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可能加征中國皮鞋反傾銷稅
聯盟行動細則最快下月出臺
記者在參加近日由國家質檢總局和福建檢驗檢疫總局為特步和寰球兩家企業頒發出口產品免驗資格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作為中國制鞋三大基地的泉州,這次有兩家參與歐盟13家調查。質檢總局檢驗司副司長袁長祥表示,這次歐盟經過歷時長達半年的抽查,還是拒絕給予中國鞋企“市場經濟地位”,再次說明出口市場環境的惡化,而為了穩定和擴大企業的出口份額,國內企業還是要練好內功,把好質量關。
在會上,特步總裁同時還擔任泉州鞋業商會會長的丁水波表示,他已經在和國家有關部門的領導就如何建立出口企業和國家相關部門的信息機制進行探討,將企業在出口中遇到的問題和經驗反映給有關部門,使得國內代表在和歐盟代表談判的時候能為國內企業爭取更多的權益。目前聯盟的隊伍還在擴展,其中廣州已有8家參與,泉州鞋業企業也積極響應組織號召,丁水波表示聯盟將以信息統一等方式達成一致行動。而不少鞋企表示,三地鞋企聯合,將使中國鞋企無損害抗辯增加勝算,歐盟鞋反傾銷官司仍有轉機。
據了解,按歐盟反傾銷的有關標準,企業要取得“市場經濟地位”須具備5項條件:決策沒有明顯受國家干預;有一套按國際通用準則建立的會計賬簿;生產成本、財務狀況未受非市場經濟體系的顯著影響;企業不受政府干預成立或關閉;貨幣匯率變化由市場決定。丁水波表示,歐盟以企業是否是家族制民企,用電、用地等根本不存在政府補貼等,否認中國鞋企“市場經濟地位”完全不符合事實,是不公正的。據了解,以歐盟反傾銷為首的一系列事件給國內鞋業出口帶來巨大的影響,以泉州為例,當地制鞋工廠基本是民營企業,土地通過開發區租用,而主要制造設備、制鞋原料也主要來自歐盟等國,而政府對出口企業的出口退稅政策也停止,有參會企業表示,競爭已經到了慘烈的地步,企業不可能為了擴大出口額而犧牲企業利益。
出口企業謀自救
記者在這次會上了解到,面對歐盟的反傾銷大棒,企業的應對態度是積極的,并紛紛開展自救措施,在泉州掀起第二波全球造牌風。而這次獲得出口商品免驗資格的特步和寰球,是我國僅有的3家鞋類“出口免驗”其中的兩家,也是福建省最早的兩家出口免驗企業。
獲得免驗產品對這些企業的出口影響巨大,寰球的副總經理楊詠梅表示,寰球現在一雙鞋的出口價要遠高于國內同類產品,而再次獲得國家出口商品免驗資格,無疑讓企業和外商的談判增加了籌碼。
福建檢驗檢疫局局長王志民則表示,隨著國際貿易形勢的變化,企業將面對越來越多的關稅壁壘以及反傾銷的應訴是無法避免的事實,企業雖然感到困擾,但也必須積極應對。國內的企業只有得到世界的認可才能讓世界對中國產品改觀,而質量是獲得世界認可的前提,評定國家出口商品免驗資格產品兩個重要的條件就是考察企業是否嚴格把關產品質量,并確實擁有自主品牌,這一環節無疑推進企業自身品牌發展。
王志民表示,勞動密集型企業由于勞動力成本等原因,必然要發生產業轉移的問題,而企業能真正沉淀下來的只有品牌。為此,福建省有關部門從扶持優勢出口品牌出發,建立企業出口信用制度,并向檢驗總局推薦優秀的出口鞋業企業,努力幫企業完成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特步總裁丁水波也表示,特步出口的運動鞋價格在4美元到9美元不等,已經高于同類型產品。而歐盟以中國鞋低價構成傾銷圍堵國內的企業是十分不公平的,在特步出口的運動鞋中,很大一部分是由當地的廠商訂貨,所定產品價格也是根據訂單決定的,價格的主動權有的時候并不在國內的企業的手上。面對這種被動挨打的局面,丁水波認為,產品、渠道以及宣傳是一個企業進入一個新的市場的基本元素,目前特步已經獲得了國家出口商品免驗資格,下一步是到海外開更多的分公司,將企業和客戶的關系由簽單的松散關系變為穩定的客戶關系。隨著企業的知名度加大,客戶也是可以篩選,改變依賴低價外銷鞋的出口局面,這樣就可以逐步改善中國鞋在世界中的地位。
- 上一篇:溫州鞋企平和面對歐盟反傾銷
- 下一篇:耐克CEO離任,中國品牌能得到什么啟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