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康領先發力征戰“反傾銷”
2006-04-04 15:31:35 來源:中國鞋網 中國鞋網 http://www.annualhp.com/
3月29日,剛走進辦公室的連全文就接到一位歐洲老客戶打來的國際長途。這位老客戶要和他討論如何提高皮鞋價格及入關事宜。
連全文是奧康集團進出口公司歐洲事業部經理。他說,最近一段時間,每天最多的工作內容就是與客戶溝通交流“關稅”問題,高峰時一天會接到10多個電話和20多封電子郵件。
“訂單似乎沒有減少,但很多客戶在給我們下單時都很謹慎!”連在總結歐盟提出反傾銷以來的業務現狀時指出,“反傾銷”事件并沒有真正阻止歐洲的經銷商與我們之間的正當貿易,相反,我們的產品因提高關稅而加價之后,還會損害歐洲消費者的利益。
遭遇離譜的“反傾銷”
2月23日,歐盟貿易委員曼德爾森建議,從4月7日起歐盟成員國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在6個月的時間內,對中國進口皮鞋征收臨時反傾銷稅,稅率從4%逐漸過渡到19.4%。
“歐盟的人是在此之前已經有了論斷,我們也是盡量把中國企業和歐洲企業的情況表達清楚!北M管3月13日包括奧康在內的10位中國制鞋企業代表和中國輕工協會負責人一起,與歐盟貿易救濟司官員進行了3個小時的對話,但最終毫無結果。
據了解,歐盟對中國鞋的反傾銷主要取決于四個方面:產品的出口價格、公司員工的權益待遇、政府對企業補助、企業沒通過相關體系的認證。
“就歐盟對奧康在國際市場上的表現發出的觀點來看,中國鞋企在市場化運作機制上依然離歐盟的“說法”有很大的差距。”剛剛獲得“2006中國真皮領先鞋王”的奧康集團總裁王振滔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 按照王的觀點,“既然都是WTO的成員國,為什么要針對中國的產品,這顯然是很不公平的。”他指出,在產品的出口價格上,同樣是為歐盟做鞋生產加工,中國鞋的成本比巴西的一些制鞋商要高得多。
“溫州是中國民營化程度最高的經濟體,說溫州的鞋企不是按照市場經濟來運作,純粹是無稽之談。”溫州鞋革行行協會秘書長朱峰認為,溫州4000家鞋企幾乎全部是民營和外資企業,完善的產業鏈和規模優勢使溫州鞋可以在市場上薄利多銷,絕不可能以低于成本的價格傾銷到歐洲。
朱表示,至于員工的權益,中國大部分制鞋企業與員工的關系一直是很融洽的,根本不可能出現侵犯人權的事件。最后在企業的質量體系人證上,目前稍大一點的制鞋企業都通過了國家的各項體系認證。
另有報道稱,歐盟現有制鞋廠商的產量大量下降和工人失業,這成為歐盟官員指責中國鞋傾銷的又一個證據。
“說到底是歐盟企業自身的問題。制鞋行業本身也在快速的升級換代,歐洲鞋廠的今日困境,完全是市場經濟優勝劣汰的結果。”王說,歐盟對中國皮鞋征稅,歐盟進口經銷商最終只會把上漲了的出口價值轉嫁到消費者頭上,到頭來是雙方利益受損。
打一場“國內”攻堅戰
歐盟的高額反傾銷稅即成定局。但作為中國最大的鞋業基地之一,溫州眾多的鞋企卻并沒有放棄尋找出路:從溫州市幾家大型鞋業集團獲悉,他們已紛紛擬訂出相關的對策,其中,在國內市場發力成為目前為止的首選。
“我們決定斥資5000萬元,用于獎勵在擴大營銷方面功勛顯著的代理商,同時進一步建立健全營銷網絡、打造區域壟斷市場!蓖跸蛴浾弑硎尽
3月22日,筆者到溫州采訪,看到奧康工業園四周掛出了“全力打造第一品牌工程”、“形成區域壟斷市場”等宣傳口號的標語,一打聽才得知該集團正在醞釀打造中國“第一品牌”的宏偉計劃。不難看出,奧康要在這種“群雄混戰的戰國局面”中打造出中國鞋業第一品牌。
據介紹,在通往歐盟的道路障礙重重之時,中國鞋業不得不冷靜下來重新審視自己產品的各條銷路。此時,在國內早已享有盛譽的“奧康”品牌成為他們發力的首選。有數據統計,目前奧康在全國30個省、直轄市、自治區擁有100多個營銷機構、2000多家連鎖專賣店、1000多家店中店,并在意大利、美國、荷蘭等地設立了分公司。
今年是奧康自成立以來的第18個年頭。年初開工當日,溫州市委書記王建滿親自來到奧康集團頒發了“做強做大,勇攀高峰”的牌匾,祝賀奧康成為浙江首家工業銷售產值超過20億元的制鞋企業。同時也鼓勵該公司大膽創新,勇于探索,在當前激烈的鞋業競爭中,成長為中國鞋業的領軍企業,成為中國鞋業發展的領導者。
“奧康已經積蓄了足夠的力量,準備更大的飛躍”。在奧康第一品牌工程啟動儀式上,著名品牌專家梁國榮認為,成為第一品牌需要有雄厚的實力和品牌基礎,而在全國范圍內,有能力發動全國戰役的企業沒有幾個,奧康則是其中之一。該集團完全有足夠的實力和資本問鼎天下,成就霸業。
種種跡象表明,目前無論是市場份額還是品牌知名度,都沒有一個壟斷性的強勢品牌。這個時候,奧康完全有機會猛然發力,成為皮鞋市場的領導品牌。
內外整合力挺國際市場
奧康此番砸下重金,除了繼續擴大國內市場外,還旨在打造國內的鞋類第一品牌,以此獲得與歐盟等國外市場對話的主動權。王表示,只有積累足夠經驗,才能把品牌推出去!皧W康目前所取得的地位只能說明已經學會了在河里游泳,第一品牌的啟動就是為了以后更好的在大海里游泳”。
王所指的積累足夠經驗,除了做強做大,練好內功,對國內市場做到完全的主導地位外,更重要的是要學習世界級品牌先進的技術和理念,懂得國際化運作的規則和國家政策,完全依靠市場規則來支配自己的營運,爭取獲得“市場經濟待遇”。
“我們同GEOX合作主要是為了學到‘狼’的本領,以便有步驟地實現奧康國際化!蓖醣硎,奧康與GEOX的合作已經邁出了第一步,GEOX也借助我們的營銷網絡在國內“落地”。不久后,奧康也將借助GEOX的營銷網絡把奧康的鞋子銷售到各個國家。這是一種雙贏的合作關系。
溫州另一家制鞋企業負責人也曾向記者表示,他們絕不甘心放棄歐盟市場,同時,在國內已有的市場分額也會得到更加精心的打理與開拓,“畢竟走路靠的是兩條腿。”
事實上,早在歐盟發起傾銷調查之前,不少溫州鞋企已未雨綢繆。以奧康等廠家為首,一些中國企業已在歐洲建立自己的銷售公司、專賣網絡,在一些目標市場確立了品牌優勢。
“我們正在加緊研究法國和意大利的制鞋企業,制定合適的收購方案。通過購并當地的鞋廠,我們的產品可以繞開歐盟的貿易壁壘。即使中國鞋業沒有獲得市場經濟地位,也能順利進入自我保護日益嚴重的歐洲市場。”奧康進出口有限公司總經理吳春悅坦言道。
溫州經濟學會會長馬津龍分析指出,從全球產業分工看,我國制鞋等產業在勞動力、原材料等方面的比較優勢,在較長時間內難以改變;另一方面,加入世貿組織后,我國已連續9年成為世界上遭受反傾銷調查最多的國家,是最大受害國。鞋企要在創新能力、結構升級、提高附加值等方面產生緊迫感。具體怎么去做,沒有固定的模式,聯合、并購都是好的嘗試。
朱贊同馬會長的看法,他指出,在歐盟的反傾銷大棒砸落之后,陣痛是難以避免的,重新思考制鞋產業的未來之路,是理智之舉。象奧康一樣,每一家制鞋企業都應該積極制定相關的應對方案。
連全文是奧康集團進出口公司歐洲事業部經理。他說,最近一段時間,每天最多的工作內容就是與客戶溝通交流“關稅”問題,高峰時一天會接到10多個電話和20多封電子郵件。
“訂單似乎沒有減少,但很多客戶在給我們下單時都很謹慎!”連在總結歐盟提出反傾銷以來的業務現狀時指出,“反傾銷”事件并沒有真正阻止歐洲的經銷商與我們之間的正當貿易,相反,我們的產品因提高關稅而加價之后,還會損害歐洲消費者的利益。
遭遇離譜的“反傾銷”
2月23日,歐盟貿易委員曼德爾森建議,從4月7日起歐盟成員國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在6個月的時間內,對中國進口皮鞋征收臨時反傾銷稅,稅率從4%逐漸過渡到19.4%。
“歐盟的人是在此之前已經有了論斷,我們也是盡量把中國企業和歐洲企業的情況表達清楚!北M管3月13日包括奧康在內的10位中國制鞋企業代表和中國輕工協會負責人一起,與歐盟貿易救濟司官員進行了3個小時的對話,但最終毫無結果。
據了解,歐盟對中國鞋的反傾銷主要取決于四個方面:產品的出口價格、公司員工的權益待遇、政府對企業補助、企業沒通過相關體系的認證。
“就歐盟對奧康在國際市場上的表現發出的觀點來看,中國鞋企在市場化運作機制上依然離歐盟的“說法”有很大的差距。”剛剛獲得“2006中國真皮領先鞋王”的奧康集團總裁王振滔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 按照王的觀點,“既然都是WTO的成員國,為什么要針對中國的產品,這顯然是很不公平的。”他指出,在產品的出口價格上,同樣是為歐盟做鞋生產加工,中國鞋的成本比巴西的一些制鞋商要高得多。
“溫州是中國民營化程度最高的經濟體,說溫州的鞋企不是按照市場經濟來運作,純粹是無稽之談。”溫州鞋革行行協會秘書長朱峰認為,溫州4000家鞋企幾乎全部是民營和外資企業,完善的產業鏈和規模優勢使溫州鞋可以在市場上薄利多銷,絕不可能以低于成本的價格傾銷到歐洲。
朱表示,至于員工的權益,中國大部分制鞋企業與員工的關系一直是很融洽的,根本不可能出現侵犯人權的事件。最后在企業的質量體系人證上,目前稍大一點的制鞋企業都通過了國家的各項體系認證。
另有報道稱,歐盟現有制鞋廠商的產量大量下降和工人失業,這成為歐盟官員指責中國鞋傾銷的又一個證據。
“說到底是歐盟企業自身的問題。制鞋行業本身也在快速的升級換代,歐洲鞋廠的今日困境,完全是市場經濟優勝劣汰的結果。”王說,歐盟對中國皮鞋征稅,歐盟進口經銷商最終只會把上漲了的出口價值轉嫁到消費者頭上,到頭來是雙方利益受損。
打一場“國內”攻堅戰
歐盟的高額反傾銷稅即成定局。但作為中國最大的鞋業基地之一,溫州眾多的鞋企卻并沒有放棄尋找出路:從溫州市幾家大型鞋業集團獲悉,他們已紛紛擬訂出相關的對策,其中,在國內市場發力成為目前為止的首選。
“我們決定斥資5000萬元,用于獎勵在擴大營銷方面功勛顯著的代理商,同時進一步建立健全營銷網絡、打造區域壟斷市場!蓖跸蛴浾弑硎尽
3月22日,筆者到溫州采訪,看到奧康工業園四周掛出了“全力打造第一品牌工程”、“形成區域壟斷市場”等宣傳口號的標語,一打聽才得知該集團正在醞釀打造中國“第一品牌”的宏偉計劃。不難看出,奧康要在這種“群雄混戰的戰國局面”中打造出中國鞋業第一品牌。
據介紹,在通往歐盟的道路障礙重重之時,中國鞋業不得不冷靜下來重新審視自己產品的各條銷路。此時,在國內早已享有盛譽的“奧康”品牌成為他們發力的首選。有數據統計,目前奧康在全國30個省、直轄市、自治區擁有100多個營銷機構、2000多家連鎖專賣店、1000多家店中店,并在意大利、美國、荷蘭等地設立了分公司。
今年是奧康自成立以來的第18個年頭。年初開工當日,溫州市委書記王建滿親自來到奧康集團頒發了“做強做大,勇攀高峰”的牌匾,祝賀奧康成為浙江首家工業銷售產值超過20億元的制鞋企業。同時也鼓勵該公司大膽創新,勇于探索,在當前激烈的鞋業競爭中,成長為中國鞋業的領軍企業,成為中國鞋業發展的領導者。
“奧康已經積蓄了足夠的力量,準備更大的飛躍”。在奧康第一品牌工程啟動儀式上,著名品牌專家梁國榮認為,成為第一品牌需要有雄厚的實力和品牌基礎,而在全國范圍內,有能力發動全國戰役的企業沒有幾個,奧康則是其中之一。該集團完全有足夠的實力和資本問鼎天下,成就霸業。
種種跡象表明,目前無論是市場份額還是品牌知名度,都沒有一個壟斷性的強勢品牌。這個時候,奧康完全有機會猛然發力,成為皮鞋市場的領導品牌。
內外整合力挺國際市場
奧康此番砸下重金,除了繼續擴大國內市場外,還旨在打造國內的鞋類第一品牌,以此獲得與歐盟等國外市場對話的主動權。王表示,只有積累足夠經驗,才能把品牌推出去!皧W康目前所取得的地位只能說明已經學會了在河里游泳,第一品牌的啟動就是為了以后更好的在大海里游泳”。
王所指的積累足夠經驗,除了做強做大,練好內功,對國內市場做到完全的主導地位外,更重要的是要學習世界級品牌先進的技術和理念,懂得國際化運作的規則和國家政策,完全依靠市場規則來支配自己的營運,爭取獲得“市場經濟待遇”。
“我們同GEOX合作主要是為了學到‘狼’的本領,以便有步驟地實現奧康國際化!蓖醣硎,奧康與GEOX的合作已經邁出了第一步,GEOX也借助我們的營銷網絡在國內“落地”。不久后,奧康也將借助GEOX的營銷網絡把奧康的鞋子銷售到各個國家。這是一種雙贏的合作關系。
溫州另一家制鞋企業負責人也曾向記者表示,他們絕不甘心放棄歐盟市場,同時,在國內已有的市場分額也會得到更加精心的打理與開拓,“畢竟走路靠的是兩條腿。”
事實上,早在歐盟發起傾銷調查之前,不少溫州鞋企已未雨綢繆。以奧康等廠家為首,一些中國企業已在歐洲建立自己的銷售公司、專賣網絡,在一些目標市場確立了品牌優勢。
“我們正在加緊研究法國和意大利的制鞋企業,制定合適的收購方案。通過購并當地的鞋廠,我們的產品可以繞開歐盟的貿易壁壘。即使中國鞋業沒有獲得市場經濟地位,也能順利進入自我保護日益嚴重的歐洲市場。”奧康進出口有限公司總經理吳春悅坦言道。
溫州經濟學會會長馬津龍分析指出,從全球產業分工看,我國制鞋等產業在勞動力、原材料等方面的比較優勢,在較長時間內難以改變;另一方面,加入世貿組織后,我國已連續9年成為世界上遭受反傾銷調查最多的國家,是最大受害國。鞋企要在創新能力、結構升級、提高附加值等方面產生緊迫感。具體怎么去做,沒有固定的模式,聯合、并購都是好的嘗試。
朱贊同馬會長的看法,他指出,在歐盟的反傾銷大棒砸落之后,陣痛是難以避免的,重新思考制鞋產業的未來之路,是理智之舉。象奧康一樣,每一家制鞋企業都應該積極制定相關的應對方案。
中國鞋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第一時間與我們聯系,謝謝!也歡迎各企業投稿,投稿請Email至:8888888888@qq.com
- 上一篇:中國鞋在歐盟硌了誰的腳
- 下一篇:以高質量黨建引領皮革行業高質量發展
我要評論:(已有0條評論,共0人參與)
你好,請你先登錄或者注冊!!!
登錄
注冊
匿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