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戶籍何時為外來工敞開?
2006-03-04 16:12:53 來源:羊城晚報 中國鞋網 http://www.annualhp.com/
東莞2010年戶籍人口要達到300萬,通過引進大專以上人才入戶并不能滿足,而大量的外來務工人員是東莞經濟建設的“功臣”,卻拿不到東莞戶籍的入場券。
“我們沒有東莞戶口,小孩讀書只能到私立小學,每個學期要3000多塊錢的學費。”的哥吳師傅來東莞5年了,家中有個念小學3年級的兒子,他說在東莞帶著老婆和孩子就是僅僅能夠維生,想要辦個東莞戶口是難于上青天。甚至,不少來東莞已經十年、二十年的外來務工人員,續辦暫住證依然是他們每年的例牌菜……難獲得同工同酬是東莞過客的心病。
東莞政協委員洪曉楊一直關注外來人員在東莞的生存環境,他提出,這一切都和我國的農村戶口與城市戶口二元戶籍制度密切相關。
去年底,東莞提出,2010年戶籍人口要從目前的160萬增加到300萬,如果按照東莞市人事局的“十一五”規劃,到2010年將引進大專以上學歷人才40多萬,即使是這40多萬大專以上學歷的人才全部轉化為東莞的戶籍人口,那還有100萬的新增戶籍人口缺口。
一方面是東莞戶籍人口的缺口,一方面是龐大的外來務工人影的入戶難題。
他們希望能夠留在東莞,希望在東莞生根發芽,而東莞也需要他們,外來務工人員什么時候才能夠獲得東莞戶籍的入場券?對這個問題,東莞不能再回避。
新增百萬戶籍 外來工有多少希望?
到2010年,東莞要保持1000萬人口的總量,但是人口結構要實現突破,再引進大專以上學歷的人才60萬,并將他們轉變為東莞戶籍人口,實現東莞戶籍人口從目前的160多萬變成250萬-300萬。在2005年底召開的東莞市全市經濟工作會上透露,稱要盡量將有大專以上學歷的高知識密度,相對具有高消費能力的人轉化為戶籍人口,改變東莞的人口結構,讓產業逐步升級的東莞的發展后勁,發展潛力能夠進一步加深,對于城市管理等方面也將有一個良好的人文環境。
同時,從東莞市人才服務中心的相關數據看來,從2002年到2005年,通過人才引進入戶成為東莞戶籍人口的僅僅有1萬多人。從2002年開始,平均每年通過人才引進入戶東莞的有4000多人,該中心的相關權威人士分析,即使是通過人才引進和工作調動入戶東莞的每年才1萬人,五年也就是5萬人。
這和會議提出的,將引進大量大專以上學歷人才,將他們轉化為東莞戶籍人口的要求是有較大差距的。在東莞人事局的十一五規劃當中,也提到2010年將引進大專以上學歷人才40多萬,我們試想,即使是這40多萬大專以上學歷的人才全部轉化為東莞的戶籍人口,那還有100萬的新增戶籍人口缺口。
在看到東莞戶籍人口的缺口的同時,我們也可以聽到,來自在莞龐大的外來務工人員的入戶的呼喚,他們很多將最青春的歲月獻給了東莞,他們在東莞工作,繁衍后代,但是他們不希望后代還像他們一樣漂在這個讓他們撒盡汗水,難于離棄的城市。
在莞二十年 難道難求一紙戶口?
因為對基礎制造業、對外資的依賴,東莞是一個外來人口(非戶籍人口)遠遠多于戶籍人口的特殊城市。
但是因為難拿到東莞戶籍,所以不論是在東莞1年2年還是5年6年,甚至20年的很多外來務工人員都只能漂在東莞。沒有東莞戶口,他們在東莞的工作、小孩的讀書、醫療保障等等多方面難獲得與東莞本地人一樣的待遇,他們正在用一種微弱的聲音呼吁,希望政府能夠給他們一個成為東莞市民的平等機會。
家住宏遠的李先生已經在東莞有十二年了,十年前就在東莞買了房子,但是僅僅70平米、13萬元的房子并不能獲得東莞戶籍的指標,所以這十年來,他和他的孩子,在很多方面都難獲得真正與莞人平等的待遇。
余叔是汕頭人,在東莞已經20年了,一直沒有入東莞戶籍,20年了年年都要辦暫住證。當年他的房子可以獲得三個東莞入戶指標,但是由千每個戶口的辦理還要交納1萬多元的城市增容費,于是他眼睜睜看著指標浪費,當年孩子考中專戶口就成了一個檻,好不容易過去了,如今兒子要結婚,戶口的問題又來了。希望能夠獲得戶籍,成為真正的東莞居民成了余叔最大的愿望。
穩住外來工 不正是發展的需要嗎?
目前,東莞全市人才總量達到83.9萬人。在未來的五年內,東莞還將再引進大專以上的人才40多萬。
東莞希望將他們爭取轉化成東莞市戶籍人口。但是要將他們轉化為戶籍人口有一定的現實困難,東莞目前的產業結構多以外來的三來一補為主,企業對這些人才的需求多為聘用制,他們在東莞的就業也并不穩定,同時他們對薪金、對生活環境等各方面要求比較高,而東莞的現狀容易造成他們的流失。而同時,一個不能夠回避的問題是,目前的東莞對普通的技術工人、熟練工人的需求更加旺盛,對這些人才的需求量更大一些,但是按照相關的入戶門檻他們又無門可進,東莞要長期發展,必須考慮他們的入戶問題。
也有一種觀點,東莞正要產業轉型,通過對高素質人才的引進調節東莞的人口結構,讓一部分外來務工人員流失實際上也很有可能是件好事。同時政府還提出,要將最智慧的人引進東莞,但是人才引進的實際情況告訴東莞,很多對東莞不了解、不熟悉的人才,他們的作用不一定能夠發揮出來,最終他們選擇離開。那么通過對這里已經工作、生活多年的外來務工人員進行培訓,讓他們掌握技能,提高他們的經濟收入,然后給他們戶籍,穩定住這些專業技術工人,也就是穩定了東莞的經濟,穩定了東莞。
政策有門檻 入戶難到底有多難?
1999年開始實行的《廣東省流動人員管理條例》就有規定:“流動人員在同一市、縣常住5年以上,有合法就業或經營證明、計生證明的,其子女入托、入學等享受常住人口同等待遇;連續暫住7年以上、有固定住所、合法就業或經營證明、計生證明、無違法犯罪記錄的,可按國家有關規定申請常住戶口。”
“但是,整個廣東省到目前為止,除了珠海曾經按照這一條例來執行以外,廣東省其他城市都不曾給符合條件的外來務工人員兌現入戶的承諾。”東莞市公安局的流動人員管理科的相關人士坦言。
雖然有以上政策,但是在東莞還有附加的門檻,購房80平米以上或者購房總價在15萬元以上等等,才能獲得入戶指標,并且要辦理戶口還要繳納每人一萬多元的城市增容費……這對于外來務工人員來說,門檻實在太高。
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農業農村問題專家陳錫文日前表示,中國戶籍制度的改革不由中央政府來統一規定,允許各地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向前推進。中國公安部常務副部長白景富也表示,公安機關要抓緊制定出臺戶籍管理制度改革意見,以具有合法固定住所作為落戶的基本條件,逐步放寬大中城市戶口遷移限制,著力構建城鄉統一的戶口登記制度。
加強教育培訓 不是可以提高素質嗎?
“改善外來務工人員在莞的生存環境是必須的,但是城市資源更是有限的,關鍵是資源需要再分配,現有的人力資源能利用好,對于東莞發展來說將事半功倍。”東莞市政協常委洪曉楊分析,放開入戶條件是一個逐步的過程,而在這個過程當中,政府應該以教育培訓來提高外來務工人員的技能、素質方面入手,不僅發展了他們也為我所用,經過一段時間的積累,一部分為東莞經濟社會建設貢獻較大的部分外來人員逐步轉化為戶籍人口,這有利于穩定與發展。
東莞長安等一些鎮就在提供機會讓工廠女工獲得培訓教育,很多工廠圖書館、鎮區一級的圖書館等社會文化設施也讓外來務工人員有了學習發展的機會,但是政府還需要多引導……
善待外來工,將龐大的外來務工隊伍,變成東莞發展的人力資源,入戶是最根本的,這將是一筆不小的財富。特別在東莞產業升級的轉型過程中,將大量的外來務工人員穩定好,發展好,是必要的也是有效的。
東莞市政協常委、民盟東莞市委參政議政委員會副主任湯瑞剛也提出:對一些做出杰出貢獻的外來人員或者長年在莞工作、經常居住且有較穩定收入來源的外來人員,有入戶需求的,應方便其在莞落戶,一方面是簡化入戶審批手續,一方面是削減增容費等入戶費用。此外,為吸引更多人才,除對高學歷人才采取入莞落戶的便利政策外,還可將受惠人群擴大至一些有突出專長或有一定投資金額的人才。
“我們沒有東莞戶口,小孩讀書只能到私立小學,每個學期要3000多塊錢的學費。”的哥吳師傅來東莞5年了,家中有個念小學3年級的兒子,他說在東莞帶著老婆和孩子就是僅僅能夠維生,想要辦個東莞戶口是難于上青天。甚至,不少來東莞已經十年、二十年的外來務工人員,續辦暫住證依然是他們每年的例牌菜……難獲得同工同酬是東莞過客的心病。
東莞政協委員洪曉楊一直關注外來人員在東莞的生存環境,他提出,這一切都和我國的農村戶口與城市戶口二元戶籍制度密切相關。
去年底,東莞提出,2010年戶籍人口要從目前的160萬增加到300萬,如果按照東莞市人事局的“十一五”規劃,到2010年將引進大專以上學歷人才40多萬,即使是這40多萬大專以上學歷的人才全部轉化為東莞的戶籍人口,那還有100萬的新增戶籍人口缺口。
一方面是東莞戶籍人口的缺口,一方面是龐大的外來務工人影的入戶難題。
他們希望能夠留在東莞,希望在東莞生根發芽,而東莞也需要他們,外來務工人員什么時候才能夠獲得東莞戶籍的入場券?對這個問題,東莞不能再回避。
新增百萬戶籍 外來工有多少希望?
到2010年,東莞要保持1000萬人口的總量,但是人口結構要實現突破,再引進大專以上學歷的人才60萬,并將他們轉變為東莞戶籍人口,實現東莞戶籍人口從目前的160多萬變成250萬-300萬。在2005年底召開的東莞市全市經濟工作會上透露,稱要盡量將有大專以上學歷的高知識密度,相對具有高消費能力的人轉化為戶籍人口,改變東莞的人口結構,讓產業逐步升級的東莞的發展后勁,發展潛力能夠進一步加深,對于城市管理等方面也將有一個良好的人文環境。
同時,從東莞市人才服務中心的相關數據看來,從2002年到2005年,通過人才引進入戶成為東莞戶籍人口的僅僅有1萬多人。從2002年開始,平均每年通過人才引進入戶東莞的有4000多人,該中心的相關權威人士分析,即使是通過人才引進和工作調動入戶東莞的每年才1萬人,五年也就是5萬人。
這和會議提出的,將引進大量大專以上學歷人才,將他們轉化為東莞戶籍人口的要求是有較大差距的。在東莞人事局的十一五規劃當中,也提到2010年將引進大專以上學歷人才40多萬,我們試想,即使是這40多萬大專以上學歷的人才全部轉化為東莞的戶籍人口,那還有100萬的新增戶籍人口缺口。
在看到東莞戶籍人口的缺口的同時,我們也可以聽到,來自在莞龐大的外來務工人員的入戶的呼喚,他們很多將最青春的歲月獻給了東莞,他們在東莞工作,繁衍后代,但是他們不希望后代還像他們一樣漂在這個讓他們撒盡汗水,難于離棄的城市。
在莞二十年 難道難求一紙戶口?
因為對基礎制造業、對外資的依賴,東莞是一個外來人口(非戶籍人口)遠遠多于戶籍人口的特殊城市。
但是因為難拿到東莞戶籍,所以不論是在東莞1年2年還是5年6年,甚至20年的很多外來務工人員都只能漂在東莞。沒有東莞戶口,他們在東莞的工作、小孩的讀書、醫療保障等等多方面難獲得與東莞本地人一樣的待遇,他們正在用一種微弱的聲音呼吁,希望政府能夠給他們一個成為東莞市民的平等機會。
家住宏遠的李先生已經在東莞有十二年了,十年前就在東莞買了房子,但是僅僅70平米、13萬元的房子并不能獲得東莞戶籍的指標,所以這十年來,他和他的孩子,在很多方面都難獲得真正與莞人平等的待遇。
余叔是汕頭人,在東莞已經20年了,一直沒有入東莞戶籍,20年了年年都要辦暫住證。當年他的房子可以獲得三個東莞入戶指標,但是由千每個戶口的辦理還要交納1萬多元的城市增容費,于是他眼睜睜看著指標浪費,當年孩子考中專戶口就成了一個檻,好不容易過去了,如今兒子要結婚,戶口的問題又來了。希望能夠獲得戶籍,成為真正的東莞居民成了余叔最大的愿望。
穩住外來工 不正是發展的需要嗎?
目前,東莞全市人才總量達到83.9萬人。在未來的五年內,東莞還將再引進大專以上的人才40多萬。
東莞希望將他們爭取轉化成東莞市戶籍人口。但是要將他們轉化為戶籍人口有一定的現實困難,東莞目前的產業結構多以外來的三來一補為主,企業對這些人才的需求多為聘用制,他們在東莞的就業也并不穩定,同時他們對薪金、對生活環境等各方面要求比較高,而東莞的現狀容易造成他們的流失。而同時,一個不能夠回避的問題是,目前的東莞對普通的技術工人、熟練工人的需求更加旺盛,對這些人才的需求量更大一些,但是按照相關的入戶門檻他們又無門可進,東莞要長期發展,必須考慮他們的入戶問題。
也有一種觀點,東莞正要產業轉型,通過對高素質人才的引進調節東莞的人口結構,讓一部分外來務工人員流失實際上也很有可能是件好事。同時政府還提出,要將最智慧的人引進東莞,但是人才引進的實際情況告訴東莞,很多對東莞不了解、不熟悉的人才,他們的作用不一定能夠發揮出來,最終他們選擇離開。那么通過對這里已經工作、生活多年的外來務工人員進行培訓,讓他們掌握技能,提高他們的經濟收入,然后給他們戶籍,穩定住這些專業技術工人,也就是穩定了東莞的經濟,穩定了東莞。
政策有門檻 入戶難到底有多難?
1999年開始實行的《廣東省流動人員管理條例》就有規定:“流動人員在同一市、縣常住5年以上,有合法就業或經營證明、計生證明的,其子女入托、入學等享受常住人口同等待遇;連續暫住7年以上、有固定住所、合法就業或經營證明、計生證明、無違法犯罪記錄的,可按國家有關規定申請常住戶口。”
“但是,整個廣東省到目前為止,除了珠海曾經按照這一條例來執行以外,廣東省其他城市都不曾給符合條件的外來務工人員兌現入戶的承諾。”東莞市公安局的流動人員管理科的相關人士坦言。
雖然有以上政策,但是在東莞還有附加的門檻,購房80平米以上或者購房總價在15萬元以上等等,才能獲得入戶指標,并且要辦理戶口還要繳納每人一萬多元的城市增容費……這對于外來務工人員來說,門檻實在太高。
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農業農村問題專家陳錫文日前表示,中國戶籍制度的改革不由中央政府來統一規定,允許各地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向前推進。中國公安部常務副部長白景富也表示,公安機關要抓緊制定出臺戶籍管理制度改革意見,以具有合法固定住所作為落戶的基本條件,逐步放寬大中城市戶口遷移限制,著力構建城鄉統一的戶口登記制度。
加強教育培訓 不是可以提高素質嗎?
“改善外來務工人員在莞的生存環境是必須的,但是城市資源更是有限的,關鍵是資源需要再分配,現有的人力資源能利用好,對于東莞發展來說將事半功倍。”東莞市政協常委洪曉楊分析,放開入戶條件是一個逐步的過程,而在這個過程當中,政府應該以教育培訓來提高外來務工人員的技能、素質方面入手,不僅發展了他們也為我所用,經過一段時間的積累,一部分為東莞經濟社會建設貢獻較大的部分外來人員逐步轉化為戶籍人口,這有利于穩定與發展。
東莞長安等一些鎮就在提供機會讓工廠女工獲得培訓教育,很多工廠圖書館、鎮區一級的圖書館等社會文化設施也讓外來務工人員有了學習發展的機會,但是政府還需要多引導……
善待外來工,將龐大的外來務工隊伍,變成東莞發展的人力資源,入戶是最根本的,這將是一筆不小的財富。特別在東莞產業升級的轉型過程中,將大量的外來務工人員穩定好,發展好,是必要的也是有效的。
東莞市政協常委、民盟東莞市委參政議政委員會副主任湯瑞剛也提出:對一些做出杰出貢獻的外來人員或者長年在莞工作、經常居住且有較穩定收入來源的外來人員,有入戶需求的,應方便其在莞落戶,一方面是簡化入戶審批手續,一方面是削減增容費等入戶費用。此外,為吸引更多人才,除對高學歷人才采取入莞落戶的便利政策外,還可將受惠人群擴大至一些有突出專長或有一定投資金額的人才。
中國鞋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第一時間與我們聯系,謝謝!也歡迎各企業投稿,投稿請Email至:8888888888@qq.com
- 上一篇:江蘇:女性招聘專場5萬多個崗位恭候女同胞
- 下一篇:4招破解職場女性的“27歲定律”
我要評論:(已有0條評論,共0人參與)
你好,請你先登錄或者注冊!!!
登錄
注冊
匿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