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周日來華磋商反傾銷 中國鞋企抗辯佳機來臨
溫州市鞋革協會秘書長朱峰昨天向上海東方早報記者獨家透露,歐盟委員會官員將于12日到杭州,與商務部官員、有關協會和鞋企負責人就中國鞋革企業“市場經濟地位”話題舉行座談。
“這消息來自今天(8日)早上溫州外經貿局有關負責人的電話通知,要求協會代表做好與會的相關抗辯陳述資料準備。”朱峰透露,座談極可能采取“封閉式”非正式磋商形式,預計溫州有2家企業參加,“至于國內有多少企業與會,目前尚不清楚。”
20日,歐盟將投票決定是否對中國皮鞋征收反傾銷稅,在此微妙關頭,歐委會官員來華就中國鞋企“市場經濟地位”座談,被視為中國鞋企抗辯、獲悉歐盟最新動態的極佳契機。
此前,歐委會初步裁定不給予被抽查的13家中國皮鞋出口企業“市場經濟地位”待遇。“這種處理方式不僅有失公正,也不符合歐盟的反傾銷規則,更有違反世貿組織規則之嫌。”朱峰對上海東方早報記者表示,溫州鞋業完全處于市場化運作狀態,溫州市鞋革協會也已就參加此次座談展開準備。
歐委會官員來華舉行此次“非正式磋商”可謂幾經波折。據朱峰介紹,此前,該協會接到有關部門通知,歐委會官員原定上月18日到溫州與中方磋商,并通報歐盟對中國鞋最新的反傾銷調查進展,地點就定在溫州瑞安的浙江塞納集團有限公司。然而,“由于種種原因”,歐委會官員推遲行程。2月底,朱峰又接到消息,稱歐委會官員將于本月9日來華,但具體時間、地點未定。但不知“何故”,歐委會官員再次“爽約”。
溫州業界人士分析,材料準備尚未充足,以及遭部分成員國、進口商、零售商等的反對,不得不采取更謹慎的處理方式等都可能是歐委會官員推遲來華的原因;也不排除“屢次爽約”旨在試探中國業界反應的可能。
據悉,歐盟一些成員國、消費者、進口商和零售商等對歐盟對中國鞋產品反傾銷極為不滿。據了解,瑞典工商部長Ostros近日表示,他堅決反對歐盟委員會對原產中國、越南的皮鞋征收反傾銷關稅,稱這“將是失敗的做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