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盛進軍亞洲市場 “中國成為重中之重”
“中國成為重中之重”,三項目年內投入運營
“亞洲,朗盛到來了”。德國朗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朗盛)董事會主席賀德滿用這句開場白,揭開了朗盛亞洲之旅的序幕。4月26日,借上海召開第二十屆中國國際塑料橡膠工業展覽會的機會,朗盛第一次在德國以外的地方召開了公司全球董事會。“加大在中國的投資力度”成為最矚目的議題。
這家從德國拜耳集團剝離出來的新公司,主要生產高性能橡膠、工程塑料以及化學中間體等化工產品。根據2005年的財務報告,朗盛全球年銷售額達到了71.5億歐元,比上年增長5.6%,其中亞太地區的銷售額占該公司全球銷售額的17%,是平均值的3倍。賀德滿稱:“我們亞洲市場一半的銷售額來自中國,我們在中國的投資目前占公司全球投資的1/10多。”
記者了解到,朗盛今年將在中國大規模建設工廠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中國政府在2005年曾對朗盛的某種橡膠產品征收過43%的反傾銷稅,為了規避此類經營風險,朗盛加快了在中國建設工廠的步伐。據賀德滿介紹,朗盛今年將有3個項目在中國投入運營,分別是投資2500萬美元的無錫高性能工程塑料生產線、與山東濰坊亞星化學有限公司合資的中國最大的水合肼生產企業以及與安徽銅陵信達合資的橡膠防老劑項目。上述3個項目全部將在今年內建成投產,這將使朗盛在中國的銷售收入在5年或者更短的時間內再增加至少50%。賀德滿說:“亞太是我們投資的主要地點,因為我們的原則是投資項目必須是高成長性、高利潤性,而這些亞洲都具備。”
同時,朗盛還將皮革研發中心與工業橡膠研發中心搬到了中國。朗盛大中華區總裁王永利透露:“在未來的三五年里,中國是朗盛投資的重中之重。”目前,亞太地區已經成為朗盛的業務發展中心,2005年,朗盛在該地區的銷售增長了21%,最強的增長在高性能橡膠方面,其銷售增長了接近30%。而在中國市場,合成橡膠增長高達53.5%,而基礎化工則增長22.6%,皮革也增長了22.3%。王永利認為,朗盛在中國投資,不僅滿足當地的需求,還要出口。例如,皮革化工方面將出口30%,顏料也有20%-50%。出口其實對于歐洲市場也很重要,因為朗盛已經將部分歐洲的工廠關閉了,搬移到中國地區來。而對于朗盛在中國的投資情況計劃,王永利表示:“去年投資占全球的10%。朗盛今年打算全球投資2.5億歐元。”
2004年7月,朗盛從拜耳化工部門分拆獨立后,一直處于業務重整階段。日前,賀德滿在公司的年報會議上宣布了公司第三輪成本削減計劃,并稱朗盛25%的業務不盈利,另有30%的業務利潤結果不滿意。該計劃重要一部分就是全球業務部門的“瘦身”計劃,大規模進行裁員。但王永利強調:“裁員計劃不涉及中國業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