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新聞]廣州:客村立交黑朦朦中賣黑鞋
入夜,客村立交下的走鬼鞋攤連成百米“鞋街”,“走鬼鞋”有的來自墳場垃圾堆———
本報今天消息記者岑杰昌報道:每到黃昏傍晚時分,一個個專門兜售雜貨皮鞋、波鞋的地攤“走鬼檔”紛紛出籠,聚集在廣州市廣州大道南客村立交橋東南側的馬路旁,形成長達約180余米的“鞋類一條街”。據群眾反映,這里售賣的鞋種類繁多,其中有不少是偷回來“銷贓”的“老鼠貨”。記者昨晚來這里一探究竟。
記者暗訪:隨手拿起一只鞋 聞到一股酸臭味
昨天傍晚7時許,記者來到客村立交橋下“鞋類一條街”,據了解,這條街的“營業時間”從每天傍晚六時到晚上九時許。放眼望去,“鞋類一條街”從客村立交橋底開始,一直延伸到客村立交往洛溪橋方向下橋處的位置。據記者現場粗略估算,有三十個左右的地攤在人行道上占道兜售各式各款的鞋。
記者隨后假裝起了顧客,和一些攤主討價還價起來。據記者了解,售賣的鞋都被攤主們自稱是“正版貨”,來源有兩個,有因為“有錢人覺得舊了,不想要,拿來賣的”;也有因為過時,廠家低價拋售的。二手鞋價格從30元到100元不等,而“過時貨”就從60元到150元不等。而其中一個攤主對記者說,他的鞋是從“廣州某舊貨市場拿貨的”,但記者問是哪個舊貨市場時,他就不愿透露了,記者隨手拿起一只售賣的鞋,還沒有拿到面前,就聞到了一股酸臭味。
據了解,這些賣鞋人以外省人居多,而且有三個鞋攤上的“看攤人”坦然對記者稱,自己只是“老板雇來守攤的”,進貨時間不固定,但是“各攤檔都有自己固定的進貨渠道”。
線人透露:三條進貨渠道 條都很邪門
在暗訪期間,記者接觸到一位在附近居住、并“熟知鞋攤貨品來源”的知情人士,他向記者透露,這些“地攤鞋”落戶在此已有“相當長的時間了”,“至少半年以上”。這些“地攤鞋”來歷種類龍蛇混雜,五花八門。其中有偷竊的、有撿的。
他介紹了鞋攤的三種“進貨途徑”:
其一,“現在不少街巷、居室、民宅、小區大樓的宿舍住戶,在進家門前,都習慣先把鞋只脫掉放置在家門口外才入居室”,這時,“小偷便趁機順手牽羊”,偷走兜售。他還稱,有些地攤背后還有同伙在“看風”,有些還趁機偷竊,“買者可千萬要小心啊”。
其二,從樓堂、院所、墳場、垃圾筒等撿拾廢棄的破爛鞋。這些鞋只不少都非常骯臟,易染上諸如難治的牛皮腳癬等。
其三,一些廠商、店鋪拋出的一些淘汰過時的鞋、樣板鴛鴦鞋等等。
總之,這些鞋進貨價格從“幾元到十多元一雙不等”,除了“看得到的臟外”,不少還很劣質,到現場會看到幾乎每檔攤販都在不時用刷把鞋擦得閃閃發亮,其實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有些外表仿似皮,內質料是布,沒穿多久,便裂破或粘膠失效,鞋的跟、底、面“分家”,更別提穿上會染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