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國外種橡膠 我國邁出第一步
自產橡膠只能滿足國內24%的需求
我國最大的天然橡膠生產企業——海南天然橡膠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南天然橡膠集團公司)最近與柬埔寨王國穗港發展投資有限公司簽訂正式租地種植橡膠合同,自此,我國橡膠企業邁出了到國外種植橡膠的第一步。
根據協議,海南天然橡膠集團公司取得了在柬埔寨62659公頃、約94萬畝土地的經營權,除了種植天然橡膠以外,還將在當地建設橡膠和木材加工企業,開展橡膠貿易業務。
海南農墾總局局長、海南天然橡膠集團公司董事長吳亞榮說:“對于在柬埔寨的種植項目,中方將采用最新的橡膠園標準建設,充分發揮當地的資源優勢。協議的簽訂意味著我國到國外種植橡膠的夢想將變成現實。”
天然橡膠與石油、鋼鐵、煤炭并列為四大工業原料,用途極為廣泛。目前世界上的橡膠制品已達7萬多種,橡膠在交通、軍用工業中尤為重要。
在我國境內,橡膠這種性喜濕、熱的引自東南亞的樹種只有海南、云南和廣東部分地區能夠種植。2005年全國天然橡膠產量達49萬噸,我國躍升為世界第五大天然橡膠生產國。
然而,需求的增長大大高出產量的增長。2001年我國成為世界第一大橡膠消費國和進口國;2004年我國年消耗天然橡膠187萬噸,而橡膠自產只有59萬噸;2005年消耗天然橡膠204萬噸,自產的49萬噸橡膠只能滿足24%的需求。隨著經濟的發展,這種自給率還將以每年3%的速度下降。
對外依存度的不斷提高已經威脅到中國的經濟及國防安全。原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橡膠研究所所長、橡膠專家蔣菊生說:“近年來,天然橡膠價格從5年前的每噸不足6000元人民幣猛升至目前最高每噸22000元,這已經刺痛了中國部分產業的神經。”
據中國汽車工程學會預測,到2010年,僅汽車工業對橡膠的需求量就將達到71.6萬噸,2020年則可能達到163萬噸,遠遠超過目前的自給能力。
通過擴大面積的方式提高產量已不可行。我國熱帶土地資源少,僅占全國土地面積的5%。目前,海南、云南、廣東適宜種植橡膠的整塊土地已經很少。如何才能提高這種由東南亞引進的物種的產膠量?面對資源瓶頸,我國三大橡膠生產基地均將目光投向東南亞和非洲,到那里租用土地種植橡膠。
蔣菊生說,非洲和東南亞一些國家屬于全球最適宜種植橡膠的地區,并且存有大量適宜橡膠種植的閑置土地,僅在泰國和緬甸就分別有1000多萬畝和3000多萬畝。到國外租地種橡膠既能充分利用國內外兩個市場,又能開拓新的發展空間,壯大企業自身的產業實力,同時解決國家戰略資源安全供應問題。
蔣菊生說,海南天然橡膠集團公司此次與柬埔寨公司租地種植協議的簽訂,標志著中國橡膠企業長期探索的海外發展新模式由論證走向實際操作。
吳亞榮表示,海南橡膠集團將進一步延伸海外觸角,繼續到印尼、馬來西亞等國以及非洲尋求新的合作,計劃到2010年,投資超過13億元人民幣在東南亞建立30萬噸的橡膠初產品加工廠以及境外橡膠貿易公司,在東南亞、非洲等國家取得210萬畝橡膠土地的利用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