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對華鞋類反傾銷仍存轉機
近日,歐盟貿易委員曼德爾森建議歐盟自4月起對來自中國和越南的進口皮鞋征收4%至20%的反傾銷稅。采訪獲悉,3月9日歐盟貿易委員會召開會議,就曼德爾森提出的建議案展開討論,并征求25個成員國的意見。業界人士認為,曼德爾森提出的建議案顯然是考量了歐盟內部多方的利益,進退間保持較大的彈性,顯示中歐鞋反傾銷戰可能有回旋余地。
國內鞋企最后努力
作為"歐盟對華鞋產品反傾銷應對聯盟"的發起人、廣東創信鞋業董事長吳振昌這幾個月以來為應對歐盟反傾銷奔走不停。近日他透露,廣東、浙江、福建等地的鞋企代表將聚集北京,與國家商務部官員以及中國輕工工藝品進出口商會人士進行溝通。"這次主要是向政府官員反映業界意見,讓政府將來與歐盟談判協調時有一個依據"。
吳振昌說,最新的消息顯示,3月9日歐盟貿易委員會召開會議,征求25個成員國的意見。歐盟將在4月6日前做出初裁,10月6日前做出終裁。一旦把懲罰性關稅正式確定下來,到那時關稅就可能將持續5年的時間。"估計3月9 日歐盟內部達成初步方案后,有關官員將來華與商務部官員交換意見。"
歐盟內部仍存在分歧
此次中歐鞋類反傾銷案件,涉案金額高達7.3億美元,波及中國1200余家制鞋企業和400多萬工人。吳振昌認為,歐盟內部鞋類生產商對這一反傾銷案件亦存在很大分歧。
據了解,部分早就開始在亞洲進行生產外包的現代制鞋商,如德國的Adidas等對此表示強烈反對,一些北歐國家因來自中國的中低端產品對其制造業部門威脅甚微,強烈主張維護對中國鞋產品的自由貿易。而以意大利為代表的傳統歐洲鞋類制造商鑒于自身利益的考慮,對此給予積極支持,并曾經提出征收高達40%懲罰性關稅的建議。他們聲稱,來自亞洲的廉價鞋正在"侵蝕"其市場份額。
但廣東省公平貿易局局長陳立鵬認為,"一年里分階段征收反傾銷稅的情況以前從未有過,這不符合相關的反傾銷法律規定。"他補充,歐盟之所以采取這種"史無前例"的做法,根本目的是為了平衡歐盟內部市場矛盾。多位業界人士認為,曼德爾森提出的建議案顯然是考量了歐盟內部多方利益的結果,進退間保持較大的彈性,顯示中歐鞋反傾銷戰可能有回旋余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