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鞋業商來華尋盟友 扭轉反傾銷局勢一票之間
在歐盟對中國皮鞋征收反傾銷稅僅半個月里,歐洲鞋業采購商聯盟委員會主席唐達(MassimoDonda)大張旗鼓地來到“2006中國東莞國際鞋展·鞋機展”上,強調“合作”兩字。唐達21日在接受《第一財經(相關:理財 證券)日報》采訪時表態,9月份歐盟25個成員國將再次投票決定是否對中國鞋征收長達5年的19.4%的反傾銷稅率,他將積極進行活動,盡量爭取改變投票結果。
“這是一場游戲,多一票和少一票,結果將截然不同!碧七_表示,25個歐盟成員國上月在布魯塞爾投票表決是否對中國鞋征收反傾銷稅時,非常具有戲劇性,贊成征稅的僅比反對的多出一票,因此9月的這次結果尤其重要。
唐達透露,一票之差存在許多變數,該機構的上屬機構歐洲總聯合會一直在向各成員國施壓,爭取關鍵的一票及改變現狀。之前,歐盟在初裁時將兒童鞋及高科技運動鞋排除在征稅產品之外,就與他們的努力有關。
“這要靠一點點地去爭取,我們希望與中國制鞋商有更好的合作!
歐洲鞋業采購商聯盟委員會屬下的采購商、經銷商及零售商8萬多家,其中意大利就有11000多家。唐達反映,不少采購商搶在歐盟征收反傾銷稅之前抓緊從中國進口并囤積了部分皮鞋,但究竟支撐多久,他也無法作出判斷。
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歐盟的制鞋業僅占歐盟市場18%,而且集中在意大利、西班牙及葡萄牙,反傾銷稅率擋道后,其他成員國的皮鞋供應很成問題。
記者從黃埔海關了解到,從4月7日到13日,該關區內對歐盟的鞋(主要是東莞)出口量為95萬雙,較去年同期大幅下滑77.2%。
唐達個人認為,分擔反傾銷稅所帶來的市場風險,三分之一的任務交給進口商和零售商,三分之一是中國制鞋商來承擔,而另外三分之一則落在鞋材、鞋機制造商身上。他希望中國制鞋商一定程度上與歐盟采購商承擔反傾銷稅增加的成本,合作其中包含這層意思。
但是,無論是在廣交會還是在將于今天結束的國際鞋展·鞋機展上,中國制鞋商都堅決拒絕在價格上作出讓步,表現出前所未有的強硬,逼著采購商單獨來承擔反傾銷稅。
按照歐盟的初裁公告,從4月7日中國皮鞋征收漸進式臨時反傾銷稅,4月7日至6月1日稅率4.8%;6月2日至7月13日稅率9.7%;7月14日至9月14日稅率14.5%;9月15日起稅率19.4%。但按歐盟有關統計,此次反傾銷所謂保護其內部產業的數量僅有9000家廠和12萬人口,占歐盟整個鞋產業鏈條不到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