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鄉”再遇招工“寒流”
春節前,聚集著2600多家企業,素有“鞋鄉”之稱的浙江省溫嶺市橫峰街道,無論是政府官員還是民營企業主都表示狗年不會再鬧民工荒,他們認為“技工”、“普工”會難招。那么,春節過后,究竟“鞋鄉”的招工是不是跟他們預言的那樣呢?筆者最近再次來到橫峰街道,對企業招工情況進行了調查。
大企業招工易小企業難“這幾天不錯,新員工招了近100多人,加上老員工,近400人了。”盡管公司大門口的招聘說明上寫著招普工若干人,踏幫工若干人,800多個崗位招到了一半,但臺州泰江鞋業有限公司人事主管毛義文的心里還是頗為滿足的。
泰江公司董事長王江林為招到工人頗費心機,他在公司大門口立了兩塊牌子,公布了公司每個崗位的用人數、基本月工資參考數以及公司與員工要簽的《勞動合同》范本,供農民工選擇工種報名。農民工報名后,公司就把有關數據直接存進電腦,實行微機化管理。
臺州石林鞋業有限公司是橫峰2600多家企業中推出每月800元工資最低保障制度為數不多的一家企業。該企業這個月手頭有份訂單,急于交貨,但迫于招不到多少工人,只好等企業的老員工回來后再加班加點趕制。這幾天,公司上上下下都忙著裝修,一位負責人說,新的一年,新的環境,公司要讓所有到石林的農民工,既能賺到錢,又過得舒適。
與這兩家上規模的公司一樣,橫峰80多家規模企業都存在著招工不足的現象。除規模企業外,橫峰還有許許多多小企業雖然也打出了招聘廣告,但很少有人過問,有一些小企業面臨著生存的考驗。
民工要求提高企業不為所動
2月9日下午,在下洋林小企業租賃基地,當地一家鞋業有限公司招聘處聚集了10多個農民工。來自江西的羅濱在人群中站了許久,卻始終沒有拿出身份證報名。筆者了解到,羅濱是一家鞋廠的老員工,因為最近廠里還沒有開工,所以到各家企業轉轉,看看有沒有待遇更好的工作。他說,現在廠里沒有實行工資最低保障制度,一旦到了淡季,他將會失業,他想到“跳槽”。
據了解,目前許多企業還未開工,一部分留守民工雖然跟老板說會回到企業上班,但總想再找個好工作,所以心情并不急切。一名安徽農民工到臺州路達鞋廠應聘,當問企業主是不是給最低生活保障及企業生產是否穩定時,企業主做出了否定的回答,這位農民工馬上掉頭向另一家企業走去。
據橫峰街道領導透露,工資低,工作又難保障,大部分企業給出的待遇還停留在5年前的水平,這個信息雖多次反饋給企業,但許多企業主卻不為所動。
民工鬧荒原因眾說紛紜針對“民工荒”現象,臺州石林鞋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林廣音認為,一是目前國家對“三農”非常重視,出臺了一系列的扶農政策,給農民吃了定心丸,農民的收入大大提高。在橫峰工作,日常生活消費比農村高,同時還要具備一定的技能,除了開支外,一年到頭賺的錢,在家里種糧也能賺到。如勞務輸出大省安徽、江西的農民工就紛紛轉向了農業生產。二是許多農民工前幾年在外打工積累了一定的資金和致富經驗,現在自己搞起了生產經營。三是目前橫峰的企業發展受土地、用水、環境等因素制約,還比不上周邊鄉鎮大企業的條件。
謀職于臺州泰江鞋業有限公司的四川人毛義文則認為,當地政府干預企業的力度不夠,像企業無故克扣、拖欠農民工工資,政府應該行政干預,及時予以糾正;政府服務企業、服務農民工的能力欠缺,像廣東、深圳那邊,許多地方都已經取消了部分針對農民工的地方性法規,比如取消暫住證、計生證等,減輕農民工的負擔;政府應組織企業到勞務輸出大省去設專場招聘會,直接去“請”農民工。此外,企業要在改善用工環境上下功夫,要善待農民工。











