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昊華集團在桂林組建橡膠產業"航母"
中國昊華化工(集團)總公司在桂林組建橡膠產業"航母",用3年左右的時間,使昊華南方(桂林)橡膠有限責任公司橡機、化機、輪胎、航空輪胎、乳膠制品、橡膠制品等實現銷售收入超50億元。
中國昊華化工(集團)總公司總經理王印海3月28日在此間宣布,昊華南方(桂林)橡膠有限責任公司正式成立,從此桂林橡膠業重組邁開了重要步伐,桂林將建成國內最大的航空輪胎科研生產基地、最大的橡膠機械生產基地、最大的安全套生產基地和最大的工程輪胎和防護產品基地。
橡膠工業原來是桂林的支柱產業,曾是桂林市的利稅大戶之一,擁有門類齊全的橡膠工業研究、設計、制造、乳膠制品、橡膠制品、航空輪胎翻新、橡膠機械等完善的產業鏈。中國昊華化工(集團)總公司是原化工部撤消前,相應司局對口下移注冊成立的公司,F與中國藍星合并成立中國化工集團公司,是國務院直屬的183家大型國企集團之一。公司行業背景深厚,有強大的融資能力和資源整合能力。
廣西壯族自治區副主席楊道喜分析認為,站在產業和行業發展的角度,適應國內外經濟發展和市場變化,廣西和桂林市選擇昊華集團對桂林橡膠工業進行戰略重組,是重振桂林橡膠輝煌較為現實與理想的決策,是具有重大的戰略眼光的。
昊華南方(桂林)橡膠有限責任公司李東平說,昊華南方(桂林)公司通過重組,進一步調整和完善桂林橡膠工業研究、設計、制造、銷售環節,調整乳膠制品、橡膠制品、汽車輪胎、工程輪胎、航空輪胎、橡膠機械、化工機械、廢輪胎循環利用等的產業結構。重組后突出工程輪胎、巨胎、航空輪胎、特種輪胎、高檔次橡膠制品及乳膠制品、橡膠機械、化工機械、軍品等優勢產業。在中國化工的旗幟下,使原本在同一產業鏈下各自為陣的桂林橡膠企業形成協同發展之勢,共享資源、研發、業務能力和市場機遇,使不同市場間出現集聚效應,并使市場交易能力、效率以及專業化(特別是供應鏈專業化)水平得到提高,改變桂林橡膠工業長期徘徊的局面,使桂林橡膠工業盡快實現高速發展,為中國化工集團總公司增加新的經濟增長點。
李東平告訴記者,公司現有資產總額13.76億元,凈資產9.57億元,占地面積140萬平方米,共有職工5000余人。公司事業板塊有:橡膠機械、飛機輪胎、輪胎、乳膠制品、橡膠制品、化工機械。年生產能力為:年產橡膠機械600臺28000噸,航空輪胎8萬套,汽車輪胎152萬套,安全套8億只,油罐密封膠帶300條、礦用導風管2萬條,化工設備5000噸的生產能力。所屬企業均通過ISO9000質量體系認證。
李東平透露,昊華南方(桂林)橡膠有限責任公司的發展目標:第一步:2006年,在起步階段將合理利用昊華公司提供6000萬元人民幣啟動資金,及時恢復輪胎廠生產并擴大航空輪胎、橡膠制品的生產。第二步:2007年--2009年,整合重組后的優勢資源,逐步搬遷企業,向輪胎廠、曙光院、鐵山工業園方向集中,形成昊華南方的科研生產基地。享受桂林市"退二進三"政策,變現土地資源,籌集發展資金。梳理昊華南方的核心業務,明確核心業務定位及未來發展方向。第三步:2010年以后,根據內外部環境變化,通過不斷實施體制及管理變革,提升管理能力,實現年收入超50億元,增強昊華南方的核心競爭能力。
- 上一篇:乙丙橡膠:國內供不應求對外依存大
- 下一篇:以高質量黨建引領皮革行業高質量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