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全球縫紉機零件商流中心
東陽金城——一面旗幟
作為一家服裝企業,如果需要在縫配城里給自己的設備購買零部件,該如何又快又準地找到一家貨品齊全的商戶呢?其實這個問題在東陽縫配城里并不難回答,你只需要找到具有規模的那一家即可。
在縫配城里,要數金城氣勢非凡。無論從它每年的定額稅繳納金額、店鋪的規模,還是雇用的員工人數在這里都可算是名列前茅的。
金城從1988年開始就在東陽生根開花,如今早已果實豐碩、枝繁葉盛。走進金城,你會感覺到這里如同是世界品牌縫紉機零部件的大舞臺,美國仕必威(Sprayway)、藍獅機針(Schmetz)、佐文旋梭(Zuowen)、TNC、標準旋梭、FEI、CHUAN、京木、美勝、大洋、鉆石機針、風鈴刀具等各種各樣琳瑯滿目的縫紉機零部件。大到燙臺,小到一枚小小的機針,無論國內還是國際的品牌都在金城輕松找到。
金城作為東陽縫配城的一家縫紉機零配件批發零售商,它不僅為這個專業市場提供了源源不斷、品種繁多的零配件,金城的買家還遍布全國,甚至遠銷海外。目前,與金城合作的客戶約有3萬家。如今的金城是東陽的,同時也是全球的。
可以這樣說,金城所擁有的得天獨厚優勢就在于其近20年致力于為客戶制造、經銷進口零配件及常用件,同時充分利用海內外廠家協作關系,向客戶提供優質、低價的零件,并可直接向國外客戶代理出口業務
全國金城——各顯神通
金城人是如何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商家發展成為一個具有綜合實力的大賣家呢?筆者的思緒不由得回到了兩年前。在福建福誠公司總經理林宏楠的盛大婚宴上,初次結識了金城的老總——胡百中。
筆者當時想,福誠應該是胡百中的客戶吧?果然,胡百中不無風趣地說:“我們和阿楠早已經是多年的至交了。他走的是國際化路線,我們也深受其影響,也必須走這條路。”印象尤為深刻的是他當時對于上海服裝機械城一期濃厚的興趣以及獨到的見解。他以為,中國非常需要這樣的專業市場,而且這樣的市場必須是對國際買家開放才能凸顯它的地位。從東陽縫配城走出來的胡百中早就認識到了東陽市場相對滯緩、閉塞的物流體系已經不能滿足當前市場發展的需求。所以,胡百中先后在北京、杭州成立了“思尼特”和“仕必威”縫紉設備有限公司。
2000年成立的“思尼特”如今不僅為企業提供零配件的服務,同時還是寶石縫紉機在北京的總代理。問起緣何經營起整機,胡百中說:“整機和零部件本來就是互相依存的,我的經營也應該是這樣。整機市場的介入一定可以推動零部件商流中心的事業,這二者是互動的。”
“思尼特”不僅有整機銷售,還有香港品牌的燙臺代理。“我們培養了一支技術全面的人才隊伍,可直接向國外客戶辦理出口業務。同時,還可以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的縫制流水線設計,設備配置、安裝調試,使用培訓和售后跟蹤服務。”胡百中的介紹證實了金城人以客為尊的服務精神。顯然,面向服裝終端用戶的胡百中早已積蓄了雄厚的技術實力和售后服務體系,否則何以在如此激烈的北方市場獨樹一幟,搶占先機呢?“今后,我還可能經營服裝輔料,盡可能讓自己的產業鏈完整,以打造服裝零配件和輔料的商流中心。”胡百中顯然清楚自己的終極目標并不在于去搶縫紉機市場這塊“蛋糕”。
極具商業嗅覺的胡百中在服裝產業明顯轉移的時期,除成立北京經銷店之外,還一發不可收拾地于2002年在女裝之都杭州成立了“杭州仕必威”公司。為何叫這個名字,正如筆者所料,胡百中目前正是美國仕必威中國總代理。公司氣派的門面一定程度地顯示了胡百中成就仕必威中國市場的決心和信心。
同樣的氣魄也反映到代理寶石和中屹的態度上。在利益的天平上,廠與商一直在尋找真正雙贏的平衡點。胡百中以為,寶石這樣的品牌本身就很有知名度,其近兩年力拓國內市場的決心很大,作為他們的代理商,有責任有義務以“忠”字第一,“信”字第二,第三才能到“利”。“中屹是一個很有前景的質量過硬的品牌,我們在杭州有這個品牌作支撐,也是為了能夠更多了解服裝企業真正的需求,以反饋給我們的整機廠,同時為零部件配套服務提供第一手信息。”
或許正是這種心態和智慧讓胡百中獲得了一個又一個國際著名品牌的獨家代理權,胡百中還謙遜地說:“其實我本來只是一個小小的木雕匠,后來偶然的機遇和縫紉機結下了不解之緣。這么多年在和這些國內外優秀品牌合作的過程中,學到了不少先進的理念,沒有他們也就沒有今天的金城。”
國際金城——指日可待
“木雕匠’’何以成為商界巨賈,何以擁有幸運之神的垂青?
出生在木雕之鄉的胡百中和大多數當地青年一樣,22歲時的他在高中畢業后來到紅木家具廠當學徒。聰慧的胡百中除了掌握了木雕工藝技術之外,對銷售同樣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因此,1個月往返4次廣東讓他領略了這座中國最早改革開放的南方都市的活力和魅力,也陶冶了他為商的情操。一個偶然的機緣,胡百中從事縫配生意的妹夫請他幫忙,從而開始了縫配事業的全新篇章。
“我們那時候肩負背包,走南闖北,上門到服裝成衣廠推銷縫紉機零件。后來,隨著服裝業的快速發展,以我們虎鹿為中心的“跑刀片”群體,自發在當時的虎鹿公社所在地成立了縫配專營市場,奠定了今天中國縫配城的基礎。金城也就是在這個階段和這個市場共同成長起來的。沒有政府的英明,沒有當地同行的共同扶持和幫助,我們金城也不會從一個瞞跚學步的小孩茁壯成長為如今的英姿少年。”胡百中不無感慨地回顧著他的創業經歷。
從1997年開始參加廣交會的胡百中為這種交流平臺所吸引,他不無自豪地告訴筆者,金城之所以能擁有這么多的合作伙伴,全得力于其參加展會的結果。1年之內參展8次之多的胡百中,選擇的都是“品牌展會”,海博會、青島縫機展、廣東東莞國際紡織制衣工業技術展、寧波零部件展、全球性展會CISMA則是從第一年開始一直參加至今。在國外,胡百中同樣非常積極地參加了土耳其、阿聯酋、越南、巴基斯坦、日本、印度等國的專業展會。正是在參加展會的過程中,讓人們了解了金城,也讓金城進入到國際國內品牌的視野。在越來越多的品牌合作中,金城日漸壯大,逐漸彰顯風姿。
如果說市場是硬道理,金城已經擁有了自己的市場優勢,那么解決根本性的自立問題,則是一直不懈思索并努力的方向。在胡百中看來,要想成為國內首屈一指的零配件商流中心,還必須自己擁有產品制造能力,因此在杭州周邊地區,購買了近50畝土地,用于倉儲中心的建設。另外,胡百中以投股的形式,組織了一些企業為金城制造加工零配件,以優化產品結構,研制生產高附加值的零部件,提升金城的核心競爭力。
一個對于市場有著如此敏感度的商人自然擅長運籌帷幄,在胡百中看來,中國自己的產品出口是非常有利的。國際市場上有70%的縫制機械來自于“MADE IN CHINA”,因此下一步,他還要將金城連鎖店開到國外,當然前提是在國內成熟培養20多家金城連鎖店。以信譽塑造品牌,服務成就卓越。締造客戶關系,以增值服務成就客戶專業。
“我們金城在發展的道路上和許多企業一樣,面臨著新一輪的挑戰。譬如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優化結構提高效益;打響品牌拓展市場;挖潛改造開發新品;大力培育企業文化;培訓員工引進人才這些基礎工作絲毫不能放棄,曾經在浙江大學攻讀EMBA的我當時在課堂上領悟出來的東西,在實踐中惟有堅持,堅持,再堅持,方可笑到最后!”謙虛激越的胡百中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國際化的金城一定不是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