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響皮鞋出口保衛戰
歐盟出臺反傾銷政策,我國鞋類產品出口面臨困境(如果說那個稅率取到19.4%,這個是一個非常非常重的成本)。三地企業組建應對聯盟,打響鞋類出口“保衛戰”。(要讓人家承認我們的市場經濟地位,我們反對不公平的貿易待遇。)敬請關注《新華縱橫》——《打響皮鞋出口保衛戰》。

主持人:中歐紡織品爭端剛剛告一段落,中國鞋又遭貿易壁壘。來自中國皮革協會的消息稱,日前,歐盟委員會已正式作出決定,對我國部分鞋類產品實施臨時反傾銷,將征稅額度在6個月內從 4%上升到19.4%。面對歐盟揮舞的反傾銷大棒,我國鞋類生產企業組成聯盟,進行積極應對。
解說:廣東省是我國最大的鞋類生產和出口地之一,每年出口的各類鞋約占全國的三分之一,主要向歐盟等地出口。今年3月23日,歐盟認為中國的鞋類企業存在傾銷現象,決定從4月7日起,在半年之內要將進口鞋類的臨時性關稅提高到19.4%。這就意味著,中國制造的鞋類產品如果進入歐盟市場,將被征收高額臨時性關稅。
廣東省皮革工業協會理事長 王建新:漸進式地征收臨時的反傾銷稅,它分幾個階段,4月份到6月份的稅率是4.8%,6月到7月中旬是9.7%,7月份到9月份是14.5%,到9月15號才達到19.4%。
解說:王建新告訴記者,盡管歐盟這一政策剛剛宣布,但對廣東一些鞋類企業帶來的負面影響已經顯現出來。
廣東省皮革工業協會理事長 王建新:從我們最近了解到的情況看,凡是原來和歐盟訂單比較多的,從這個月(四月)一開始,訂單就急劇地下降,原來以歐盟為出口方向的鞋廠馬上就面臨訂單減少,開工不足。
解說:同樣,福建省的一些鞋類企業也面臨上述問題。福建富貴鳥集團外貿部經理廖海君告訴記者,去年,他們公司與歐洲簽訂了約1000萬美元的皮鞋加工訂單,公司產品的出口形勢比較樂觀。得知歐盟提高鞋類臨時性關稅這一消息時, 廖海君感到形勢對他們的皮鞋出口業務非常不利。
福建富貴鳥集團外貿部經理 廖海君:長期來講, 如果說那個稅率取到19.4%,這個是一個非常、非常重的成本,因為我們目前的利潤沒有這么高,也不可能跟他分擔這筆費用。
解說:廖海君告訴記者,如果皮鞋出口稅率按19.4%征收的話,他們公司的生產成本將增加2倍到3倍,皮鞋的出廠價格也會相應提高,最終會導致訂貨商家的流失和產品在國際市場占有額度的萎縮。
福建富貴鳥集團外貿部經理 廖海君:如果客人不能接受這個價錢的話,他肯定會把訂單轉移到其他國家,比如說印度、印尼、柬埔寨這些地方進行生產,也就說客人會流失掉。
解說:據記者了解,歐盟對我國部分鞋類產品實施臨時反傾銷的理由是,鞋類企業存在政府干預和變相出口補貼以及生產成本扭曲、產品價格低等問題。 那么,我國鞋類產品真的存在低價傾銷的現象嗎?廣東、福建兩地鞋類企業負責人紛紛表示,他們的公司根本不存在上述問題,尤其是產品價格并不比國外同類產品低,反而會高出10%左右。
廣東省二輕工業集團公司總經理 丘小廣:其實在中國,這個行業,政府的補貼或者是政策的支持是少之而少,基本上是市場行為,所有大的鞋廠企業都是民營企業,沒有幾個是國營企業,都是市場培育形成的。政府在這個行業里面是沒有補貼的,同時他的社會責任是履行的。
福建富貴鳥集團外貿部經理 廖海君:這幾份文件是我的客人、歐洲客人跟我們投訴,我們的價錢是相當高的,甚至跟歐洲鞋廠比起來。說我們貴的是我們的客人。
解說:廖海君告訴記者,在過去幾年里,歐盟對我國部分鞋類產品也實施過類似的臨時反傾銷政策,盡管那些反傾銷理由大多數不成立,但由于各個企業之間沒有組成聯盟,都是由各個企業自己來應對,勢單力薄,再加上缺乏應對反傾銷知識,最終應對效果不夠理想。
廣州萬邦鞋業有限公司總經理 陳清煙:當初,我也跟幾個同行去做交流,因為大家都沒有經驗,當時大家各自為戰,倉促而戰。因為第一個沒有經驗,第二個一下子匆匆忙忙不來,大家都亂了手腳。之前,產業界本身就沒有一個核心,沒有組織去做這方面的工作。
解說: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歐盟此次實行的反傾銷政策與過去相比更為嚴厲,反傾銷案件涉及1200余家制鞋企業和400多萬名工人,涉案金額高達7.3億美元。如果企業不積極應訴的話,半年后這一臨時性征稅措施將很可能變成為期5年的長期反傾銷稅。
福建富貴鳥集團外貿部經理 廖海君:你不去應訴的話,你就沒希望,你絕對沒希望!
廣州萬邦鞋業有限公司總經理 陳清煙:即使不是制鞋業,我相信其它產品會繼續,會受到這個案件里面。所以我認為,現在個別行業一起去準備這個動作。我說不要等到火燒家門口,才倉促來應對,這樣會打得很辛苦。
解說:面對歐盟反傾銷政策,與以往不同的是,廣東、福建、浙江等地的制鞋企業相繼組成聯盟,聯合起來正式打響中國鞋類出口“保衛戰”。今年2月初,廣東的8家大型皮鞋生產加工企業已發起成立“歐盟對中國鞋產品反傾銷應對聯盟”。3月8日,國內三大鞋業基地:浙江溫州、福建泉州以及廣東的鞋業協會在浙江溫州宣布聯合組建歐盟反傾銷應對聯盟。3月27號,福建省鞋帽進出口商會發表聲明,認為合作互利才是解決貿易摩擦的最好方式,盡管雙方有競爭,有摩擦,但合作才能共贏。3月31號,廣東的15家大型出口企業籌款300萬元來迎戰歐盟的反傾銷官司。
廣東省皮革工業協會理事長 王建新:福建泉州、廣東,還有浙江的溫州組成一個所謂反傾銷聯盟,這個聯盟我想更多的是一個呼聲的問題,在輿論界造成一種聲勢。第三個層次是企業本身,企業也組成了聯盟,他們會做一些比較具體的事情,比如請律師,集中資金來進行應訴。
福建省泉州市鞋業商會秘書長 鄭天對:聯合起來應訴一個方面來說,我們堅持了WTO的游戲規則,一方面按照國際貿易規則程序來對我們合法的、合理的來進行訴求;目標要讓人家承認我們的市場經濟地位,我們反對不公平的貿易待遇。我們受到不公平的貿易待遇,應該進行合法的訴求,另外一個方面,該按常規的程序做,整個行業的利益應該大家共同積極去爭取。
主持人:自從中國加入WTO以來, 世界各主要貿易組織針對中國采取的反傾銷措施正變得日益頻繁。我國已連續9年成為世界上遭受反傾銷調查最多的國家,是全球反傾銷調查的最大受害國。面對歐盟揮舞的反傾銷大棒,我國鞋類企業聯合采取積極、有效的應對措施,最終能否擺脫反傾銷的陰影,不僅取決于中歐雙邊貿易交涉的結果,也取決于企業創新意識的提高。
- 上一篇:東京期膠市場綜述 4月26日
- 下一篇:通脹持續沖擊!美國鞋類產品需求驟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