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話直說:制鞋工非要知道“揚州畫派”嗎?
“在‘揚州畫派’中,畫竹不求‘真相’但求‘真魂’,雖形模難辨,卻具有‘精神骨力’的是誰?”這是福建省初級制鞋工職業技能鑒定考試試卷中的一道基礎知識題。讓大多僅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制鞋工回答“揚州畫派”問題,使不少人望而卻步———新華社5月10日播發的這條新聞,引發不少議論和質疑。
無獨有偶,在福建省初級服裝縫紉工職業技能鑒定試卷中,也有一道“有趣”的考題:“‘沒有主體構思,就沒有真正的設計’,是國外哪一位著名設計師說的?”也難住了很多考生。
對農民工進行職業技能培訓,是為了引導他們鉆研專業技能,掌握熟練的操作技術,提升自身素質;A理論知識固然重要,但要與農民工的實際職業需要相當。
制鞋工有必要知道“揚州畫派”嗎?這種與實際操作離得較遠的知識,自然會難住農民工。這樣的職業技能鑒定考試很可能導致有數年制鞋經驗的工人難以獲得職業技能鑒定證書。這種帶有不少應試教育痕跡的職業技能鑒定意義何在?它暴露了一些地方職業技能鑒定工作中的形式主義、脫離實際。職業技能證書是一種標簽,是勝任某項工作的資格,也是個人價值、技能的體現。尤其在對待農民工的問題上更應注意,對農民工進行職業技能鑒定服務、頒發專項職業技能證書是非常必要的,但讓那些多有應試教育色彩的偏題、怪題折磨農民工,只會使職業技能鑒定工作變味兒、走調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