員、企業的研發人員、人才效能以及人才競爭力環境都在全省具有顯著優勢,對人才最有吸引力。
但是,杭州財政教育和科技投入占財政支出的比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居住生活環境指標中的居住條件在全省也處于中下水平,其中有高房價的因素使人才承擔的生活成本過高;在人才流動環境中,對一般性人才的開放度還不夠。《報告》中建議杭州在未來的發展中,需要進一步加大對人才的開發投入力度,并充分地考慮人才的居住條件。
各地人才環境各有優勢
《報告》對各地人才環境進行了分析,認為:
寧波———最具人才實力。人才總量居全省之首,擁有全省最多的經營管理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高技能人才豐富,人才密度為全省最高。
紹興———最具人才潛力。對人才開發力度大,科技財政支出比重位居全省之首,人才培訓比較重視,具有很強的發展潛力。
溫州———最具人才活力。擁有全省最多的個體經營單位管理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青年人才的比重全省最高,人才隊伍非常富有活力。同時,溫州還大量擁有活躍在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的經營人才,這也構成了溫州獨特的人才競爭力優勢。
非公經濟領域人才更多
據統計,省內非公經濟的經營管理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達239萬,技能人才也有將近半數在非公企業,非公經濟人才總量已超過公有經濟人才總量。2004年底三支人才隊伍中,非公企業人才的比重為65%。
非公經濟領域人才主要集中在第二產業,制造業人才數占據了45%。
在非公經濟中,管理人才的比重相對較高,技術人才比重較低。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浙江的非公經濟主要以量大面廣的中小個私企為主,發展層次也相對較低。(任彥、童偉宏)
中國鞋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第一時間與我們聯系,謝謝!也歡迎各企業投稿,投稿請Email至:8888888888@qq.com
- 上一篇:深圳:動漫游戲人才迎來就業高峰期
- 下一篇:2024年度中國皮革行業十佳設計師揭曉
我要評論:(已有0條評論,共0人參與)
你好,請你先登錄或者注冊!!!
登錄
注冊
匿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