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都”大營皮毛產業升級靠品牌
據權威人士分析,河北省大營、肅寧、陽原、蠡縣四大皮毛產業集群中,大營皮毛產業集群已呈領先之勢。眾所周知,我國乃至世界經濟的競爭,就是產業集群的競爭和品牌的競爭。這是因為,產業集群和品牌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競爭力之所在。衡量產業集群發展程度的一個重要標準,便是看它能否出現一批知名品牌。
河北省棗強縣大營皮毛已成為兩省三市五縣的大經濟圈,2005年產值達70億元,年出口銷售額達7億美元。近年來先后開發出“山羊皮仿紅狐”、“仿藍狐”、“草上霜”、“狼皮青”等30多個國家級科技產品。其中金大營、冀大營、銀大營和南極公主等品牌已通過商標注冊。紛紛崛起的冰蝴蝶、雙獅、冰雕、圣源、富陽、強花等成為具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國內外知名品牌。
陽春三月,赴河北省政府確定的50個重點發展產業集群之一的棗強大營皮毛產業集群看到,大營皮毛工業區內到處呈現出熱氣騰騰生產景象。在增輝皮草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工人們有條不紊的在整理裘皮布料;在恒興裘皮有限公司的展廳內,只見幾個工作人員正在忙著登記。各種款式的裘皮披肩、裘皮大衣琳瑯滿目,天氣都這么暖和了還這么忙?陪同我們的大營皮毛管委會袁副主任介紹說:近幾年來,以大營為中心的這個“千年裘都”產業集群,已經成為了全國性的皮毛加工、集散基地。面對激烈的國際競爭,大營皮毛產業集群已經一改過去季節生產的形式,為的是在國際市場牢牢站穩腳跟。陪同的劉先生笑著說:3000年前天性聰慧的比干不會想到,他無意中發明的制裘術,3000年后竟能使一個不起眼的鄉村小鎮成為遍地生金,富甲一方的寶地。
據了解,棗強縣委、縣政府為保護和發揮廣大皮毛產業集群企業增投資、擴規模、創品牌的創業熱情,加大引導和扶持力度,先后制訂了《關于加快皮毛業發展的獎勵辦法》、《關于加快發展皮毛工業區的若干規定》、《關于進一步加快發展對外貿易的意見》,在用地、稅收等政策上盡可能給予傾斜,在擴大規模、創建品牌上給予獎勵。寬松的政策環境,極大地調動了企業和群眾發展皮毛業的積極性,堅定了發展的信心和決心。廣大皮毛產業集群企業家瞄準高新技術,充分發揮與省化工染料研究所、裘皮生產力促進中心、大營皮毛協會的人才、技術、信息優勢,多次邀請北歐皮草世家、英國百仕泰洋行、美國傳奇公司等國際知名裘服企業家到大營講課,促使鳳東、萬華、佳利等30多家企業與60多家國內外知名的服裝專業院校、科研單位和大公司建立技術合作關系。據不完全統計,幾年來,引進新技術、新成果40多項,組建企業辦科研機構30多家,實現了皮毛產品由仿效制作向自行設計的轉變,生產工藝由傳統手工向現代技術的轉變,加工銷售由掛靠名牌向創建品牌的轉變。
據大營皮毛管委會袁副主任介紹:大營皮毛從零散個體手工作坊到規模生產,從沒有自己的產品到擁有自己的品牌。如今已經形成養殖—加工—產品的一條龍的產業集群。目前,大營皮毛占全國市場份額的65%,皮毛業以大營為中心,已輻射到周邊500多個村莊,從業人員達15萬人,農民務工經商的占到了農村勞動力的90%。2005年皮毛收入年產值達70億元,年出口銷售額達7億美元,形成了跨兩省三市五縣的大經濟圈。大營裘皮在北京雅寶路裘皮市場占60%;在浙江桐鄉崇福鎮皮毛市場大營占到了70%;在莫斯科唐寧街裘皮服裝市場80%以上的裘皮產品都來自大營;全縣駐俄、駐韓經銷人員幾百人,且產品暢銷國內及歐、美、東南亞、日本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
棗強縣委常委宣傳部曹部長表示,“去年皮毛產業集群業呈現出空前開放和繁榮的局面。發揮產業優勢,做大、做強、叫響皮毛產業集群品牌已成為未來發展思路,是“千年裘都”在“十一五”時期發展的主要目標之一。從產業集群到品牌產品,從品牌產品到品牌企業,從品牌企業到品牌產業集群,我們將以品牌為載體推進產業集群升級、結構優化,以創新催生更多的企業品牌”。
- 上一篇:“中國裘皮之都”來深招商
- 下一篇:以高質量黨建引領皮革行業高質量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