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和校園 大學生求職“兩條腿走路”
2006-02-18 16:24:42 來源:中國鞋網cnxz 中國鞋網 http://www.annualhp.com/
時值金秋,又將迎來新的一輪校園招聘熱潮。據北京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對大學生習慣的招聘形式所做的調查顯示,大學生選擇網上求職的占31.84%,校園招聘會占30.94%,兩者已經成為大學生最主要的求職渠道。
網上求職對于學生來說不失為一種既經濟,又方便的求職方式。現在無論是直接登陸求職網站,還是通過網絡搜索引擎尋找職位,都能獲得海量招聘信息,可供選擇的余地很大。另外,傳統的招聘會耗時耗力,尤其在招聘旺季,現場人山人海,很多招聘企業還常常將應屆生拒之門外。而網絡招聘則可以足不出戶,就能查找到全國各地的招聘職位,對應屆生來說非常方便。同時,求職成本對于經濟尚不獨立的大學生來說也是一個要考慮的因素。北京理工大學的小王曾經算過一筆帳,參加一次現場招聘會,至少要準備七八份簡歷,打印、復印、裝訂、洗照片,再加上門票和來回的車馬費,一場下來少則幾十元,多至上百元。而網上求職無非只需要幾個小時的上網費而已。
但是也有心理學家表示,網上投遞簡歷比例高與部分大學生對直接與企業面對面交流存在“心理恐慌”有關,很多大學生對于與陌生人交流,展示自己的才華并提出要求感到非常困難,“所以他們寧愿選擇網上求職”。對此,國內權威專業人才招聘網站――中華英才網()專家指出,網上求職盡管門檻低,但是網上簡歷過關,只是意味著獲得了“海選”的資格。后續必然要經歷求職現場,因此,大學生必須克服羞怯心理,在投遞簡歷的同時,就要充分做好應聘面試的準備,在填寫網上簡歷時盡量真實準確的提供個人信息,切忌一味渲染夸大。
與網上招聘相比,校園招聘也不愧為大學生求職的好選擇。中華英才網是國內首家提供全面校園招聘解決方案的企業,從2000年至今,累積為多達10余個行業300余家知名企業成功輸送了近30,000名優秀畢業生。這些名企包括IBM、MICROSOFT、SIEMENS、PHILIPS、INTEL、SONY、海爾、聯想、華為、中國移動、中國人壽、瑪氏中國、萬科、華夏基金等。專業的校園招聘運作手段與名副其實的招聘效果,是中華英才網校園招聘能夠在同行業中一直居于佼佼者地位的關鍵。據中華英才網發布的“2005中國大學生最佳雇主人氣調查”顯示,最受大學生歡迎的企業,大多都是非常重視校園招聘,幾乎每年都要組織校園招聘活動。同時,企業進駐校園是面對特定學校、特定專業的定向需求,雙方簽約的幾率比其他方式要大一些。在省去奔波之苦和門票花費的同時,學生在自己熟悉的環境里和企業面對面的直接溝通也能在某種程度上增強自信。
這些莘莘學子心目中的“最佳雇主”,往往每年只提供幾個或幾十個校園招聘職位,卻能吸引到上萬份簡歷。要想取得“最佳雇主”的“芳心”可謂是萬中取一。因此,中華英才網校園招聘的專家建議大學生,絕對不能打無準備的仗。“最佳雇主”企業在招聘大學生時各具特色。國內的名企,例如海爾,非常強調對于企業文化的認同;華為,則推崇一種“狼文化”,是典型的“高效率、高壓力、高工資”企業。而國外的企業,一般都以“只招聘最優秀人才”為理念,例如寶潔,已經成為應屆畢業生的“黃埔軍校”。這些企業在招聘中考察的是大學生個人的心理素質和可發展潛力,而不僅僅是在校期間學習成績、獲得的榮譽甚至“官職”。因此大學生在應聘這些企業時,首先要知己知彼,通過各種渠道提前了解企業的招聘職位、應聘要求以及企業本身的信息。中華英才網調查顯示,已經有67%以上的大學生有意識的通過招聘網站了解企業信息。目前,招聘網站和企業網站已經成為大學生了解企業信息最有效的渠道。
要想走好求職的第一步,除了把握好網上求職和校園招聘兩個求職渠道,還要及早做好自己的職業規劃。中華英才網2005大學生最佳雇主調查報告表明,有70%的學生在大四才開始考慮職業規劃。實際上,作為大學生應該從進入大學的第一天開始就關注身邊的資源,把求職作為一門必修課,有意識的去學習相關的知識,提早做好職業規劃。
無論是網上求職還是校園招聘,機會都是給有準備的人的。大學生應該充分把握一切有效的求職方式,打贏這場立體化、全方位的求職戰役。
網上求職對于學生來說不失為一種既經濟,又方便的求職方式。現在無論是直接登陸求職網站,還是通過網絡搜索引擎尋找職位,都能獲得海量招聘信息,可供選擇的余地很大。另外,傳統的招聘會耗時耗力,尤其在招聘旺季,現場人山人海,很多招聘企業還常常將應屆生拒之門外。而網絡招聘則可以足不出戶,就能查找到全國各地的招聘職位,對應屆生來說非常方便。同時,求職成本對于經濟尚不獨立的大學生來說也是一個要考慮的因素。北京理工大學的小王曾經算過一筆帳,參加一次現場招聘會,至少要準備七八份簡歷,打印、復印、裝訂、洗照片,再加上門票和來回的車馬費,一場下來少則幾十元,多至上百元。而網上求職無非只需要幾個小時的上網費而已。
但是也有心理學家表示,網上投遞簡歷比例高與部分大學生對直接與企業面對面交流存在“心理恐慌”有關,很多大學生對于與陌生人交流,展示自己的才華并提出要求感到非常困難,“所以他們寧愿選擇網上求職”。對此,國內權威專業人才招聘網站――中華英才網()專家指出,網上求職盡管門檻低,但是網上簡歷過關,只是意味著獲得了“海選”的資格。后續必然要經歷求職現場,因此,大學生必須克服羞怯心理,在投遞簡歷的同時,就要充分做好應聘面試的準備,在填寫網上簡歷時盡量真實準確的提供個人信息,切忌一味渲染夸大。
與網上招聘相比,校園招聘也不愧為大學生求職的好選擇。中華英才網是國內首家提供全面校園招聘解決方案的企業,從2000年至今,累積為多達10余個行業300余家知名企業成功輸送了近30,000名優秀畢業生。這些名企包括IBM、MICROSOFT、SIEMENS、PHILIPS、INTEL、SONY、海爾、聯想、華為、中國移動、中國人壽、瑪氏中國、萬科、華夏基金等。專業的校園招聘運作手段與名副其實的招聘效果,是中華英才網校園招聘能夠在同行業中一直居于佼佼者地位的關鍵。據中華英才網發布的“2005中國大學生最佳雇主人氣調查”顯示,最受大學生歡迎的企業,大多都是非常重視校園招聘,幾乎每年都要組織校園招聘活動。同時,企業進駐校園是面對特定學校、特定專業的定向需求,雙方簽約的幾率比其他方式要大一些。在省去奔波之苦和門票花費的同時,學生在自己熟悉的環境里和企業面對面的直接溝通也能在某種程度上增強自信。
這些莘莘學子心目中的“最佳雇主”,往往每年只提供幾個或幾十個校園招聘職位,卻能吸引到上萬份簡歷。要想取得“最佳雇主”的“芳心”可謂是萬中取一。因此,中華英才網校園招聘的專家建議大學生,絕對不能打無準備的仗。“最佳雇主”企業在招聘大學生時各具特色。國內的名企,例如海爾,非常強調對于企業文化的認同;華為,則推崇一種“狼文化”,是典型的“高效率、高壓力、高工資”企業。而國外的企業,一般都以“只招聘最優秀人才”為理念,例如寶潔,已經成為應屆畢業生的“黃埔軍校”。這些企業在招聘中考察的是大學生個人的心理素質和可發展潛力,而不僅僅是在校期間學習成績、獲得的榮譽甚至“官職”。因此大學生在應聘這些企業時,首先要知己知彼,通過各種渠道提前了解企業的招聘職位、應聘要求以及企業本身的信息。中華英才網調查顯示,已經有67%以上的大學生有意識的通過招聘網站了解企業信息。目前,招聘網站和企業網站已經成為大學生了解企業信息最有效的渠道。
要想走好求職的第一步,除了把握好網上求職和校園招聘兩個求職渠道,還要及早做好自己的職業規劃。中華英才網2005大學生最佳雇主調查報告表明,有70%的學生在大四才開始考慮職業規劃。實際上,作為大學生應該從進入大學的第一天開始就關注身邊的資源,把求職作為一門必修課,有意識的去學習相關的知識,提早做好職業規劃。
無論是網上求職還是校園招聘,機會都是給有準備的人的。大學生應該充分把握一切有效的求職方式,打贏這場立體化、全方位的求職戰役。
中國鞋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第一時間與我們聯系,謝謝!也歡迎各企業投稿,投稿請Email至:8888888888@qq.com
- 上一篇:畢業了,別纏上“大五”情結
- 下一篇:2024年度中國皮革行業十佳設計師揭曉
我要評論:(已有0條評論,共0人參與)
你好,請你先登錄或者注冊!!!
登錄
注冊
匿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