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新聞]財智人生:從小店主到世界皮革大王
“全球60%的豬皮革資源由遠東皮業集團控制。”這是業界流傳的一句并不夸張的口頭禪,然而更讓業界稱奇的是,這個從23歲就開始走創業之路的企業家,一路走來,留下頗多精彩、有趣的人生故事,極具傳奇色彩。他就是遠東皮業集團董事長、總裁王敏。
見微知著化蛹為彩蝶
誰也沒有想到,敦厚老實的王敏能帶領他的團隊勇闖世界市場;誰也不會想到,赫赫有名的遠東皮業集團,它的前身只不過是一家不起眼的小廣告公司。“敢為人先,創業有道”是溫州人在市場經濟大潮中拼搏的寫照,王敏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從在電視臺從事攝像、廣告工作到1993年創辦廣告公司,王敏憑借著創業的激情改寫了自己的人生,時年他僅僅25歲。
王敏的超前意識和對時勢的敏銳奠定了其成功的基礎。盡管廣告生意相當紅火,但他并沒有安于現狀,而是密切留意市場商機。終于,他發現了皮革業這個剛起步的新產業。1995年,王敏憑借廣告公司挖來的第一桶金創辦了“遠東制革廠”。據王敏回憶,當時平陽水頭鎮絕大部分制革廠都是用傳統的手工工藝來進行操作的,生產出來的皮革屬“大路貨”,技術含量低,產品附加值低,且基本上在國內銷售,銷往國外市場的少之又少,以致國內低檔皮革市場越來越狹窄。見微知著,針對這種現狀,王敏大膽地提出,引進先進的制革機械,希望在國際市場上搏擊一番。
有了好的產品還要有好的營銷理念,為了迅速與“國際接軌”,王敏大膽地走出浙江,選擇了廣州作為其事業發展的“跳板”。“廣東是我國改革開放最前沿的地方,在那里能獲取最新的市場信息。要奏響國際樂章,必須借助廣東這臺鋼琴”。王敏邁出的第一步就是在廣東開設銷售部。當時的這個銷售部,與現在氣派豪華的寫字樓可不同,那只是在廣州大新路皮革批發市場租賃的一個小檔口。同小檔口死等買家的經營方式不同的是,王敏招了一些銷售人員上門推銷,這種營銷模式在當時的皮革界是前所未有的。“柔勝剛,弱勝強”,在1997年的香港亞太皮革展,王敏的出口業務發生轉機。雖然來自內地的王敏是如此的不起眼,但當他的皮貨一亮相,眾人馬上對他另眼相看,“遠東”隨之脫穎而出。這一年他還不滿30歲。
此后,王敏對展會產生莫大興趣,現在他一年呆在廣東的時間不足100天,為了拓展更廣闊的市場空間,他不僅要在世界各地奔波,還要參加各種展銷會:“要想人家和你做生意,首先要別人知道你,了解你,相信你。”
揚威世界十年三級跳
為了開拓國際市場,他殫思竭慮,采取了“外銷為主,內銷為輔”的方針,大力開展國際貿易。1996年,在互聯網剛進入國門、鮮為人知的時候,他一下子就購買了20多臺電腦,聘請了10多位懂英語、懂電腦、懂外貿的高級人才開展電子商務。為了使客戶深入了解“遠東”產品,王敏在國外專業刊物上大力宣傳,他的足跡遍布全世界60多個國家和地區。他的這一舉措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到2002年底,公司80%的外銷訂單都來自互聯網,成功率高達90%以上,隨著定購客戶的增多,世界知名的企業如耐克、SEBAGO以及國內知名鞋業集團都把遠東作為他們的用料定點單位。梧桐引來金鳳凰,遠東的名字開始出現在國內和各大報紙和專業雜志上,對遠東的知名度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企業形象一下子鮮活起來,從而樹立了良好的企業品牌形象。由于經常參加國外的各種展覽會,遠東的產品開始出現了“墻內開花墻外香”的可喜局面,在國外名聲鵲起。
從小店主到世界知名皮革大王,王敏的三級跳僅僅用了10年。如今遠東皮業集團已成為全球規模的豬皮革生產商,年產皮革2000多萬平方米,銷售網絡覆蓋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并占有歐洲50%的市場份額。
2003年,遠東皮業集團正式進軍鞋業。遠東鞋業立足歐美市場,主要生產高檔男、女真皮皮鞋。為了保持遠東鞋業始終走在潮流的前列,集團與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多家設計機構緊密合作,逐步形成以款式與時尚為導向,以質量與工藝為核心,不斷提高產品附加值與市場競爭力的發展格局。2005年,鞋業業務已遍布全球60多個國家,擁有500多家客戶。
王敏說,在未來的幾年里,集團將不斷優化產業結構、深化管理體制、提高效益;全面發揮遠東全球市場絕對競爭優勢,吸引各界精英加盟遠東;與中國皮革鞋業界同仁一道,竭力推進中國皮革工業更加科學地參與國際競爭,演繹中國傳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