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反傾銷稅征收在即 我鞋企聯手據理力爭
2006-03-09 08:20:14 來源:中國鞋網 中國鞋網 http://www.annualhp.com/
3月9日,是歐盟成員國討論通過歐盟貿易委員曼德爾森的建議———自4月7日起對中國和越南產皮鞋征收為期半年臨時性反傾銷稅的日子。此前,盡管溫州市鞋革協會秘書長朱峰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沒有任何有關此次會議議程的消息,但他對歐盟已經基本明朗的這一臨時性反傾銷措施表示出強烈不滿,“歐盟一旦對我國鞋產品開征臨時反傾銷稅,給中歐雙方帶來的必將是‘雙輸’的結局”。
據朱峰介紹,面對即將到來的提高關稅的制裁,浙江溫州的鞋企率先喊出反對口號。繼去年數次赴歐洲各國游說之后,近期他們將再次聯手進行無損害抗辯,以期扳倒反傾銷裁決。
企業據理力爭謀求發展
“歐盟一旦實施反傾銷措施,肯定會影響我國皮鞋對歐盟的出口,但影響程度有多大,還須看事態進展。”康奈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周津淼告訴記者,由于目前歐盟正式反傾銷措施尚存在變數,因此對企業的具體影響還很難說,比如對各企業征收的稅額是否有區別等。另外,還取決于歐洲的采購商和消費者,如果采購商認為對中國鞋征收反傾銷稅后,仍有利潤可圖,又沒有第三國替代,那么我產品仍有出口的空間,否則采購商將轉移到其他國家;如果把反傾銷稅轉嫁到消費者頭上,那么產品價格貴了,銷量肯定會下降。這些都將成為影響我國皮鞋出口歐盟的重要因素。
溫州很多鞋企人士認為,歐盟如對中國鞋采取反傾銷措施,看似受損的是中國企業,實際上更損害了歐洲代理商和進口商的利益,并將增加歐洲消費者的消費成本。曾于去年12月參加在歐盟總部布魯塞爾舉行的鞋類反傾銷聽證會的溫州東藝鞋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國榮,在發言抗辯中國皮鞋沒有對歐盟產業造成損害時說,歐盟對中國鞋實施反傾銷措施,首先受到損害的將是歐盟鞋材、鞋機商。目前中國每年有30%的鞋材鞋料鞋機從歐盟進口,對中國鞋實施反傾銷勢必影響歐盟這部分商人的利益。其次,目前有一大批做中國鞋生意的歐盟批發零售商,對中國鞋實施反傾銷也勢必影響他們的利益。第三,歐盟目前有一批工薪階層消費者,他們有需求也有權利購買中低檔次的中國鞋,對中國鞋反傾銷則間接打擊了這些人的利益。
歐洲有關消費者組織也算了一筆賬,對中國鞋征反傾銷稅將導致每雙皮鞋的零售價格至少上漲10歐元,如果按歐盟每年從中國進口1.45億雙皮鞋計算,消費者就要多支出14.5億歐元。因而目前歐洲貿易商協會、歐洲消費者組織,以及德國制鞋協會也紛紛發表聲明,反對歐盟委員會向由中國進口的皮鞋征收反傾銷稅的做法。
周津淼表示,面對歐盟的反傾銷“狂潮”,我國的鞋企要積極據理力爭,謀求發展。康奈集團將積極開拓市場,如美國97%的鞋需要進口,公司將在更多的國家建立營銷網絡及開專賣店,尋找更多的買家,以應對可能發生的變局。同時,繼續同歐盟客戶建立更廣泛的貿易往來,積極爭取包括歐盟在內的采購商。企業要做好“提高、發展、和諧”三方面工作,最重要的是要增加產品的附加值,以此來提升更大的利潤空間,擴大市場份額,并積極參與國際標準的制訂,培育知名品牌。
否定我企業市場經濟地位有失公正
事實上,從去年起由歐盟挑起的中歐“鞋戰”,本身就帶有明顯的保護主義色彩。2月23日歐盟宣布擬對中國皮鞋征收4.8%至19.4%臨時反傾銷稅的消息一經公布,立即激起了國內外的多方反對。我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指出,中國皮鞋對歐出口并不存在傾銷行為,歐方的指控是缺乏依據的。歐方在此案調查中存在許多問題,特別是在市場經濟待遇裁決問題上缺乏客觀公正性。皮鞋生產行業是中國市場化程度最高的行業之一,98%的企業是民營和外資企業,而歐方卻無視這一事實,否決了所有中國應訴企業的市場經濟待遇,并擬征收反傾銷稅,此舉具有明顯的歧視性,違反了公平貿易的原則。
朱峰作為我國鞋類出口大戶———溫州市鞋業組織的代表,最具發言權。他認為,歐盟對中國鞋征收反傾銷稅,必須有足夠的證據證明我國產品已經構成了傾銷。而從溫州的情況看,制鞋業是市場化程度最高的行業之一,鞋企幾乎100%是民營和外資企業,在這種市場機制下,企業為了生存可以薄利多銷,但絕不可能做低于成本價的賠本買賣。另外,為了企業的發展,很多企業都曾高價從歐洲引進技術、設備及材料,有什么理由再把生產出的產品低于成本價推銷到歐洲。
制鞋業屬勞動密集型產業,我國的勞動成本低,與發達國家相比在這一行業具有比較優勢。2005年溫州市鞋類出口4.38億雙,出口金額15.84億美元,其中出口歐盟5.34億美元,比2004年增長73.6%,歐盟已成為溫州鞋出口第一大市場。而我國出口到歐盟的鞋多數為附加值較低的中低檔鞋,對歐洲制鞋商生產的高檔鞋并不直接構成威脅。同時,在全球化產業趨勢下,發達國家將制造業向發展中國家轉移,不僅符合產業轉移規律,而且也符合發達國家自身的經濟利益。西班牙和意大利等歐盟國家的制鞋行業不景氣,是有其自身歷史原因的,也是市場結構調整的必然結果,并非是受我國產品的沖擊。而靠對中國鞋實施加征反傾銷稅的措施,不但不能改善部分歐洲制鞋商的生產和銷售狀況,還會損害歐盟成員國眾多零售商和消費者的利益。
朱峰認為,歐盟拒絕承認我國制鞋企業的市場經濟地位是不公平的。歐盟稱我國的皮鞋業存在嚴重的政府干預,其中包括低價貸款、免稅期、非商業用途土地租賃以及不恰當的土地評估等,因而對被實地核查的13家鞋企作出“不給予市場經濟地位待遇”的裁定,這是根本不具說服力的。
中國鞋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第一時間與我們聯系,謝謝!也歡迎各企業投稿,投稿請Email至:8888888888@qq.com
我要評論:(已有0條評論,共0人參與)
你好,請你先登錄或者注冊!!!
登錄
注冊
匿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