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故事:那一回頭的千般滋味……
“好馬不吃回頭草”是職場的一句老話。它的含義除了辦事要果斷之外,也暗含著“回頭草”難吃之意,畢竟吃回頭草需要極大的勇氣。不過,也有人認為“良禽擇木而棲”,是好馬、回頭水草豐美又為何不吃?不過,吃不吃回頭草是一回事,吃不吃得好又是另外一回事……
回與不回的理由
黎莉 總經理助理兼企劃部經理
1997年,黎莉大學畢業進入了一家汽車公司。當時公司準備拓展汽車租賃業務,“汽車租賃”這個詞那時還是一個新名詞,新入職的大學畢業生們都滿懷熱情準備在這個新領域里大干一場,黎莉也不例外。
很快,兩年過去,黎莉也已經由原來的秘書做到了部門經理的位置上,而公司大力開拓的汽車租賃業務由于種種原因被迫擱淺。黎莉是這項業務的負責人,她雄心勃勃地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結果“出師未捷身先死”,項目的夭折讓她很是失落。“公司的決定那是公司的事情,你一個小中層也奈何不得”,許多人都這么認為。太陽照常升起,黎莉也依舊做她的部門經理。看起來沒有絲毫不妥和不同。只是,一件事情如果上升到意氣風發時期的“理想”時,就算再怎么按下不表,心中卻總還是放不下。“像是青春期一場求而不得的暗戀,想忘記總是難了。”
到了第三年,眼看公司依然把那項業務擱置著,黎莉便有點心灰意冷了。雖然職位又提高了,但是忙碌的工作讓黎莉感到壓力的同時也感到了無新意,她想給自己放個長假好好歇歇。于是黎莉遞交了辭職報告。老總很意外,找黎莉談話,盛情挽留她。“但當時去意已決,就想著換口氣呼吸呼吸。”黎莉走了,從北到南,狠狠地旅游了一圈,非常痛快地花著以前拼命工作攢下的錢。但很快,危機感就來了。于是重新“殺”回職場,在一家房地產公司謀了個文員的職位———“就是想干點簡單的不用太操心的工作。”
但是,是金子總會發光的。兩年后,黎莉又被提拔到了事業發展部做了部門經理。四平八穩地做著業務的時候,“老東家”派人捎信來了。信息非常明確,就是誠心希望黎莉能回到原來的公司。黎莉看了一下日期,白駒過隙居然已經離開原公司4年了。黎莉得知回去還是讓她做總經理助理,負責的還是以前那攤事的時候,委婉地拒絕了。“我不是不想回頭,只是要知道當初離開是為什么,如今回頭又是為什么?這樣回去,就算薪水漲了,也毫無意義。”
過了一段時間,“老東家”又鄭重造訪,告訴黎莉現在集團下有另一個公司做汽車租賃業務,問黎莉是否有意加盟?這一次,黎莉有點動心了。“回去,就是為了當初的那份不甘心。”何況,待遇也都不錯,加上以前同同事之間建立的工作默契,黎莉回頭了。
現在,黎莉正為業務忙得不可開交,感覺很充實。她風風火火地總結,“吃不吃回頭草關鍵要根據發展來看,公司要考慮要你這個回頭的人是否對他的發展有益;而個人也要看吃回頭草對自己的發展是否有益。吃回頭草的好處有很多,比如做事順手、可以縮短試用期、節約公司培訓成本。我們公司不排斥員工吃回頭草,但是回頭次數也有個限度,不能像泰戈爾說的那樣,我們一次次飛走,是為了一次次回來。那是詩,不是現實,起碼不是職場現實。”
這一次,不會再輕易離開
陳建 軟件公司技術人員
4年前,陳建離開了工作5年的軟件公司,原因有好幾個,比如,“寫程序寫到大腦空白的程度了。必須得歇一歇了。”還比如,在工作上和新來的部門經理意見不一致等等。遞辭呈時,上級部門的總監找他談話,希望他不要帶著情緒,誰知道這句話反而引起了陳建的情緒,“和經理由于技術問題的分歧就變成我有情緒了?”陳建一時間很悲憤,毅然辭職。
走的那一天,心中也不是不感傷,畢竟有過和兄弟們一起加班熬過無數個夜晚,曾一起把酒言歡的難忘日子。有人走過來握握他的手說,“哥們,走好!”更多的人依然在忙碌,對于一個IT公司來說,走人和來人一樣司空見慣。就在陳建端著裝滿自己物品的紙箱走遠時,經理突然大聲地說:“陳建,你隨時都可以回來……”陳建笑了一下,“我覺得他是在嘲笑我。我告訴自己,千萬別回頭!”
休息了一段時間,陳建重整旗鼓去求職,也很快就有了回音。在三家公司里挑了一家幾個學兄合辦的軟件公司。公司規模不大,制度也不是很嚴格,于是總有人不那么認真,這一點在經歷過大公司嚴格制度錘煉的陳建看來很不可思議。作為公司的中層,他屢次在會議上提出要加強大家紀律性的建議,學兄笑了笑說好,但是似乎并沒有執行。而陳建的提議被傳了出去,“于是就被人鄙夷了。外面的職場并不像想象中那么風平浪靜。”和手下的一些人合作得也不是很愉快,這讓陳建感到很窩囊。在新的工作環境里,陳建突然覺得很難融入。此后,陳建又換了個公司,開始覺得一切都還好,但要經常出差,對于剛為人父的陳建來說就有些為難了,“這一次迫于老婆的壓力辭了職。”
在經歷了兩次不是很成功的跳槽后,陳建想起了以前的公司。陳建知道那家公司不排斥回頭員工,但必須要經過新員工培訓和試用期。“雖說有好馬不吃回頭草的古訓,但是也有浪子回頭金不換的俗語啊。”這么安慰著自己,就給以前的人力資源部經理打了個電話,對方略一沉吟,說要找以前的部門經理了解一下再給答復。三天后,陳建接到了部門經理的電話,對方似乎什么事情都沒有發生過,說:“歡迎歸隊!”“那一刻我無地自容。”陳建說。
帶著感謝、愧疚、激動交織的復雜心理,陳建回頭了。可是,畢竟又過了3年。3年在IT業幾乎就是又一代了。回到公司后,他發現以前的老同事大多離開了,現在大多是一些新面孔。作為公司的“新員工”,陳建還得從基層做起,這原本也沒什么,但是有時候由于資歷問題,難免讓人心生尷尬和不平。有一次,項目組開會,另有一個培訓需要抽人去參加,一個年輕人大大咧咧地說:“我們都很忙,陳建反正你還沒參與項目,你去培訓吧。”“這時候心里就不平衡,想當年我坐在這里開會的時候你們還不知道在哪里呢。”陳建嘆口氣,“回頭草可真不是那么好吃啊。我比他們大好多,還要和他們一起拼搏,有時候真是覺得歲月不饒人。但是,又有什么辦法呢?誰讓自己當初不懂得珍惜呢?”
好在,畢竟曾經在公司工作過5年,陳建很快就重新融入集體中。他逐漸取得了同事的尊重和喜歡。“這并不是那么容易,一方面為人處世要老到,一方面技術能力很重要。這一行,猶如高手比試武功,勝者才能得到認可和尊重。”后來,部門經理調任,陳建被提升為部門經理,那一剎那,心中充滿了物是人非滄海桑田的感慨。“反正,這一次,我不會再輕易離開,因為懂得,所以珍惜。”
一場波瀾不驚的回頭事件
ChristinaHR 主管
跟Christina說到職場回頭草的問題時,作為HR主管的她侃侃而談:“這沒有絕對,要因人而異。”她分析道,“要根據不同的情況具體分析,不能一概而論。如果是由于生活等可以理解的因素,那么不是不可以考慮接受他回頭,如果是因為業績不好、品質不好等問題,那就無論如何也不能接受其回頭;其次,公司也要考慮這個人對于公司來說是不是必需的……”
Christina溫婉地笑著,說:“我是個很不喜歡跳槽的人,到一個地方往往就希望一直做下去,可是我居然也有一次吃回頭草的經歷呢。”去年,工作本來就很忙的Christina報讀了研究生,考慮到公司離家比較遠又經常加班,孩子還小需要照顧等諸多問題,就想換個公司。剛好離家很近的一家單位需要她這樣的人才,于是她向老總提出了辭職。老總竭力挽留,對她說,給她一個月的時間考慮,可以隨時回來。
Christina很感激老總的善意,“說實話,公司管理很人性化,我們與老總的溝通也很順暢,氣氛很好,真是舍不得離開。當時想著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就去了另外的公司。”去了兩個星期,也不見新老總來找自己談話,這是以前公司聞所未聞的事情啊,作為一個職業HR,她感覺到了還是原來的公司更重視HR管理。
就這樣,Christina又回到了原來的公司。周圍沒有一點異樣,同事們笑著打招呼說,“嗨,你休假回來了?”原來細心的老總一直都在會議上說她休假了———因為打算她隨時會回來。“我回來了,感覺像從沒有離開過。”Christina笑了。至于離職時顧慮的問題,換個角度想就迎刃而解了———“如果我工作得不開心,就算離家再近再有時間照顧家庭也會把情緒帶回家里,這樣還不如忙碌但愉快地工作著。”
“有些人因為面子問題而不愿意吃回頭草或者不愿意接受回頭草,我覺得都是沒必要的。吃不吃回頭草,一定要因人而異。在是否接受回頭草這個問題上,我們公司并沒有一個刻板的統一的制度。總的來說,并不排斥。但是一定要認真分析原因,評估其能力。制度是必要的,但靈活度也是必要的。關鍵要看制度的正面效果是否大于負面效果。比如有公司為了避免大家遲到就規定打卡,結果遲到率是降低了,但是不少人打了卡后卻在那里慢騰騰吃早點。公司并沒有因為遲到率降低而提高效率。而我們這些做HR的就應該避免制定出這樣刻板又帶不來效率的制度。人與人是不同的,所以一定要具體分析。”Christina認真地說。
好馬貼心話
如果想吃回頭草,你就應該回頭想想當初離職的理由,然后再針對離職的理由,提出合理性的解釋。最重要是把自己的價值展現出來,讓原公司知道你的才能在公司里能有什么發揮。如果公司無法再相信你的忠誠度時,也不要再隱瞞心里真實想法,要敞開心扉跟主管溝通。因為往往疑慮就是在不溝通中產生的。記住:在職業道路上做選擇時,必須充分考慮各種因素,應該對職業生涯有大致的規劃并及時修正。離職和復職時,工資待遇都不應是考慮的唯一因素,要拿既定的長遠目標仔細衡量是否有利于長遠發展。
并不是每個離開公司的原因都會傷害到將來的再次合作。不少公司還是愿意聘請原職員的。因為吃回頭草的員工往往會表現出對公司更大的忠實,磨合的時間也更少,更能提高工作效率。對個人來說,最重要的是能不能再一次融入公司的環境以及是否能得到公司的重視。在面對原先的老板和同事時,要不卑不亢,不要因為過去離開而感到歉疚,也不該仗著自己過去對公司所作的貢獻而邀功,要學會一切歸零重新開始,就像《飄》里所說的那樣———明天又是新的一天。(孫珺)
- 上一篇:女性健康白皮書發布 職場女性最不愿生孩子
- 下一篇:女白領的四大隱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