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對中國鞋業的反傾銷調查愈演愈烈
2006-04-01 10:38:36 來源:中國鞋網 中國鞋網 http://www.annualhp.com/
然而這種博弈到底傷害了誰?奧康集團進出口有限公司總經理Justin認為——歐盟鞋業同樣需要國際化
與去年3月“俄羅斯扣鞋事件”中,奧康集團通過借道入境毫發未損相比,今年3月,作為“歐盟對華鞋產品反傾銷應對聯盟”的成員,奧康集團仍然處于風口浪尖。
“歐盟對內部制鞋企業的單方保護不是根本出路,國際化,歐盟鞋業公司同樣需要!”3月12日,歐盟貿易救濟司官員與中國企業代表在杭州進行首次直接交流,Justin作為奧康集團的代表與會,再次陳述當日的發言要點時,語氣堅定。
“面對歐盟,我們強調互補”
回想起與歐盟官員在杭州和北京的接觸,
Justin認為雙方的分歧并沒有因為面對面的溝通而逐漸消彌。無論是在杭州的實地考察,還是在北京的政府級磋商,歐盟對中國皮鞋征收反傾銷稅的態度沒有松動跡象,奧康集團進出口有限公司總經理Justin作為中國企業鞋行業的代表之一參加座談,充分感受到會場上針鋒相對的氣氛。“整個鞋產業趨于國際化,歐盟現在的做法卻違背這種趨勢,消極保護。”據Justin介紹,奧康與全球鞋類品牌排名第四的意大利GEOX的合作始自
2003年,奧康為GEOX生產產品,也負責GEOX在中國的推廣,而GEOX則讓奧康進入其全球網絡,同時進入其設計開發領域。GEOX的先進理念、專利技術以及品牌經營,奧康的生產能力、工藝流程和國內營銷網絡,雙方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目前,GEOX已將奧康定位為全球生產中心。“如果征收20%反傾銷稅的話,對我們造成成本壓力,而GEOX也將陷入全球生產中心轉移與否的兩難境地,面臨的損失更大。”Justin說。
2005年,奧康集團年產皮鞋1000多萬雙,工業銷售產值首次突破20億元,領先國內民營制鞋企業,其中出口量占總產量的20%,除了出口意大利、西班牙等歐盟國家,俄羅斯和蒙古國在奧康的外貿業務中也占有相當比重。同時,由于奧康主攻國外皮鞋中高端市場,品牌附加值較高,“歐盟征收反傾銷稅對奧康的影響有限,就短期來看,來自歐盟的訂單并未取消”,Justin對目前的形勢并不悲觀。
“歐盟的單方面保護不僅不能真正保護內部的制造業,更重要的是,他們這種做法可能導致整個產業鏈危機。”據Justin介紹,奧康集團每年從歐盟進口近300萬歐元的機器設備和皮料等原材料,如果歐盟加稅,內部的消費者要多花2%的錢為這個決定買單,對采購商和經銷商而言,也是嚴重的經濟傷害。“歐盟總是強調內部制鞋企業12萬人的利益,可是他們沒看到處于產業鏈上其他環節的幾倍于這個數字的人們的利益。”
“面對聯合,我們吁請策略”
與以前國內鞋企應對反傾銷側重幅度抗辯不同,對歐盟今年2月底擬對中國皮鞋征收反傾銷稅的決定,浙閩粵三大制鞋基地結盟反擊,進行無損害抗辯。企業進行幅度抗辯爭取到的市場經濟地位、單獨稅率只適用該企業;進行無損害抗辯,爭取到的結果則適用涉案全行業。“無損害抗辯與原來單個企業的幅度抗辯相比,是策略上的進步,畢竟,歐盟征收反傾銷稅是對國內整個制鞋行業的沖擊,榮辱與共,只想保護自己的做法是行不通的。”Justin對此次聯合給予了充分肯定。然而,就目前來看,此次鞋企聯合應訴反傾銷,效果并不明顯。針對外界認為聯合重形式而缺實質內容的看法,Justin坦承自己的意見,并非企業之間聯合的誠意不夠,而是我們的策略還不夠成熟,應訴經驗也比較缺乏。
在杭州舉行的座談會上,中國企業代表極力陳述企業的市場經濟地位,力圖扭轉歐盟對中國企業的偏見,但結果證明這種策略是失敗的。
“不能單憑想像考慮問題,我們現在缺乏研究,應該轉變策略。如果能夠統一歐盟內部經銷商和消費者的力量,形成中國制鞋行業的龐大氣勢,事態恐怕會大有改觀。”Justin這樣分析失敗的原因,并認為無論怎樣,國際化的趨勢不可阻擋,中國企業努力順應這種潮流,難道歐盟能夠逆勢而動?
與去年3月“俄羅斯扣鞋事件”中,奧康集團通過借道入境毫發未損相比,今年3月,作為“歐盟對華鞋產品反傾銷應對聯盟”的成員,奧康集團仍然處于風口浪尖。
“歐盟對內部制鞋企業的單方保護不是根本出路,國際化,歐盟鞋業公司同樣需要!”3月12日,歐盟貿易救濟司官員與中國企業代表在杭州進行首次直接交流,Justin作為奧康集團的代表與會,再次陳述當日的發言要點時,語氣堅定。
“面對歐盟,我們強調互補”
回想起與歐盟官員在杭州和北京的接觸,
Justin認為雙方的分歧并沒有因為面對面的溝通而逐漸消彌。無論是在杭州的實地考察,還是在北京的政府級磋商,歐盟對中國皮鞋征收反傾銷稅的態度沒有松動跡象,奧康集團進出口有限公司總經理Justin作為中國企業鞋行業的代表之一參加座談,充分感受到會場上針鋒相對的氣氛。“整個鞋產業趨于國際化,歐盟現在的做法卻違背這種趨勢,消極保護。”據Justin介紹,奧康與全球鞋類品牌排名第四的意大利GEOX的合作始自
2003年,奧康為GEOX生產產品,也負責GEOX在中國的推廣,而GEOX則讓奧康進入其全球網絡,同時進入其設計開發領域。GEOX的先進理念、專利技術以及品牌經營,奧康的生產能力、工藝流程和國內營銷網絡,雙方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目前,GEOX已將奧康定位為全球生產中心。“如果征收20%反傾銷稅的話,對我們造成成本壓力,而GEOX也將陷入全球生產中心轉移與否的兩難境地,面臨的損失更大。”Justin說。
2005年,奧康集團年產皮鞋1000多萬雙,工業銷售產值首次突破20億元,領先國內民營制鞋企業,其中出口量占總產量的20%,除了出口意大利、西班牙等歐盟國家,俄羅斯和蒙古國在奧康的外貿業務中也占有相當比重。同時,由于奧康主攻國外皮鞋中高端市場,品牌附加值較高,“歐盟征收反傾銷稅對奧康的影響有限,就短期來看,來自歐盟的訂單并未取消”,Justin對目前的形勢并不悲觀。
“歐盟的單方面保護不僅不能真正保護內部的制造業,更重要的是,他們這種做法可能導致整個產業鏈危機。”據Justin介紹,奧康集團每年從歐盟進口近300萬歐元的機器設備和皮料等原材料,如果歐盟加稅,內部的消費者要多花2%的錢為這個決定買單,對采購商和經銷商而言,也是嚴重的經濟傷害。“歐盟總是強調內部制鞋企業12萬人的利益,可是他們沒看到處于產業鏈上其他環節的幾倍于這個數字的人們的利益。”
“面對聯合,我們吁請策略”
與以前國內鞋企應對反傾銷側重幅度抗辯不同,對歐盟今年2月底擬對中國皮鞋征收反傾銷稅的決定,浙閩粵三大制鞋基地結盟反擊,進行無損害抗辯。企業進行幅度抗辯爭取到的市場經濟地位、單獨稅率只適用該企業;進行無損害抗辯,爭取到的結果則適用涉案全行業。“無損害抗辯與原來單個企業的幅度抗辯相比,是策略上的進步,畢竟,歐盟征收反傾銷稅是對國內整個制鞋行業的沖擊,榮辱與共,只想保護自己的做法是行不通的。”Justin對此次聯合給予了充分肯定。然而,就目前來看,此次鞋企聯合應訴反傾銷,效果并不明顯。針對外界認為聯合重形式而缺實質內容的看法,Justin坦承自己的意見,并非企業之間聯合的誠意不夠,而是我們的策略還不夠成熟,應訴經驗也比較缺乏。
在杭州舉行的座談會上,中國企業代表極力陳述企業的市場經濟地位,力圖扭轉歐盟對中國企業的偏見,但結果證明這種策略是失敗的。
“不能單憑想像考慮問題,我們現在缺乏研究,應該轉變策略。如果能夠統一歐盟內部經銷商和消費者的力量,形成中國制鞋行業的龐大氣勢,事態恐怕會大有改觀。”Justin這樣分析失敗的原因,并認為無論怎樣,國際化的趨勢不可阻擋,中國企業努力順應這種潮流,難道歐盟能夠逆勢而動?
中國鞋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第一時間與我們聯系,謝謝!也歡迎各企業投稿,投稿請Email至:8888888888@qq.com
我要評論:(已有0條評論,共0人參與)
你好,請你先登錄或者注冊!!!
登錄
注冊
匿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