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克每雙成本40元 特大假冒注冊商標案偵破
今年4月12日,商務部、國家保護知識產權工作小組、國務院整規辦公室和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在北京隆重召開“2005-2006年度知識產權保護最佳案例”頒獎典禮。杭州市公安局經偵支隊因辦理此案戰績顯著而成為獲獎單位。經偵支隊宋誼平政委和三大隊馬堅斌教導員應邀出席了頒獎典禮。昨天,杭州市經偵支隊的相關負責人首次向媒體披露了該案的整個偵查過程。
-自覺保護知識產權
從最初的附帶銷售,到接下來打著經營各類品牌鞋的幌子專賣假名牌鞋,再到后來的批發,夫妻倆生意越做越大,擁有了一批固定的客戶,流通量之大讓他們不得不租用大型倉庫來存放。
據警方調查,這些假冒運動鞋銷往安徽、湖北、上海、江蘇、江西、陜西等省市,已經查實的案值就高達600余萬元。
最近,陳梅玉和陳慶華已被杭州市上城區人民法院依法判處有期徒刑四年零六個月,并處罰金5萬元,陳慶華則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零六個月。至于該案的另外一名犯罪嫌疑人陳亦聰,已被警方列為網上在逃人員,正全力展開追捕。
-假鞋已“浮出水面”
2005年春節即將來臨,這時正是產銷兩旺的季節,如果不能及時查出并端掉假貨窩點,一旦大批量的假貨流入市場,造成的后果將難以挽回。
不久,對陳梅玉的調查終于漸漸有了眉目。專案組民警發現,有一個叫陳慶華的年輕男子時常出入陳梅玉住處,他是其外甥。通過對陳慶華的偵查,民警終于發現了一個隱蔽的倉庫——杭州鳳凰山路某大院。
為了盡快確定這個倉庫里裝的是否就是警方苦苦尋找的那批假冒運動鞋,專案組民警們在氣溫近零攝氏度的惡劣天氣下,經過近20天的蹲守和艱難調查,基本確定倉庫里的運動鞋為假冒產品。
2005年1月20日上午10時許,杭州市公安局經濟犯罪偵查支隊的民警打開了這間位于鳳凰山腳下的倉庫的大門。只見庫房內各種款式的時尚運動鞋堆積如山,其中世界知名品牌“阿迪達斯”、“耐克”、“彪馬”等應有盡有。這批鞋數量之巨大,光是清點工作就進行了整整5天,有各種假冒運動鞋2.8萬雙。
經查,1999年,陳梅玉夫妻兩人來到了杭州,在白鹿鞋城租了間店面。一開始他們只是經營一些品牌專賣,但激烈的市場競爭讓他們不賺反虧。于是,陳梅玉瞄上了家鄉莆田的的假鞋。
莆田是不少知名鞋類品牌的生產加工地,而不少生產假冒名牌鞋的小廠也借著與品牌鞋類在同一地“出生”。他們先對品牌鞋進行分割,然后再假冒生產。生產出來的鞋和專賣店賣的外表一模一樣,甚至商標、材料、外包裝都相差無幾,那些專柜標價上千元的鞋子在這里每雙的成本僅三四十元。
-查案如“大海撈針”
時間轉回到2004年。當年12月22日,杭州市經偵支隊突然接到上海一家知識產權公司的報案,對方非常嚴肅地稱,他們發現有人在杭州囤積了數萬雙假冒一些世界知名品牌的運動鞋,并以杭州為中轉站向其它地區銷售。
杭州市有大型鞋城近十家,零售的攤位更是不計其數。為慎重起見,經偵支隊立刻成立了專案組,開始著手在全市范圍內仔細排查假冒運動鞋。
然而,專案組民警幾乎找遍了杭城的各大市場,不但沒有發現一雙假冒名牌運動鞋,就連正牌運動鞋的批發點都沒找到。帶著種種疑問,專案組迅速與設在中國境內的各大名牌運動鞋代理商作了溝通。這才了解到,世界名牌運動鞋都以進駐百貨公司或開設專賣店的形式銷售,一般不進鞋類批發市場。
整個案件的偵破一時陷入困境。專案組民警兵分兩路開始了“大海撈針”式的調查。
數日后,專案民警在杭州市白鹿鞋城一家店鋪走訪時,某攤主的一番話引起了民警的注意。“當時他告訴我們,這個攤位原來的主人是一名叫陳亦聰的福建莆田人。以前,他和妻子陳梅玉一起在這里做運動鞋的批發生意,2003年才將店面轉租出去,自己也搬出了鞋城,據說現在生意做得很紅火。”
“福建莆田人”、“姓陳”、“生意很大”,這些線索辦案民警自然不會放過。通過走訪,專案民警了解到陳亦聰、陳梅玉夫婦目前暫住在鞋城旁邊武林路一間出租房內。幾天下來的民警們暗中監視后發現,這個名叫陳亦聰的人根本就不在杭州,而他妻子陳梅玉除了上街買菜之外也很少出門,幾乎與外界沒有什么交往。
“耐克”、“阿迪達斯”、“彪馬”……數萬雙“耐克”等知名品牌的運動鞋,每雙成本僅40元。這一大案,杭州警方破得可不輕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