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加征關稅 可能迫使部分中國中小鞋商破產
2006-02-23 08:57:52 來源: 中國鞋網 http://www.annualhp.com/
歐盟加征關稅逼部分中小鞋商破產
專家認為,大部分企業能消化20%的稅率
2月24日,歐盟技術官員們將要在布魯塞爾舉行重要會議,討論是否對來自中國的皮鞋加征關稅。會議之后,歐盟的政治家們將于3月9日決定是否對來自中國的皮鞋加征關稅。如果相關措施得以通過,將會從3月23日起對中國制造的皮鞋征收高達20%的關稅。
歐盟反傾銷案涉及中國4百萬人生計
日前,歐盟委員會稱已經找到了中國和越南傾銷的證據。他們提議對中國和越南兩國生產的皮面鞋征收反傾銷關稅,從4月份的4%開始,到今年秋季時升至近20%的最高點。
歐盟委員會的理由是,中國和越南的鞋業制造商違反了歐盟關于公平競爭的規定,它們從政府那里獲得了優惠的貸款和低廉的廠房租金,還享受稅收優惠。歐盟委員會認為這兩個國家的鞋業出口存在著“明顯的政府干預行為”。
傾銷指的是出口商以低于生產成本的價格銷售其產品,但實際上還包括更廣泛的不公平貿易做法。一位了解內情的人士表示,歐盟之所以決定懲罰中國和越南的制鞋商,完全是因為它們的競爭力太強大了。據了解,60%以上的歐盟進口鞋來自中國和越南,進口總值約為40億美元。
業內人士對歐盟這項舉動大多表示擔憂,因為這是近10年來歐盟對中國最大一宗反傾銷案,將會涉及到中國400萬人的就業和生計。
選擇巴西為替代對中國不公平
在歐盟委員會的調查中,中國和越南的出口鞋成本是與巴西進行比較的,選擇巴西作為替代國是因為中國和越南都還不屬于發達市場。
巴西的人均GDP是中國的五倍還高,因此,他們的人工成本至少也是中國人工成本的五倍以上。國家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所長張燕生對于歐盟的這種做法表示很不贊同,他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用五倍的成本去衡量我們的成本,怎么能談得上公正?”
在他看來,這將是一個兩敗俱傷的結果。不僅會給中國鞋商帶來巨大的利潤損失,而且也會減少歐盟零售商的損失。更重要的是,歐盟的中下階層們可以購買的廉價中國貨將開始漲價。
丹麥經濟大臣本特森在英國《金融時報》上撰文指出,如果歐盟對中越兩國的鞋類產品征收反傾銷稅,那么歐洲生產商每年將獲利1億歐元,而歐洲消費者和進口商每年將損失近10億歐元。
張燕生表示,歐盟和中國之間應該建立起一種貿易的互補機制,而不要輕易采取貿易摩擦和反傾銷活動。
中小鞋商遭受嚴重打擊
“20%的反傾銷稅?”廣東番禺一家鞋業有限公司的董事長在聽到這個消息后,顯得很緊張。他告訴記者,由于鞋業的規模不大,因此,出口所帶來的利潤甚至不足10%,如果真的增加20%的反傾銷稅,企業很有可能在未來難以繼續維持下去。
中國皮革協會秘書長蘇超英對本報記者說:“我個人認為,20%的反傾銷稅,對中國鞋企應該有一定的影響,但是影響不會有以前預想的那么嚴重!20%的稅率將增加成本,但大部分企業能消化這一稅率。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研究部副部長隆國強也認為,20%的反傾銷稅對中國鞋業的影響確實不是很大。中國鞋企為了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很多情況下,仍然是“自己人”之間的互相競爭。這種情況下,20%的反傾銷稅會加在每個企業的頭上,因此,影響不會很大。
“但是,我們還應該考慮到另一個方面。”他表示:“20%的反傾銷稅很有可能使得中國鞋從歐盟市場上退出!彼睦碛墒,在國際市場上本來不具備競爭力的國家,由于中國的制鞋成本提高后,很有可能會更有優勢,從而會削減中國的鞋業在歐盟的市場份額。
對于國內的鞋企可能出現的狀況,張燕生也表示十分擔憂。他認為,有相當一部分中小鞋商在20%的反傾銷稅下,就會停產、轉產乃至破產。
除此之外,反傾銷往往有一個周期,如果中國的應訴失敗后,國際的投資者就會尋找新的地點,就會把鞋廠搬到其他國家,這種狀況就會使國內的就業受到很大影響。隆國強認為。
“多米諾骨牌效應”或現
歐盟20%的反傾銷稅,很有可能使得其它的進口國也會對中國采取不友好的態度。隆國強向本報記者解釋說,歐盟增加的20%反傾銷稅很有可能使中國鞋企轉戰其他國家,為了保護本國的生產商,這些國家也會采取征收反傾銷稅的措施來抑制中國鞋的出口。這種現象將會是一種“多米諾骨牌效應”。
他還表示:中國的企業應該積極應訴。歐盟現在只是提出調查,并不會立即應訴!斑@其實是給中國企業一個申訴的機會,如果申訴成功了,就可以保住這塊市場,不需要轉戰到其他國家!
本月早些時候,中國南方的八家制鞋企業組成聯盟應對歐盟反傾銷調查。該聯盟成員——萬邦鞋業首席執行長陳清煙表示,如今已有170家企業加入了這個聯盟,涉及雇員人數達25萬人。
鞋企如何做好充分準備來應對這場即將到來的反傾銷戰?隆國強給出的建議是,不要漫無目的沖向其他市場。一些行業商會和大型企業,應該號召整個行業適當減少產量,不要造成全球市場的沖擊。
本報駐京記者 呂天玲
廣東鞋搶閘輸歐
1月份對歐盟出口數量和金額分別增長54.3%和65.2%
本報訊(記者/程滿清 通訊員/李菘 王欣寧)來自海關的最新數據顯示,隨著歐盟對中國鞋類產品反傾銷裁定的日漸逼近,廣東鞋類產品加快了進入歐盟市場的步伐。
據統計,今年1月廣東鞋出口2.9億雙,價值7.2億美元,分別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長16.9%和23.4%。其中對歐盟出口3089萬雙,價值1.1億美元,分別大幅度增長54.3%和65.2%。按照比例計算,對歐盟出口鞋數量占廣東省整體出口比重為10.7%,比去年1月增加了2.6個百分點。
去年6月30日和7月7日,歐盟分別宣布對我國勞保鞋和皮面鞋進行反傾銷調查。得到消息后,廣東鞋對歐盟出口隨即提速,下半年共出口1.1億雙,價值4.8億美元,分別增長42.9%和59.2%,均高于上半年9.5%和38.8%的增長速度。
由于歐盟將于今年上半年對反傾銷進行裁定,今年1月廣東鞋對歐盟出口量、值繼續高速增長,達54.3%和65.2%,遠遠高于廣東鞋出口16.9%和23.4%的量、值總體增幅,并且出口值超過香港的0.9億美元,成為廣東鞋第2大出口市場。
今年1月,廣東受歐盟監控品種即勞保鞋和皮面鞋出口增長幅度最大。據統計,勞保鞋出口歐盟17.2萬雙,價值199.2萬美元,分別增長86.2%和1.3倍;皮面鞋出口歐盟1016.9萬雙,價值5903.5萬美元,分別增長58.9%和74.1%。上述兩類鞋出口歐盟增幅均高于平均增幅。
專家認為,大部分企業能消化20%的稅率
2月24日,歐盟技術官員們將要在布魯塞爾舉行重要會議,討論是否對來自中國的皮鞋加征關稅。會議之后,歐盟的政治家們將于3月9日決定是否對來自中國的皮鞋加征關稅。如果相關措施得以通過,將會從3月23日起對中國制造的皮鞋征收高達20%的關稅。
歐盟反傾銷案涉及中國4百萬人生計
日前,歐盟委員會稱已經找到了中國和越南傾銷的證據。他們提議對中國和越南兩國生產的皮面鞋征收反傾銷關稅,從4月份的4%開始,到今年秋季時升至近20%的最高點。
歐盟委員會的理由是,中國和越南的鞋業制造商違反了歐盟關于公平競爭的規定,它們從政府那里獲得了優惠的貸款和低廉的廠房租金,還享受稅收優惠。歐盟委員會認為這兩個國家的鞋業出口存在著“明顯的政府干預行為”。
傾銷指的是出口商以低于生產成本的價格銷售其產品,但實際上還包括更廣泛的不公平貿易做法。一位了解內情的人士表示,歐盟之所以決定懲罰中國和越南的制鞋商,完全是因為它們的競爭力太強大了。據了解,60%以上的歐盟進口鞋來自中國和越南,進口總值約為40億美元。
業內人士對歐盟這項舉動大多表示擔憂,因為這是近10年來歐盟對中國最大一宗反傾銷案,將會涉及到中國400萬人的就業和生計。
選擇巴西為替代對中國不公平
在歐盟委員會的調查中,中國和越南的出口鞋成本是與巴西進行比較的,選擇巴西作為替代國是因為中國和越南都還不屬于發達市場。
巴西的人均GDP是中國的五倍還高,因此,他們的人工成本至少也是中國人工成本的五倍以上。國家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所長張燕生對于歐盟的這種做法表示很不贊同,他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用五倍的成本去衡量我們的成本,怎么能談得上公正?”
在他看來,這將是一個兩敗俱傷的結果。不僅會給中國鞋商帶來巨大的利潤損失,而且也會減少歐盟零售商的損失。更重要的是,歐盟的中下階層們可以購買的廉價中國貨將開始漲價。
丹麥經濟大臣本特森在英國《金融時報》上撰文指出,如果歐盟對中越兩國的鞋類產品征收反傾銷稅,那么歐洲生產商每年將獲利1億歐元,而歐洲消費者和進口商每年將損失近10億歐元。
張燕生表示,歐盟和中國之間應該建立起一種貿易的互補機制,而不要輕易采取貿易摩擦和反傾銷活動。
中小鞋商遭受嚴重打擊
“20%的反傾銷稅?”廣東番禺一家鞋業有限公司的董事長在聽到這個消息后,顯得很緊張。他告訴記者,由于鞋業的規模不大,因此,出口所帶來的利潤甚至不足10%,如果真的增加20%的反傾銷稅,企業很有可能在未來難以繼續維持下去。
中國皮革協會秘書長蘇超英對本報記者說:“我個人認為,20%的反傾銷稅,對中國鞋企應該有一定的影響,但是影響不會有以前預想的那么嚴重!20%的稅率將增加成本,但大部分企業能消化這一稅率。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研究部副部長隆國強也認為,20%的反傾銷稅對中國鞋業的影響確實不是很大。中國鞋企為了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很多情況下,仍然是“自己人”之間的互相競爭。這種情況下,20%的反傾銷稅會加在每個企業的頭上,因此,影響不會很大。
“但是,我們還應該考慮到另一個方面。”他表示:“20%的反傾銷稅很有可能使得中國鞋從歐盟市場上退出!彼睦碛墒,在國際市場上本來不具備競爭力的國家,由于中國的制鞋成本提高后,很有可能會更有優勢,從而會削減中國的鞋業在歐盟的市場份額。
對于國內的鞋企可能出現的狀況,張燕生也表示十分擔憂。他認為,有相當一部分中小鞋商在20%的反傾銷稅下,就會停產、轉產乃至破產。
除此之外,反傾銷往往有一個周期,如果中國的應訴失敗后,國際的投資者就會尋找新的地點,就會把鞋廠搬到其他國家,這種狀況就會使國內的就業受到很大影響。隆國強認為。
“多米諾骨牌效應”或現
歐盟20%的反傾銷稅,很有可能使得其它的進口國也會對中國采取不友好的態度。隆國強向本報記者解釋說,歐盟增加的20%反傾銷稅很有可能使中國鞋企轉戰其他國家,為了保護本國的生產商,這些國家也會采取征收反傾銷稅的措施來抑制中國鞋的出口。這種現象將會是一種“多米諾骨牌效應”。
他還表示:中國的企業應該積極應訴。歐盟現在只是提出調查,并不會立即應訴!斑@其實是給中國企業一個申訴的機會,如果申訴成功了,就可以保住這塊市場,不需要轉戰到其他國家!
本月早些時候,中國南方的八家制鞋企業組成聯盟應對歐盟反傾銷調查。該聯盟成員——萬邦鞋業首席執行長陳清煙表示,如今已有170家企業加入了這個聯盟,涉及雇員人數達25萬人。
鞋企如何做好充分準備來應對這場即將到來的反傾銷戰?隆國強給出的建議是,不要漫無目的沖向其他市場。一些行業商會和大型企業,應該號召整個行業適當減少產量,不要造成全球市場的沖擊。
本報駐京記者 呂天玲
廣東鞋搶閘輸歐
1月份對歐盟出口數量和金額分別增長54.3%和65.2%
本報訊(記者/程滿清 通訊員/李菘 王欣寧)來自海關的最新數據顯示,隨著歐盟對中國鞋類產品反傾銷裁定的日漸逼近,廣東鞋類產品加快了進入歐盟市場的步伐。
據統計,今年1月廣東鞋出口2.9億雙,價值7.2億美元,分別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長16.9%和23.4%。其中對歐盟出口3089萬雙,價值1.1億美元,分別大幅度增長54.3%和65.2%。按照比例計算,對歐盟出口鞋數量占廣東省整體出口比重為10.7%,比去年1月增加了2.6個百分點。
去年6月30日和7月7日,歐盟分別宣布對我國勞保鞋和皮面鞋進行反傾銷調查。得到消息后,廣東鞋對歐盟出口隨即提速,下半年共出口1.1億雙,價值4.8億美元,分別增長42.9%和59.2%,均高于上半年9.5%和38.8%的增長速度。
由于歐盟將于今年上半年對反傾銷進行裁定,今年1月廣東鞋對歐盟出口量、值繼續高速增長,達54.3%和65.2%,遠遠高于廣東鞋出口16.9%和23.4%的量、值總體增幅,并且出口值超過香港的0.9億美元,成為廣東鞋第2大出口市場。
今年1月,廣東受歐盟監控品種即勞保鞋和皮面鞋出口增長幅度最大。據統計,勞保鞋出口歐盟17.2萬雙,價值199.2萬美元,分別增長86.2%和1.3倍;皮面鞋出口歐盟1016.9萬雙,價值5903.5萬美元,分別增長58.9%和74.1%。上述兩類鞋出口歐盟增幅均高于平均增幅。
中國鞋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第一時間與我們聯系,謝謝!也歡迎各企業投稿,投稿請Email至:8888888888@qq.com
我要評論:(已有0條評論,共0人參與)
你好,請你先登錄或者注冊!!!
登錄
注冊
匿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