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06城鎮用人需求增幅明顯 戶籍影響趨弱
2006-03-04 16:19:22 來源:中國青年報 中國鞋網 http://www.annualhp.com/
“2006年北京市機關、企事業單位凈增就業崗位預計可達26.2萬個左右。”2月24日北京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公布的《2006年城鎮單位用人需求調查報告》顯示,北京良好的經濟發展勢頭有力推動用人需求增長,2006年單位用人需求增幅進一步提高,戶籍對勞動力資源配置的限制進一步趨弱。
為掌握北京市2006年單位用人需求情況,分析判斷就業形勢,日前北京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組織實施了“北京市轄區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2006年用人需求與減員情況抽樣調查”。在調查基礎上,對今年用人需求進行預測。
調查顯示,2006年北京市機關、企事業單位由于經濟增長等因素新增就業人數將達到27.3萬人。考慮到機關、企事業單位減員約9.1萬人及退休騰出約8萬個就業崗位,2006年北京市機關、企事業單位凈增就業崗位預計可達到26.2萬個。
總體看,2006年北京城鎮企業新增用工主要瞄準生產工人、服務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男性更有優勢,學歷集中在中專及高中畢業或大學本科,對技術等級沒有苛刻的要求,初級工和高級技師的就業機會可能更多一些;而北京市機關、事業單位的用人需求更多集中在專業技術人員、大學以上學歷(特別是應屆畢業生),年齡在21~29歲之間。
調查報告指出,2006年北京企業增員趨勢明顯,凈增員幅度為3.04%,而去年人員凈增加幅度僅為1.17%。2006年絕大部分北京企業對職稱和技術資格沒有嚴格限制;從對技術等級有要求的情況看,所占比例較大的是“初級工”和“高級技師”,技師和高級工的比例很低。機關、事業單位對學歷較企業有更高的要求,其中對研究生需求比例最高,占全部用人需求的33.33%;其次是中專及高中,占全部新增需求的26.19%,大學本科占全部用人需求的比例為22.91%。
大學本科及以上的新增就業占全部新增就業比例超過50%的行業有:“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教育”、“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察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金融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和“房地產業”。而“衛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業”、“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制造業”以吸收中專及高中畢業的勞動力為主,“建筑業”和“采礦業”仍較多地吸納初中及以下勞動力。
戶籍對用工影響進一步趨弱。企業用工需求中,明確要求具有本市戶口的占40.26%,要求外省市戶口的29.58%,對戶口無要求的占30.16%。調查顯示,本市所有的行業都接受非本市城鎮戶,其中“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金融業”、“房地產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衛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業”以招收本市城鎮戶口的勞動力為主。機關、事業單位較企業對戶籍的要求更為寬松,明確要求是本市城鎮戶口的比例為34.91%,其他依次為外省市城鎮戶口(16.07%)、外省市農村戶口(6.97%)、本市農村戶口(2.81%),而對戶口無要求的則占39.24%。
年齡歧視問題依然突出。絕大多數企業對年齡都有具體要求,35歲以下的勞動力占2006年企業新增勞動力的93.19%。2006年北京市城鎮企業需求量最大的為21至29歲年齡段的勞動力,占全體新增就業的57.65%,其次是20歲及以下年齡段,占全體新增就業的21.88%。青年是機關、事業單位需求的主體,2006年機關、事業單位的新增需求有54.99%以上集中在21至29歲年齡段。
性別歧視現象明顯。女性占所有2006年企業新增人員的31.22%,新增就業中男性的比例將超過2/3。從其在各職業的分布情況看,新增女性就業比例最高的職業是生產工人,為41.5%,其他依次為服務人員、專業技術人員、行政管理人員。
為掌握北京市2006年單位用人需求情況,分析判斷就業形勢,日前北京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組織實施了“北京市轄區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2006年用人需求與減員情況抽樣調查”。在調查基礎上,對今年用人需求進行預測。
調查顯示,2006年北京市機關、企事業單位由于經濟增長等因素新增就業人數將達到27.3萬人。考慮到機關、企事業單位減員約9.1萬人及退休騰出約8萬個就業崗位,2006年北京市機關、企事業單位凈增就業崗位預計可達到26.2萬個。
總體看,2006年北京城鎮企業新增用工主要瞄準生產工人、服務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男性更有優勢,學歷集中在中專及高中畢業或大學本科,對技術等級沒有苛刻的要求,初級工和高級技師的就業機會可能更多一些;而北京市機關、事業單位的用人需求更多集中在專業技術人員、大學以上學歷(特別是應屆畢業生),年齡在21~29歲之間。
調查報告指出,2006年北京企業增員趨勢明顯,凈增員幅度為3.04%,而去年人員凈增加幅度僅為1.17%。2006年絕大部分北京企業對職稱和技術資格沒有嚴格限制;從對技術等級有要求的情況看,所占比例較大的是“初級工”和“高級技師”,技師和高級工的比例很低。機關、事業單位對學歷較企業有更高的要求,其中對研究生需求比例最高,占全部用人需求的33.33%;其次是中專及高中,占全部新增需求的26.19%,大學本科占全部用人需求的比例為22.91%。
大學本科及以上的新增就業占全部新增就業比例超過50%的行業有:“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教育”、“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察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金融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和“房地產業”。而“衛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業”、“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制造業”以吸收中專及高中畢業的勞動力為主,“建筑業”和“采礦業”仍較多地吸納初中及以下勞動力。
戶籍對用工影響進一步趨弱。企業用工需求中,明確要求具有本市戶口的占40.26%,要求外省市戶口的29.58%,對戶口無要求的占30.16%。調查顯示,本市所有的行業都接受非本市城鎮戶,其中“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金融業”、“房地產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衛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業”以招收本市城鎮戶口的勞動力為主。機關、事業單位較企業對戶籍的要求更為寬松,明確要求是本市城鎮戶口的比例為34.91%,其他依次為外省市城鎮戶口(16.07%)、外省市農村戶口(6.97%)、本市農村戶口(2.81%),而對戶口無要求的則占39.24%。
年齡歧視問題依然突出。絕大多數企業對年齡都有具體要求,35歲以下的勞動力占2006年企業新增勞動力的93.19%。2006年北京市城鎮企業需求量最大的為21至29歲年齡段的勞動力,占全體新增就業的57.65%,其次是20歲及以下年齡段,占全體新增就業的21.88%。青年是機關、事業單位需求的主體,2006年機關、事業單位的新增需求有54.99%以上集中在21至29歲年齡段。
性別歧視現象明顯。女性占所有2006年企業新增人員的31.22%,新增就業中男性的比例將超過2/3。從其在各職業的分布情況看,新增女性就業比例最高的職業是生產工人,為41.5%,其他依次為服務人員、專業技術人員、行政管理人員。
中國鞋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第一時間與我們聯系,謝謝!也歡迎各企業投稿,投稿請Email至:8888888888@qq.com
- 上一篇:北京失業率在全國最低
- 下一篇:4招破解職場女性的“27歲定律”
我要評論:(已有0條評論,共0人參與)
你好,請你先登錄或者注冊!!!
登錄
注冊
匿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