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脫鞋示范有何不可
廈門大學教授易中天因在央視“品三國”而走紅。在受“易迷”追捧的同時,他也受到學界指責。比如,在主講《漢代風云人物》時,為讓觀眾對“避席”理解得更透徹,易教授拿了張席子鋪在講臺上,脫下鞋子示范“避席”的禮儀動作。一些學者認為他這樣示范有失學者身份。(5月10日《北京晨報》)
這實在是無理的指責,易教授為了讓觀眾理解透徹脫鞋示范,正說明他嚴謹認真的治學態度,何來失身份之說?難道正襟危坐、居高臨下才不失身份嗎?我不知道指責易中天的那些學者,是如何定義“身份”的,但如果因為脫鞋示范就下“失身份”的斷語,不免狹隘淺陋。
另據報載,對易中天大量引用現代詞匯的“文評書”式的講座方法,專業歷史研究人員稱之為“誤人子弟”和“滿嘴跑火車”。表面看,這些人是對易中天講學理念的不認同,實際上折射的是傲慢的學術習氣———這種習氣以維護學術身份為托詞,頑固僵化,拒絕與大眾親近。
其實,那些學者指責易中天有失身份,更多的因素恐怕還在于,他們看到易中天大受民間禮贊而心理失衡,擔心自己的主流身份被邊緣化。要知道,真正的學者恰恰能拋卻身份意識,走出書齋,為平民大眾傳道解惑。
已成為“大眾情人”的易中天坦言,他更愿意做親民學者。我認為,親民學者是可敬的學者,在公民意識越來越蓬勃的社會里,公眾是不會認為親民學者有失身份的。
- 上一篇:百麗鞋尺寸大得離譜
- 下一篇:耐克CEO離任,中國品牌能得到什么啟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