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踏從腳到鞋永不止步 接軌高科技建立力學實驗室
按腳定鞋,這已經不再是明星運動員的專利,安踏運動力學的研究成果已經讓這種很多人的夢想變成了可能。
在第18屆中國國際體育用品博覽會上,在安踏的展區前,新穎的科技窗所吸引了很多人駐足。
來自比利時RSSCAN公司的總裁Jempi Wilssens介紹說:“我們與安踏公司合作建立了運動力學實驗室,我們合作的非常愉快。我們在中國的CBA聯賽中使用高科技的手段,采集著運動員腳上傳來的大量數據,今天我們來展出的就是我們使用這些信息設計的新款安踏運動鞋。” Jempi還隆重介紹了他的中國搭檔:“這是我的中國搭檔,我的研究成果是腳,他的長項是制鞋,我們的合作就是GREAT(偉大的、卓越的)!” Jempi介紹的是教授級中國皮革和制鞋工業研究院副院長鐘寧慶。
Jempi是歐洲資深的足生物力學和運動鞋設計專家,詳細地介紹安踏的“芯技術”在運動中對運動員腳部所起到的作用——腳部的26塊骨骼在運動過程中是一個很復雜而且科學的骨骼、肌肉協調運動的過程。人在跑步時,腳觸地瞬間受到地面的沖擊力達到人體重量的三倍,在這一過程中,80%以上的人的腳是腳后跟外側先著地……
Jempi拿出黃藍兩個小球: “這就是我們的芯技術,藍色的叫MAGNETIC CORE,是芯技術的第一代,主要特點是緩震。黃色的屬于第二代芯技術,就是雙芯技術,前腳掌反彈、后腳掌緩震。現在我們的產品已經使用第三代芯技術了,就是讓消費者能夠直接看到我們的雙芯。”
安踏與國際同步的高科技“磁芯概念”的問世,還只解決了材料的問題,應用呢?安踏在CBA賽場上,建立了運動員力學的腳型庫,運動力學實驗室的大量數據,這些數據的分析結果,給安踏籃球鞋的設計帶來了質的飛躍。
由各方專家組成的安踏實驗室發現:運動員起跳時,前腳掌普遍外翻;變向跑時,著力點集中在前腳掌內側;落地時,著力點則是從腳跟外側過渡到全腳掌……根據這些來自CBA賽場上的數據,MAGNETIC CORE材料的使用位置和比例隨之進行了調整——應運而出的是籃球場上的前鋒鞋、后衛鞋和中鋒鞋。
Jempi舉例說:“科比的位置是后衛,運球過人和急跑急停特別多,根據他的運動特點設計的鞋是不能滿足所有籃球愛好者的運動需求的,尤其是不適合中鋒的。因此說,‘科比鞋’賣的只是一個概念,真正參加籃球運動時是需要根據自己的技術特點,來選擇不同類型鞋的。”
這些分類專項籃球鞋,首先得到了CBA戰將們的肯定,16名球員定制試穿后,聯賽中超過90%的運動員都穿上了國產籃球鞋——安踏。他還透露,今年的市場上也會出現籃球“位置”鞋,讓很多人實現按腳定鞋的愿望。
“從CBA到NBA再到CBA,好玩的才剛剛開始!”巴特爾用渾厚的聲音向世人宣告,這種進取的、激情的、充滿活力的精神已經成為了安踏品牌的精髓。安踏從1999年的簽約奧運冠軍孔令輝,到現在全面贊助CBA、排球聯賽、乒超聯賽等大小賽事,一直以專業的、踏實的心態為中國聯賽量身打造了一件件戰衣,為中國體育事業打造了堅定的基石。
2001年市場銷售1億到2005年的20億,5 年里,安踏創造了一個業內的神話,這神話來自于安踏人對科技的孜孜以求,來自于對中國體育的務實創新。安踏安踏中國有限公司總裁丁志忠介紹,芯技術是安踏的驕傲,科技是安踏的命脈。我們已經擁有了CBA球員的力學腳型庫,今年我們將繼續在乒乓球超級聯賽和排球聯賽中進行我們的研究,不僅為中國聯賽提供有助運動水平提高的好鞋,還將在其他專業運動裝備(如服裝等)上提供高科技的產品,目的就是讓更多的消費者享受到我們的研究成果。
安踏運動力學實驗室在RSSCAN公司和北京體育大學運動生物力學教研室的共同努力下,將讓中國人的腳配上中國人的好鞋。
- 上一篇:亞禮得:與經銷商共贏
- 下一篇:奧康舒適無定式,陳偉霆推薦的雙11好物清單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