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新聞]隱性侵權讓人難防 買鞋“買一送一”竟送雙鞋墊
生活日報3月13日訊(記者 李萌博 魏傳強)近年來,隨著消費者的維權意識不斷增強,一些“傳統”的欺詐手段已經很難讓消費者上當;于是一些不法商家琢磨出了眾多的“隱性侵權”手段,而且這種“隱性侵權”的花樣也越來越多。
省城市民劉先生于2004年6月在泉城廣場北部一電子市場內,花了1500元錢購買了一款名牌手機。當時商家承諾:“該店所有商品全部終生保修”。今年2月份,劉先生發現這款手機頻繁出現自動關機的現象。但是當劉先生將手機送往經營網點維修時,商家在檢查后告知,手機的主板壞了,如果修理的話要交400元的維修費。劉先生非常詫異地問道:“你們的手機不是保修終生嗎?”對方表示:“雖然該店手機終生保修,但是如果不在一年三包期之內的話,商店要收一定的配件費。”
近日,山師大的學生小張在學校附近一家鞋店購買了一雙打折的皮鞋,購買時老板曾經向他介紹,這雙皮鞋絕對是真皮的,主要是由于號碼不全才賠本甩賣的。考慮到這雙皮鞋的款式非常新穎,價格也合適,小張毫不猶豫地購買了一雙。因為擔心鞋的質量出問題,他專門讓商家開了收據。可是這雙鞋穿了不到一個月就破了,小張找商家理論時,原本笑臉相迎的店老板一聽他是來退貨的,臉色立刻就變得非常難看。盡管在賣鞋時老板聲稱鞋絕對是“真皮”的,但發生糾紛時卻矢口否認,咬定當時就說是革的,并指著發票大聲嚷嚷:收據上寫著“鞋一雙”,又沒有說明是真皮的還是革的。這時候小張才注意到自己的購物憑證上確實只寫了“鞋一雙”,不得不吃了這個啞巴虧。
山東省消費者協會投訴中心主任武衛民介紹說,隱性侵權一般出現在售后服務環節,近年來在汽車、房產和各種日用品消費領域已經是屢見不鮮,因各類隱性侵權行為引發的糾紛也呈現出明顯增多的趨勢。例如商場贈券促銷,誤導消費者在商場內循環消費;某名牌皮鞋用大字打出了“買一送一”的廣告,消費者跑去搶購的時候,卻發現原來是買一雙皮鞋送一雙鞋墊,利用模糊廣告欺騙消費者;一些商家口頭承諾“商品包修5年”,等消費者發現問題后,便成了主要部件包修5年等。
武主任認為,由于隱性條款一般設計得比較隱蔽,往往令消費者防不勝防,而且由于消費者手中沒有憑證或僅有一份經營者提供的格式合同,維權難度很大。武主任提醒廣大消費者,在消費時一定要睜大眼睛,謹防遭遇隱性侵權。
- 上一篇:[社會新聞]“長動力”功能鞋違法廣告被禁
- 下一篇:離職前起貪念 盜竊產品鞋被批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